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中風後由於搬運不當而造成的死亡的病人, 在臨床工作中並不少見。 那麼夜晚家有中風病人怎麼辦?
腦中風多發生在夜晚, 且起病急驟, 往往在數分鐘至數小時, 最多1~3天內腦部損害症狀達到高峰。 夜晚在場人員常較少, 救護忙亂, 有的人急於送醫院, 會因路途顛簸使腦出血加重而死亡。 像這樣中風後由於搬運不當而造成的死亡的病人, 在臨床工作中並不少見。 我們知道, 中風病人急性期的死因, 多與急性顱內高壓引起的腦疝有關。 不正確的護理、搬運會促使腦疝的形成和發展, 加上嘔吐物堵塞或衣被捂得過緊,
若患者發病時, 有多人在場, 應有所分工, 有的人可向急救中心或附近醫院求助, 其餘的人則應搞好發病後的家庭急救。 若僅有一人在場時, 應迅速先將病人安排好, 再就近向他人救助。 切勿丟下病人不管, 外出長時間的找人、找車、從而錯過最寶貴的急救機會。
大家都知道, 中風病一般起病較快, 死亡率很高。 故凡遇疑為中風病者, 既不可粗心大意, 也不要驚慌失措。 若患者是在用力或情緒激動的情況下突然發病, 伴有血壓升高, 劇烈頭痛、噁心、嘔吐、大小便失禁, 甚至有意識障礙、抽搐等, 此可能系腦出血病人, 家庭救護應抓住防止出血加重和降低顱內壓兩個重要環節,
對於在安靜時或一覺醒來發現一側肢體不能動彈的患者來說, 可能系缺血性腦中風所致。 大多數病人神志清楚, 所以要注意安慰病人, 防止病人過度悲傷和焦慮不安, 以促進和改善缺血區的血液迴圈為原則。 首先應讓病人靜臥, 並做一些肢體按摩, 這樣可促進血液迴圈, 防止血壓進一步下降而招致血栓形成加重。 待病情穩定後, 再迅速將病人送醫院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