脂肪肝是一種對人體有著重要危害的疾病, 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脂肪肝多是由於患者體內脂肪過量堆積從而導致的一種病變反應, 那麼為什麼會得脂肪肝呢?很多人都是不怎麼瞭解的,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有關脂肪肝的病因與治療的知識,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脂肪肝的病因:
1.酒是禍首, 長期飲酒, 導致酒精中毒, 致使肝內脂肪氧化減少, 慢性嗜酒者近百分之六十發生脂肪肝, 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最終將發展為肝硬化。
2.長期攝入高脂飲食或長期大量吃糖、澱粉等碳水化合物, 使肝臟脂肪合成過多。
3.肥胖,缺乏運動, 使肝內脂肪輸入過多。
4.糖尿病。
5.肝炎。
6.某些藥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損害。
脂肪肝的中醫治療方法:
脂肪肝的中醫治療方法--中醫一般將本病分為以下幾型:
1.肝胃不和型:症見肝區脹痛, 肝臟腫大, 脘悶食少, 或有噁心、腹脹, 舌質淡, 苔薄白, 脈弦。 當以疏肝和胃為治,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 藥取柴胡、香附、佛手、枳殼、丹參、枳實、薑黃、郁金、法半夏、陳皮、茯苓、厚樸、澤瀉、山楂、荷葉。 水煎服。
2.肝膽濕熱型:症見肝區脹痛, 肝臟腫大, 脘悶食少, 口苦口幹, 或有噁心, 大便秘結, 小便短赤, 舌質紅, 苔黃膩, 脈弦。 當以清熱利濕為治, 方用小柴胡湯合黃連溫膽東加減, 藥取法半夏、黃芩、大棗、澤瀉、草決明、竹茹、枳殼、黃連、茯苓、陳皮、郁金、丹參、薑黃、荷葉、生薑、甘草,
3.脾虛濕盛型:症見肝區不適, 乏力, 納少, 餐後腹脹, 或伴胸悶、噁心, 大便溏, 小便清長, 舌質淡、邊有齒印, 脈濡細。 當以健脾化濕為治, 方用六君子合平胃散加減, 藥取木香、黨參、茯苓、白術、陳皮、蒼術、大棗、澤瀉、膽南星、山楂、扁豆、甘草、砂仁、荷葉, 水煎服。
以上就是關於脂肪肝的病因與治療的介紹, 知道了脂肪肝的危害有這麼多, 建議您一旦發現了其症狀, 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同時在生活中也要預防脂肪肝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