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如何將微觀現象納入辨證範疇

辨證過程就是一個觀察與分析現象進而探尋疾病本質的過程。 微觀層面的現象不僅使辨證分析的資料更全面, 還因其對資訊表達的深刻性給辨證帶來更為有效的幫助和支持。 關注微觀現象, 是中醫傳統現象論走向現代現象論的必然一步, 將微觀現象與宏觀現象一併納入辨證的範疇, 必將有力促進中醫治療水準的提高。

傳統的“現象論”是在古代歷史條件下形成的, 因為受科學水準的限制, 中醫對現象的觀察僅能限於機體外在的宏觀層面。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飛快發展, 為中醫的四診提供了可以深入人體內在環境的觀察手段,

大大開闊和延伸了四診功能。 面對現代先進的科學條件, 一向以開放和吸納為特徵的中醫, 將如何面對不斷拓展的四診視野, 如何對待不斷豐富的四診資訊?深入微觀能不能帶來現象層面的拓展, 能不能帶來辨證論治的突破?這首先需要一個認識上的巨大轉變, 觀念和方法影響並決定著中醫的進與退。

現象應當包括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

現象是與本質相對的, 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面特徵, 是本質的具體表現。 凡是能夠反映本質的、可以被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的都是現象。 這是大家對現象概念的基本認識。 在人體外在層面通過宏觀現象的觀察和認識, 發現和預測疾病的發展與變化,

是中醫兩千年來一直堅持的臨床方法。 一直堅持的東西能不能改變?當然可以。 中醫的特色, 就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 不是一經認識就是完美的, 就是不可更改的終極真理。 古代中醫之所以將現象觀察限於體表, 不是中醫的內在規定, 而是因為當時的科學條件還不能為中醫提供深入體內觀察的手段。 如果認為限於體表進行現象層面的證的辨識才是中醫的特色, 那是對中醫的誤解。

現象就其層面而論, 也有宏觀與微觀之分, 二者相互聯繫, 都是事物本質的外在表現。 外在, 是與現象相連的, 內在則與本質相連, 所有反映本質的現象都是外在的。 所以, 我們在認識現象時, 就不能只限於宏觀或者微觀一個方面,

執其任何一方, 都是不全面的。 有了這樣一個基本認識, 就不會以為“外在”就是僅指體表, 體內的微觀表現就不是現象了。 體內的病理現象同樣是反映疾病本質的, 是反映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

有人說中醫是現象論, 西醫是實體論, 這種說法並不準確。 因為西醫的體溫、血象、血壓、心律等也都是現象, 不是實體。 現代中醫的發展也已經不是純粹的“體表”現象論了, 因為對一些重大疾病的辨識, 關鍵時候也要參考現代儀器的檢測, 參考內在的病理現象。 這說明, 中醫不僅關注宏觀的體表現象, 也開始自覺關注人體內在的微觀現象了。

微觀研究不等於還原研究

在中醫界一直對微觀研究頗有微辭,

原因是不少人認為微觀研究就是還原研究, 搞微觀研究就是在用西醫的還原方法西化中醫。 所以中醫能不能進行證的微觀研究, 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微觀研究就是還原研究嗎?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相對, 還原研究則與系統研究相對, 二者本不是一個研究範疇的問題。 就疾病而言, 微觀研究是在人體的微觀世界研究疾病的構成或現象, 探尋疾病本質和規律。 還原研究則是將疾病的整體分解為部分來研究, 即“主張把複雜的事物分解為較簡單的成分來加以研究”, 把事物或現象還原到“本原”, 由此來揭示疾病的本質。 可見微觀研究可以包括還原研究, 但不就等於還原研究。 今天我們主張研究疾病的微觀現象,
就是要把人體疾病狀態下千奇百怪的微觀世界全面呈現出來, 為辨證論治提供更為豐富、更為深刻的四診資訊。

關注微觀現象是現代中醫臨床的需要

現代科學的發展已經將中醫的視野帶入人體的微觀世界, 不管你是否願意和是否承認, 現代醫學所呈現給我們的人體內在的大千世界, 無論是生理的還是病理的, 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理論與臨床思維, 影響著我們對疾病的分析與判斷。 這一事實告訴我們, 現代中醫臨床, 與古代相比已經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 科學的進步正在深刻影響著中醫的發展。 傳統中醫如何借助現代科學的力量發展自己, 已成為中醫界長期以來不斷思考的問題。

關注微觀現象, 是中醫傳統現象論走向現代現象論的必然一步。 它不僅僅是因為受科學發展的影響,還有時代需求的逼迫。中醫發展靠療效,療效提高靠臨床,臨床發展靠什麼?當然是靠辨證論治水平的提高。準確的辨證是治療有效的可靠保證,辨證過程就是一個觀察現象、分析現象,進而探尋疾病本質的過程,沒有足夠的資訊可供參考,就會影響辨證的準確性。微觀層面的現象不僅為辨證提供更為豐富的疾病資訊,使辨證分析的資料更全面,還因為微觀現象對資訊表達的深刻性給辨證帶來更為有效的幫助和支持。

將微觀現象與宏觀現象一併納入辨證的範疇,必將有力促進中醫治療水準的提高。通過微觀層面的考查,可清楚瞭解疾病內在的病理細節,並可從量上給予參考。例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壓、體溫、血象、心律、血液動力學及理化分析、心電圖變化及心功能分級等,都會成為臨床辨證和論治的重要微觀參考。特別是在疾病發展的進程中,瞭解這些微觀指標的變化,有利於臨床對疾病的陰陽盛衰、氣血運行、病情進退和臨床用藥的準確把握。一些現代儀器檢測的許多指標正在成為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的重要依據,如何將這些微觀現象有機地融進辨證論治,並探尋出宏觀與微觀結合辨治的規律,將顯著提升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的水準。雖然現代中醫臨床已經開始認識到通過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可以避免治療的盲目性和提高治療的準確性,但是辨病與辨證畢竟是兩種思維的過程。什麼時候能夠跨越病與證之間的界線,將病的微觀現象與證的宏觀現象同時納入辨證論治的視野,使之成為辨證論治的證候要素,才能真正促進中醫辨證論水準的提升。

它不僅僅是因為受科學發展的影響,還有時代需求的逼迫。中醫發展靠療效,療效提高靠臨床,臨床發展靠什麼?當然是靠辨證論治水平的提高。準確的辨證是治療有效的可靠保證,辨證過程就是一個觀察現象、分析現象,進而探尋疾病本質的過程,沒有足夠的資訊可供參考,就會影響辨證的準確性。微觀層面的現象不僅為辨證提供更為豐富的疾病資訊,使辨證分析的資料更全面,還因為微觀現象對資訊表達的深刻性給辨證帶來更為有效的幫助和支持。

將微觀現象與宏觀現象一併納入辨證的範疇,必將有力促進中醫治療水準的提高。通過微觀層面的考查,可清楚瞭解疾病內在的病理細節,並可從量上給予參考。例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壓、體溫、血象、心律、血液動力學及理化分析、心電圖變化及心功能分級等,都會成為臨床辨證和論治的重要微觀參考。特別是在疾病發展的進程中,瞭解這些微觀指標的變化,有利於臨床對疾病的陰陽盛衰、氣血運行、病情進退和臨床用藥的準確把握。一些現代儀器檢測的許多指標正在成為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的重要依據,如何將這些微觀現象有機地融進辨證論治,並探尋出宏觀與微觀結合辨治的規律,將顯著提升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的水準。雖然現代中醫臨床已經開始認識到通過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可以避免治療的盲目性和提高治療的準確性,但是辨病與辨證畢竟是兩種思維的過程。什麼時候能夠跨越病與證之間的界線,將病的微觀現象與證的宏觀現象同時納入辨證論治的視野,使之成為辨證論治的證候要素,才能真正促進中醫辨證論水準的提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