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人工栽培要想獲得高產高效,
必須首先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必須進行品種優選提純和改良;二是需經一段馴化適應過程;三是強化修剪以調節和控制樹勢、三者相輔相成,
缺一不可。
早在20多年前,
我縣就有不少農民先後嘗試栽培五味子,
最後都失敗了。
寬甸縣五味子良種繁育基地從85年也開始搞試驗,
但前兩次也沒成功。
93年他們總結了兩次失敗的原因,
重新開始攻關試驗。
根據葡萄、梨等果樹優良品種(系)間雜交(近交)易出現“後代超親”的規律,
首先對野生五味子進行品種優選提純和馴化改良。
主要做法是:在山上選一片野生五味子,
當果實成熟時挑選果穗長、整齊、果粒大、緊湊、均勻,
綜合性狀優良的植株做為育種親木保留下來,
而將其他劣質植株全部剷除。
待翌年花期對保留下來的親木樹實施異株(花)授粉和交叉重複授粉等措施選育出優良種子。
第二步是將獲得的種子在露天平地裡育成實生苗,
然後再直接定植於平地裡,
在全光照條件下進行露天栽培訓化,
使其逐步適應高溫乾旱環境。
該樹結果後採收其種子育苗用於大面積新建商品園。
用此辦法培育出的優良品種,
抗逆性顯著增強,
遇到高溫乾旱天氣也不打蔫,
半月不下雨照常生長。
第三是注意修剪。
在小苗定植的同時就低位剪除主幹,
以迫使幼苗儘快從基部萌發3—4條主蔓。
此後現時本著“長放”與“短截”相結合的原則儘量輕剪,
以便枝蔓迅速佈滿架面,
擴大結果枝組,
降低結果部位。
除上述三項關鍵措施外,
他們還同時採取適當密植、樹盤覆草、花期施硼、人工授粉等輔助措施,
收到十分明顯的效果。
測算5年生結果園畝(667平方米)產為225公斤,
6—7年生畝產穩定在240公斤,
高於未經優選改良的野生品種3—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