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釋稱, 這很可能是藥液較涼引起的。 滴耳的藥液的溫度最好接近體溫, 在秋冬季使用時, 可以提前將藥液用雙手捂熱再使用。 如果滴入耳道內的藥液溫度過低或過高, 都可能會刺激內耳引起不適, 部分病人還可能出現眩暈。
如果病人鼓膜發生穿孔, 滴藥後藥液可以通過中耳—咽鼓管途徑進入鼻咽部, 此時患者可能有藥液流入咽部的感覺, 有些患者會由於嘗到藥液的味道, 感覺嘴裡發苦。 由於中耳黏膜對刺激很敏感, 某些鼓膜穿孔的患者在藥液滴入後還會產生刺痛感。
在滴耳之前, 要先清潔雙手。 如果耳道內的分泌物較多, 建議先將耳道內的分泌物仔細清理乾淨。 滴藥時, 要保持患耳向上的姿勢, 最好採用臥位。 同時, 滴藥時可以適當牽拉耳廓方便藥液流入耳道, 成人向後上方向, 而小兒向後下方向。 一般一次滴入3—5滴, 藥液滴入後可以按壓耳屏數次以使藥液進入耳道深方及中耳(鼓膜穿孔患者)。 保持患耳朝上的姿勢5—10分鐘左右, 使藥液能充分和組織接觸吸收後, 再站起來。 此時若有藥液自耳道內流出, 可輕輕擦去流出耳道口的藥液。
以上為大家介紹的是使用滴耳劑時還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 希望能夠為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