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又多雨, 因此身體很容易有濕氣, 於是很多人都會尋找各種方法消暑祛濕。 網路還熱爆出一條祛濕的方法:薏米紅豆粥。 薏米紅豆粥真的是祛濕良方嗎?是否適合長期食用?下麵, 小編與你分享夏季祛濕的健康知識。
夏季高溫多雨, 很多人感覺自己濕氣大, 熱衷於祛濕。 最近, 網上有一個祛濕方十分火爆, 被許多人在微信、微博上轉來轉去。 該祛濕方稱:“要祛除體內濕氣, 方法非常簡單, 只需兩種東西, 一是薏米, 一是紅豆(赤小豆)。 這兩種東西, 無需按什麼比例, 每次一樣抓一把, 洗乾淨後放在鍋里加水熬。
那麼, 薏米加紅豆(赤小豆)真的是祛濕良方?真的適合一家老少經常吃嗎?
你真的“濕重”嗎?
“通過三方面判斷是否有濕”會以偏概全
網上的這個祛濕熱帖稱, 可以通過身體的三方面表現看自己是不是“濕重”。
1、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 頭發昏, 打不起精神來, 或感覺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 渾身不清爽……那麼, 你體內肯定有濕了。
2、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如廁後, 可以觀察一下大便, 是不是粘在馬桶上, 一箱水還沖不淨。 也可以觀察手紙, 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 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淨, 也說明體內有濕。 此外, 在體內有濕的情況下, 大便的顏色發青,
3、洗漱時——看舌苔
刷牙前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健康的舌質應是淡紅而潤澤, 舌面有一層舌苔, 薄白而清淨, 幹濕適中, 不滑不燥。 如果舌苔白厚, 看起來滑而濕潤, 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 則說明體內有濕熱。
【專家解答】
專家稱, 通過起床後感覺、觀察大便跟舌苔三個方面來判斷是否有濕不能說全錯, 但容易以偏概全。 因為其他的原因, 也會出現與“濕”類似的症狀。
具體分析說, “起床時——看感覺 ”中所描述的, 固然有一定道理, 但不全面。 因為在臨床上, 氣血虧虛的人, 也會有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的表現;腎陽不足的人, 陽氣不能溫煦機體,
針對“如廁時——看大便”, 專家說, 體濕的人固然大便易出現溏軟不成形, 但這並非“濕人”才特有的現象, 氣虛的人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而血淤、痰濕症者也會出現大便不成形、易粘在馬桶的情況。
專家介紹, 中醫所謂的“濕”, 不像一般人理解的那麼簡單, 因此, 如果要對症解決, 最好還是找醫生為你準確辨“證”, 才能更好地確定適合你的調理方案, 切不能發現自己符合某一個症狀, 就到網上找一個所謂“神方”當做妙藥長期服用。
薏米+赤小豆真是祛濕神方?
性微寒不宜長期吃
專家稱, 薏米、赤小豆都有“利濕”或者“利水”的功效, 所以, 從這一角度來講,
中醫認為, 薏米和紅豆(即赤小豆)都屬於“微寒”, 長期大量地吃, 顯然對身體不好。
網上所說薏米和赤小豆煮時“無需按什麼比例, 每次一樣抓一把”。 這種說法是不妥的。 薏米的功效主要是“利濕健脾、舒筋除痹、清熱排膿”;赤小豆的功效主要是“利水消腫退黃, 清熱解毒消癰”。 因此, 兩藥合用, 對於濕熱伴有關節痹痛或者合併膿腫破潰的, 應該薏米量大;而對於濕熱伴有尿黃或者癰毒結聚的, 應該赤小豆用量大。 “症狀不同, 藥量應該有所變化”, 而不是隨意取用。
而且, 關於“長期吃”的問題, 中醫講究辨證處方, 講究“藥證”,
一個食療方能祛所有“濕”?
濕邪表現千差萬別, 辯證施治是關鍵
對於可以通過長期吃薏米和赤小豆就能祛濕的說法, 專家並不認同。 理由是濕的種類和表現多種多樣, 這個方可能只對其中某一種有效, 而不是對所有“濕”都起作用。
具體解釋說, 中醫所謂的“濕”, 即通常所說濕邪, 不但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 而且在不同的身體狀態下、不同的體質裡, 濕邪兼夾其他邪氣的配對也不同, 其臨床表現更是千差萬別, 如惡寒發熱、四肢困重, 或面色萎黃、精神困倦、食欲不振、便溏泄瀉, 或尿少浮腫, 或婦女白帶量多等都是“濕”的症狀。
不同的病機,不同的症狀,決定了不同的用藥。如清熱燥濕常見的藥物有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等,利水滲濕常見的藥物有豬苓、澤瀉、冬瓜皮、玉米須等。而薏米、赤小豆也僅僅是利水滲濕藥物其中的一員,其功效顯然不能覆蓋所有的“濕”。
特別提醒
老幼、孕婦不可長期食用
池曉玲特別提醒,老人、孩子、孕婦這類特殊人群,就更不合適長期用薏米+赤小豆祛濕了。
因為在中藥學上,對於薏米,有“孕婦慎服”之說;對於赤小豆,有“赤小豆久食瘦人”之說。因此,對於孕婦、體質消瘦的老人、孩子,或者濕熱傷津證、脾虛寒濕證的人,採用這個配伍需要慎重。尤其是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期,赤小豆可以散血利水,如果長期食用的話,會影響孩子的氣血,影響青少年正常的生長發育,所以不宜多吃。
不同的病機,不同的症狀,決定了不同的用藥。如清熱燥濕常見的藥物有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等,利水滲濕常見的藥物有豬苓、澤瀉、冬瓜皮、玉米須等。而薏米、赤小豆也僅僅是利水滲濕藥物其中的一員,其功效顯然不能覆蓋所有的“濕”。
特別提醒
老幼、孕婦不可長期食用
池曉玲特別提醒,老人、孩子、孕婦這類特殊人群,就更不合適長期用薏米+赤小豆祛濕了。
因為在中藥學上,對於薏米,有“孕婦慎服”之說;對於赤小豆,有“赤小豆久食瘦人”之說。因此,對於孕婦、體質消瘦的老人、孩子,或者濕熱傷津證、脾虛寒濕證的人,採用這個配伍需要慎重。尤其是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期,赤小豆可以散血利水,如果長期食用的話,會影響孩子的氣血,影響青少年正常的生長發育,所以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