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在用腦過度或體力過度勞累之後, 經常會產生疲勞反應, 如頭昏、眼花、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失眠、煩躁易怒等症狀。 但這些症狀持續時間短, 尤其是在引起疲勞後的因素消除後, 經過充分休息, 即可迅速恢復正常(加工作緊張、考試等), 本人也不會為此過分煩惱和不愉快。
神經衰弱病人, 在引起疲勞的因素消除後和經過充分休息後, 上述症狀仍不會減輕或消除, 而且病程在3個月以上。 所以不要把正常的疲勞反應誤認為是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的診斷標準有哪些?
為了增加廣大網友對神經衰弱的認識,
A:至少具備下列四組症狀中的三項, 方可診斷為神經衰弱。
a 衰弱症狀:精神疲乏、腦力遲鈍、注意力難集中、記憶困難、工作學習不能持久。
b 興奮症狀:工作學習、用腦均可引起興奮, 回憶及聯想增多, 自己控制不住, 可對聲光敏感, 並且語言增多。
c 情緒症狀:緊張、易激動、煩惱。
d 心理症狀:緊張性疼痛(頭痛、腰背或肢體痛), 睡眠障礙(如入睡困難、多夢、易醒、醒後乏力), 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如心悸、多汗)。
B:病程遷延至少3個月以上, 病情常有波動。 休息後減輕, 工作學習緊張則加重。
C:如伴有焦慮情緒往往是短暫的、輕微的, 在整個病程中不占主導地位。
另外, 在診斷時還應注意與其它疾病的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