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過程就是一個觀察與分析現象進而探尋疾病本質的過程。 微觀層面的現象不僅使辨證分析的資料更全面, 還因其對資訊表達的深刻性給辨證帶來更為有效的幫助和支持。 關注微觀現象, 是中醫傳統現象論走向現代現象論的必然一步, 將微觀現象與宏觀現象一併納入辨證的範疇, 必將有力促進中醫治療水準的提高。
傳統的“現象論”是在古代歷史條件下形成的, 因為受科學水準的限制, 中醫對現象的觀察僅能限於機體外在的宏觀層面。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飛快發展, 為中醫的四診提供了可以深入人體內在環境的觀察手段,
現象應當包括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
現象是與本質相對的, 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面特徵, 是本質的具體表現。 凡是能夠反映本質的、可以被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的都是現象。 這是大家對現象概念的基本認識。 在人體外在層面通過宏觀現象的觀察和認識, 發現和預測疾病的發展與變化,
現象就其層面而論, 也有宏觀與微觀之分, 二者相互聯繫, 都是事物本質的外在表現。 外在, 是與現象相連的, 內在則與本質相連, 所有反映本質的現象都是外在的。 所以, 我們在認識現象時, 就不能只限於宏觀或者微觀一個方面,
有人說中醫是現象論, 西醫是實體論, 這種說法並不準確。 因為西醫的體溫、血象、血壓、心律等也都是現象, 不是實體。 現代中醫的發展也已經不是純粹的“體表”現象論了, 因為對一些重大疾病的辨識, 關鍵時候也要參考現代儀器的檢測, 參考內在的病理現象。 這說明, 中醫不僅關注宏觀的體表現象, 也開始自覺關注人體內在的微觀現象了。
微觀研究不等於還原研究
在中醫界一直對微觀研究頗有微辭,
關注微觀現象是現代中醫臨床的需要
現代科學的發展已經將中醫的視野帶入人體的微觀世界, 不管你是否願意和是否承認, 現代醫學所呈現給我們的人體內在的大千世界, 無論是生理的還是病理的, 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理論與臨床思維, 影響著我們對疾病的分析與判斷。 這一事實告訴我們, 現代中醫臨床, 與古代相比已經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 科學的進步正在深刻影響著中醫的發展。 傳統中醫如何借助現代科學的力量發展自己, 已成為中醫界長期以來不斷思考的問題。
關注微觀現象, 是中醫傳統現象論走向現代現象論的必然一步。 它不僅僅是因為受科學發展的影響,還有時代需求的逼迫。中醫發展靠療效,療效提高靠臨床,臨床發展靠什麼?當然是靠辨證論治水平的提高。準確的辨證是治療有效的可靠保證,辨證過程就是一個觀察現象、分析現象,進而探尋疾病本質的過程,沒有足夠的資訊可供參考,就會影響辨證的準確性。微觀層面的現象不僅為辨證提供更為豐富的疾病資訊,使辨證分析的資料更全面,還因為微觀現象對資訊表達的深刻性給辨證帶來更為有效的幫助和支持。
將微觀現象與宏觀現象一併納入辨證的範疇,必將有力促進中醫治療水準的提高。通過微觀層面的考查,可清楚瞭解疾病內在的病理細節,並可從量上給予參考。例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壓、體溫、血象、心律、血液動力學及理化分析、心電圖變化及心功能分級等,都會成為臨床辨證和論治的重要微觀參考。特別是在疾病發展的進程中,瞭解這些微觀指標的變化,有利於臨床對疾病的陰陽盛衰、氣血運行、病情進退和臨床用藥的準確把握。一些現代儀器檢測的許多指標正在成為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的重要依據,如何將這些微觀現象有機地融進辨證論治,並探尋出宏觀與微觀結合辨治的規律,將顯著提升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的水準。雖然現代中醫臨床已經開始認識到通過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可以避免治療的盲目性和提高治療的準確性,但是辨病與辨證畢竟是兩種思維的過程。什麼時候能夠跨越病與證之間的界線,將病的微觀現象與證的宏觀現象同時納入辨證論治的視野,使之成為辨證論治的證候要素,才能真正促進中醫辨證論水準的提升。
它不僅僅是因為受科學發展的影響,還有時代需求的逼迫。中醫發展靠療效,療效提高靠臨床,臨床發展靠什麼?當然是靠辨證論治水平的提高。準確的辨證是治療有效的可靠保證,辨證過程就是一個觀察現象、分析現象,進而探尋疾病本質的過程,沒有足夠的資訊可供參考,就會影響辨證的準確性。微觀層面的現象不僅為辨證提供更為豐富的疾病資訊,使辨證分析的資料更全面,還因為微觀現象對資訊表達的深刻性給辨證帶來更為有效的幫助和支持。將微觀現象與宏觀現象一併納入辨證的範疇,必將有力促進中醫治療水準的提高。通過微觀層面的考查,可清楚瞭解疾病內在的病理細節,並可從量上給予參考。例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壓、體溫、血象、心律、血液動力學及理化分析、心電圖變化及心功能分級等,都會成為臨床辨證和論治的重要微觀參考。特別是在疾病發展的進程中,瞭解這些微觀指標的變化,有利於臨床對疾病的陰陽盛衰、氣血運行、病情進退和臨床用藥的準確把握。一些現代儀器檢測的許多指標正在成為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的重要依據,如何將這些微觀現象有機地融進辨證論治,並探尋出宏觀與微觀結合辨治的規律,將顯著提升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的水準。雖然現代中醫臨床已經開始認識到通過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可以避免治療的盲目性和提高治療的準確性,但是辨病與辨證畢竟是兩種思維的過程。什麼時候能夠跨越病與證之間的界線,將病的微觀現象與證的宏觀現象同時納入辨證論治的視野,使之成為辨證論治的證候要素,才能真正促進中醫辨證論水準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