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有時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 給診斷造成困難, 延誤治療。 因此應瞭解與強直性脊柱炎進行鑒別的疾病:
1.骶髂關節結核:病人常有結核接觸史或患病史, 或同時患有肺或他處結核病。 絕大多數 (98%)為單側性, 而且女性病人較多。 X 線片關節一側骨質破壞較多, 常可見死骨。 關節破壞嚴重者可發生半脫位。 如有膿腫或竇道鑒別就更容易。
2.骶髂關節化膿性關節炎:也常見於女性病人, 因女性盆腔感染機會較多。 初起時局部疼痛較著, 發熱, 白細胞增多, 以後炎症可轉為慢性。 X 線片上早期關節間隙增寬,
3.緻密性髂骨炎:多見於青壯年女性, 產後發病者更多, 常為雙側性。 症狀多比較輕微, 血沉一般不快。 線片上髂骨一側明顯緻密, X 緻密帶上寬下窄, 略呈腎形, 其凹側面向關節。 關節間隙尚好, 腰椎活動正常。
4.脊柱結核:病人也常有結核病接觸史或患病史, 或同時患有肺或他處結核病。 脊柱活動受限僅見於受累局部, 駝背多呈角形。 X 線片上椎體及椎間盤破壞明顯, 常見死骨及膿腫陰影。
5.脊柱化膿性骨髓炎:發病多急驟, 體溫迅速升高, 白細胞增多, 局部疼痛明顯, 椎旁肌肉痙攣, 脊柱活動明顯受限。 身體其他部位常可查出化膿感染病灶。 X 線片可見椎體或椎間盤破壞,
6.脊柱增生性關節炎:本病多發生在40歲以後, 脊柱活動輕度受限, 駝背畸形不明顯。 好發於頸椎和腰椎。 X 線片骶髂關節正常, 或僅下緣有骨贅增生。 脊柱可見多數間隙狹窄及骨贅增生, 骨贅向橫的方向發展, 與纖維環的韌帶骨贅不同, 病人血沉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