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食滯胃痛吐瀉 保和丸加減效好

筆者近日治一46歲患者, 自述因進食辛辣刺激及油膩食物後即感脘腹脹痛, 口幹口苦, 噁心嘔吐, 吐腐酸臭, 瀉下急迫, 裡急後重, 痛苦難耐。 自服保濟丸、健胃消食片症狀未見明顯改善。 現除上症外, 伴有泛吐酸水, 胃脘灼熱, 舌紅苔黃厚膩, 脈弦滑。 查體劍突下壓痛(+)。 胃鏡檢查示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

本病例屬食積化熱, 郁於胃腑, 胃火夾帶食積之物上逆, 故泛吐酸水, 胃脘灼熱。 食積胃脘, 故劍突下壓痛;酸腐之食積於胃腑, 損脾礙胃, 脾胃功能失常, 脾不升清, 故瀉下;胃不降濁, 故噯吐泛酸。 舌質紅, 舌苔黃厚膩,

脈弦滑為食積不化之象。 證屬食滯胃痛, 治宜消食和胃。 方用保和丸加減。 藥用焦山楂、蒲公英、海螵蛸各20克, 茯苓、連翹、瓦楞子各15克, 神曲、陳皮、萊菔子各10克, 清半夏、厚樸各8克。 處方3劑, 每日一劑, 水煎分服。 3日後複診, 患者神清氣爽, 諸症明顯緩解, 舌淡紅, 苔薄黃膩, 脈滑。 治當健脾消食以善其後。 藥用焦山楂、茯苓各15克, 陳皮、萊菔子、神曲、砂仁各10克, 清半夏8克, 炙甘草6克。 處方7劑, 每日一劑, 水煎分服。 一月後電話隨訪, 患者再未發作。

食滯胃痛屬“胃脘痛”範疇, 《症因脈治·內傷胃脘痛》說:“內傷胃脘痛之因, 飲食不節, 傷其胃口, 太陰升降之令, 凝結壅閉, 則食積之病作也。 ”由於食滯中焦, 胃失和降, 脾不健運, 升降失常, 氣滯中焦, 不通則痛。 保和湯是將保和丸改為湯劑使用,

取其“湯者, 蕩也”之義, 使其迅速驅邪安正。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 由山楂6兩, 神曲二兩, 半夏、茯苓各3兩, 陳皮、連翹、萊菔子各一兩組成。 功能消食導滯, 和胃止痛, 主治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導致飲食積滯、阻塞胃氣的食滯胃脘證。 方中重用酸甘性溫之山楂為君, 消一切飲食積滯, 尤長於消肉食油膩之積;神曲甘辛性溫, 消食健胃, 長於化酒食陳腐之積;萊菔子辛甘而平, 下氣消食除脹, 長於消穀面之積。 三藥共用為臣, 能消各種食物積滯。 食積易於阻氣、生濕、化熱, 故以半夏、陳皮理氣化濕, 和胃止痛;茯苓甘溫, 可健脾利濕, 和中止瀉;連翹味苦微寒, 既可散結以助消積, 又可清解食積所生之熱, 均為佐藥。 諸藥配伍, 使食積得化,
胃氣得和, 熱清濕去, 則諸症自除。 若脘腹脹甚, 加枳殼、厚樸、檳榔各10克行氣消滯;若食積化熱, 加黃芩、黃連各9克清熱瀉火;若大便秘結, 合用小承氣湯輕下熱結;若胃痛急劇而拒按, 大便秘結, 苔黃燥者, 為食積化熱成燥, 合用大承氣湯通腑泄熱導滯。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