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 土壤是植物生長結果的基礎, 是水分和養分供給的源泉。 土壤深厚、土質疏鬆、通氣良好, 則土壤中微生物活躍, 能提高土壤肥力, 從而有利於根系生長, 增強代謝作用, 對增強樹勢, 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果實品質, 都起著重要作用。 因此, 進行五味子無公害規範化栽培, 土壤管理是一項重要內容。 五味子的土壤管理, 就是根據其生長發育特點、營養狀況正確地進行施肥、灌水和行間管理, 從而保證豐產、穩產和優質、高效。
一、五昧子所需主要營養及其季節水準的變化
1、氮氮素供應不足時, 五味子新梢生長衰弱,
2、磷五昧子從早春新梢開始生長至漿果成熟期均吸收磷, 在新梢旺盛生長期和漿果膨大期吸收最多。 在漿果成熟期間, 莖、葉中的磷向果實中大量轉移。
磷肥施入土壤後, 很快被固定, 在土壤中移動很慢, 不易流失, 故磷肥可在施基肥時一併施人。 為了提高肥效, 應適當靠近根系深施。
3、鉀五味子在整個生長期都吸收鉀, 但隨著漿果的膨大, 鉀的吸收量明顯增加。
鉀肥施用後不易被土壤固定, 應適當深施並靠近根系, 一年進行兩次追肥, 第一次在5月初(萌芽期), 第二次在植株生長中期(7月上旬)。 全年每株施硫酸鉀10~25克, 在花性分化的關鍵期(6月下旬至7月初)也可用0.3%~0.4%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
4、鈣鈣在五味子體內是一種含量較高的元素, 主要在老葉中, 在枝、葉內的含量全年(主要在5月下旬至10月份)呈增長的趨勢。 鈣能使硝態氮轉化, 所以缺鈣時往往容易缺氮。 鈣適量時, 可提高果實品質。
5、鎂鎂是構成葉綠素的主要元素, 在五味子的葉片內隨著季節的變化其含量亦有變化,
6、鋅鋅與氧化還原過程有關, 是植物呼吸作用中的重要元素, 有提高坐果率和增產的作用。 缺鋅時, 葉上有斑紋或黃化現象。
7、錳錳關係到植物體內的氧化還原作用, 對葉綠素形成有重要影響。 錳可促進糖的形成和轉移, 增強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也有利於根系形成。 錳適量時, 可促進生長結實, 有利於增產。
不同肥料的肥效及作用、施肥原則見附錄。
二、施肥
1、秋施肥每畝施農家肥3~5米。 。 從一年生園開始, 在架面兩側距植株O.5米處隔年進行, 以後依次輪流在前次施肥的外緣向外開溝施肥。
2、追肥每年追肥兩次, 第一次在萌芽期(5月初), 追速效性氮肥及鉀肥;第二次在植株生長中期(8月上旬)追施速效性磷、鉀肥。 隨著樹體的擴大, 肥料用量逐年增加, 硝酸銨每株25~100克, 過磷酸鈣每株200~400克, 硫酸鉀每株10~25克。
3、葉面施肥五味子的根系較不發達, 果實膨大、新梢生長及花芽分化都消耗較多的營養, 易造成營養競爭, 所以在植株生長的關鍵時期如漿果膨大期、花芽分化臨界期適時進行葉面噴肥, 對於保證植株的正常生長和豐產、穩產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