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是中藥材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之一, 水分不足, 植株萎蔫, 輕則減產, 重則死亡;水分過多, 莖葉徒長, 延遲成熟, 甚至使根系窒息而死。 故排灌是種植中藥材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
一、灌溉的一般原則 灌溉需要根據不同中藥材的習性區別對待, 如甘草、麻黃等喜乾旱, 應少澆水;如澤瀉、蓮等水生中藥材喜濕潤, 則不能缺水。 通常一年生中藥材從播種到開花, 需水量不斷增加, 開花盛期需水量開始減少。 一般中藥材苗期宜勤灌、淺灌, 生長盛期應定期灌水。 花期對水分要求較嚴, 水分過多常引起落花,
二、灌溉方法 有溝灌、畦灌、淹灌、噴灌、滴灌、滲灌等, 目前採用較多的是畦灌和溝灌。 有條件的地方, 應向噴灌和滴灌方向發展, 用最少的水獲得較高的產量。
三、排澇 雨季來臨前要挖好排水溝, 地下水位高、土壤潮濕、田間有積水時, 應及時排出, 以免爛根, 甚至造成病害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