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重用澤瀉治脂肪肝

王某, 男, 48歲, 2010年9月20日初診。 患者痰多易咯, 頭暈, 乏力, 納差3月餘。 平素喜食肥甘醇酒, 缺少運動。 刻診:形體肥胖, 痰多, 乏力, 易疲倦, 納差, 口幹不欲飲, 大便黏滯不爽, 小便正常, 舌體胖大質暗, 苔白膩, 脈弦滑。 查頭顱CT:未見明顯異常。 肝功能正常。 血脂中甘油三酯4.25mmol/L, 膽固醇3.45mmol/L。 腹部B超示:脂肪肝。 血壓:125/80mmHg。 西醫診斷:脂肪肝, 高脂血症。 中醫診斷:痰飲證。 治以祛濕化痰, 健脾疏肝法, 方選《金匱要略》當歸芍藥散。 處方:澤瀉45克, 茯苓15克, 白術12克, 當歸6克, 川芎12克, 赤芍6克, 陳皮12克, 半夏6克, 炙甘草3克。 7劑, 水煎服。 日1劑, 同時囑清淡飲食, 適當運動。

服藥後自感咯痰較前明顯減少,

頭暈減輕, 精力增加, 大便好轉, 查舌體大, 質淡, 苔薄, 脈弦弱。 上方去當歸, 減川芎為6克, 澤瀉為30克, 加黨參15克。 繼服20餘劑後血脂中甘油三酯1.25mmol/L, 恢復正常, 膽固醇2.45mmol/L;腹部B超示肝膽脾胰未見異常, 繼囑清淡飲食, 適當運動。

按: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 此例患者因飲食不節, 脾失健運, 痰濕內阻, 久之土壅木郁成本病。 治療時重在化痰健脾, 兼以養肝疏肝。 筆者體會, 治療痰濕阻滯型脂肪肝必須重用方中澤瀉, 方可起到明顯療效。 澤瀉味甘, 性寒, 入腎、膀胱經。 功能利水, 滲濕, 泄熱。 現代研究表明, 澤瀉含澤瀉醇A及乙醯澤瀉醇A酯、乙醯澤瀉醇B酯均有降膽固醇作用, 澤瀉水提取物及苯提取物具有抗脂肪肝作用。

故本病重用澤瀉顯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