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服藥須防傷胃

服藥為什麼要分飯前服和飯後服呢?大體而言, 飯前服藥吸收好, 不傷胃, 比如營養藥之類;而飯後服的藥劑則可能會傷胃了。 之所以要在飯後服, 是讓藥“走”在食物後, 不致傷及空胃。 那麼, 有哪些常用西藥會傷胃呢?

抗生素:不少抗生素如口服四環素、紅黴素、多粘菌素、青黴素等, 可引起胃腸道反應, 如胃炎、噁心、嘔吐、腸炎、腹瀉及輕度腹痛等, 使原有潰瘍加重, 尤其是空腹服用時。

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去痛片、撲熱息痛等可直接作用於胃腸黏膜上皮細胞, 使黏膜充血、糜爛, 並影響凝血機制, 致使胃腸出血形成潰瘍。

保泰松、消炎痛等可引起胃炎、十二指腸炎, 胃腸黏膜糜爛、淺表潰瘍而致出血, 甚至穿孔。

糖皮質激素:主要有強的松、去炎松、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若使用量大、時間久時, 就可引起類固醇性潰瘍, 同時使組織修復力降低, 加重胃、十二指腸潰瘍。 由激素導致潰瘍的特點是疼痛無規律性, 常為隱性發展, 待病情變化較嚴重, 甚至出血、穿孔時才被發現, 應當引起人們的關注。

抗腫瘤藥:5-氟尿嘧啶、葉酸拮抗劑等易刺激胃腸黏膜損傷而產生炎症、糜爛, 重者可發展成為潰瘍。

降壓藥:利血平可刺激胃酸分泌而損害胃黏膜;胍乙啶等可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 易發生胃潰瘍及出血。

利尿藥:口服氯化鉀易引起胃腸道潰瘍和出血,

雙氫克尿噻與氯化鉀並用, 更容易引起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及出血。

甲氰咪呱:該藥本是一種治胃病的藥, 但它只適應於胃酸過多者, 不屬這種情況而久服之, 則可加重潰瘍之病。

氯化鉀:氯化鉀在胃內形成局部高濃度而腐蝕胃黏膜, 導致黏膜炎症、纖維化, 甚致侵入肌層, 引起胃出血和穿孔。

總之, 長期大量使用某種藥物的病人, 一旦出現胃部不適, 應當減量或停止使用該類藥物, 並到醫院找出胃病的原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