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藤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草藥,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其具有一定的要用價值, 但是對於鉤藤具體的作用不是很瞭解。 在患有疾病後, 不知道怎麼來利用這種藥物對於疾病進行治療。 為了幫助人們來更加的瞭解自身的藥物, 同時防止人們使用錯誤的藥物, 下面來講解鉤藤的藥用價值是什麼?
【鉤藤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平肝;熄風止痙。 主小兒驚風;夜啼;熱盛動風;子癇;肝陽眩暈;肝火頭脹痛。 治小兒驚癇瘈疭, 大人血壓偏高, 頭暈、目眩, 婦人子癇。
①《別錄》:主小兒寒熱, 驚癇。
②《藥性論》:主小兒驚啼, 瘈疭熱壅。
③《日華子本草》:治客忤胎風。
④《綱目》:大人頭旋目眩, 平肝風, 除心熱, 小兒內釣腹痛, 發斑疹。
⑤《本草征要》:舒筋除眩, 下氣寬中。
⑥《本草述》:治中風癱瘓, 口眼歪斜, 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 肢節攣急。 又治遠年痛風癱瘓, 筋脈拘急作痛不已者。
【附方】:
①治小兒驚熱:鉤藤一兩, 硝石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 銼)。 上藥搗細, 羅為散。 每服, 以溫水調下半錢, 日三、四服。 量兒大小, 加減服之。 (《聖惠方》延齡散)
②治小兒驚癇, 仰目嚼舌, 精神昏悶:鉤藤半兩, 龍齒一兩, 石膏三分, 梔子仁一分, 子芩半分, 川大黃半兩(銼碎, 微炒), 麥門冬三分(去心, 焙)。 上藥粗搗, 羅為散。 每服一錢, 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 去滓, 量兒大小分減, 不計時候溫服。 (《聖惠方》鉤藤散)
③治諸癇啼叫:鉤藤、蟬殼各半兩, 黃連(揀淨)、甘草、川大黃(微炮)、天竺黃各一兩。
我們在知道了鉤藤的要用價值以後, 可以利用這種藥物對於疾病進行治療, 但是使用中藥治療疾病的時候, 藥物的使用兩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藥物如果過度的使用會對於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因此在使用鉤藤進行疾病治療的時候, 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