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食滯胃脘證與胃寒證鑒別

定義

食滯胃脘證 飲食不化, 停積胃脘, 阻滯氣機, 胃之腐熟無權所表現的證候, 臨床常見胃脘脹痛, 嘔吐, 或瀉下酸腐食物等症狀。

胃寒證 寒邪侵襲人體, 阻遏胃腑陽氣, 或陽氣虛弱, 陰寒內生, 胃絡失于溫養所表現的證候。 臨床有實寒證和虛寒證之分。

病因

食滯胃脘證 多因飲食不節, 暴飲暴食, 食滯中焦, 胃氣失和。 或飲食勞倦, 七情內傷, 損傷脾胃, 脾胃運化功能失職, 飲食入胃則不能腐熟運化, 食積停滯中脘。 臨床食積中脘一證, 多見於小兒。

胃寒證 寒邪客於中焦胃腑, 困遏陽氣, 胃失和降, 多因“其人中氣向寒,

偶觸時令之寒, 則寒凝胃口而痛”(《症因脈治》), 或過食生冷、瓜果、冷飲, 損害脾胃之陽氣, 脾胃陽虛, 陰寒內生, 脈絡收引, 胃氣失和。 或大病久病之後, 或素體陽虛, 或勞倦思慮過度, 損傷脾胃, 日積月累, 脾胃陽氣虧虛, 而致中焦虛寒。

病機

食滯胃脘證 概由飲食停滯胃腑不化所致。 胃主受納腐熟, 胃氣通降下行, 將飲食物傳入小腸, 分清泌濁, 將濁物排入大腸, 化為糟粕。 若過食過飽, 飲食停滯中脘, 胃腸負載過重, 勢必損傷胃氣, 影響胃氣通降, 不得下行, 積滿中焦, 而成為病理性的食滯。 食積一旦形成, 脾胃運化功能障礙, 壅脾滯胃, 納運維艱, 脾不能升清, 胃無以降濁, 濁氣不降, 蓄留胃脘, 胃失和降, 挾濁上逆, 則為嘔吐。 食停中脘, 胃失和降,

氣機阻滯, 絡脈絀急, 則胃脘痛。 若食積不消, 成腐化濁, 水穀不化精微, 清濁不分, 則並趨下流, 而為泄瀉。 食積日久, 郁而成熱, 或積重化熱成燥, 變為燥屎。 若暴飲暴食, 食停胃脘, 偶觸風寒邪氣, 胃之氣機逆亂, 陰陽之氣不相銜接, 陽並於上, 閉塞清竅, 則發食厥。

胃寒證 多因寒傷胃陽, 胃失和降, 氣機不利, 或脾胃陽虛, 寒從中生所致。 胃主受納腐熟, 為水穀之海, 胃氣以通降為順, 胃之降濁是不斷的把濁陰下傳至腸, 脾主運化水穀, 升舉清陽, 若寒邪侵襲, 內客脾胃, 陽氣被困, 胃府失和, 清陽不升, 濁陰不降, 胃氣上逆, 則可見嘔吐。 若中陽虧虛, 陰寒偏盛, 寒濁停於胃脘, 脾不升清, 胃氣不降, 則氣逆作嘔, 甚則脾胃陽虛, 腐熟無權而吐出完穀。 若寒邪積留中脘,

胃陽被遏, 氣機鬱滯, 不通則痛, 多導致胃痛劇烈且突然發作。 若脾胃陽氣不足, 陽虛則生內寒, 胃腑脈絡失于溫養, 則胃脘部隱隱作痛, 喜溫喜按, 時發時止。 寒邪侵犯中焦, 困遏中陽, 損傷脾胃陽氣, 寒邪凝滯, 氣機運行受阻, 脾胃失其運化之功, 清濁不分, 混雜而下, 並走大腸, 則為泄瀉。 若中陽素虛, 寒盛陽衰, 腐熟無權, 脾運失職, 精微不化, 清陽不升, 濁陰不降, 混流腸道, 傳導不利, 則泄瀉之症作矣。 若陽虛日久, 腎陽亦憊, 則脾腎陽虛, 命門火衰, 而為下利清穀, 五更泄瀉。 若外感寒邪, 損傷陽氣, 陽衰於下, 則為寒厥, 或平素脾胃虛寒, 漸致真陽衰微, 陰寒獨盛, 陽氣不能溫煦形體、百骸, 則手足厥冷。

鑒別要點

食滯胃脘證 嘔吐酸腐食物,

吐出宿食, 厭食, 食後吐甚, 胃脘脹悶疼痛拒按, 吐後脹痛減輕, 噯氣, 或矢氣頻多, 其味臭穢, 或泄瀉, 瀉下糞便臭如敗卵, 並夾有不消化食物, 得瀉反快, 或有發熱, 舌苔厚膩垢濁或黃垢, 脈滑數。 以胃脘脹痛, 嘔吐或瀉下酸腐食物為臨床特徵。

胃寒證 實寒證:胃脘疼痛劇烈, 突然發作, 得溫則舒, 遇冷痛甚, 口淡不渴, 喜熱飲, 畏寒喜暖, 或突然嘔吐伴發熱惡寒、頭身疼痛或泄瀉清稀如水樣, 腹悶, 腸鳴, 苔白, 脈弦緊。 虛寒證:胃脘部隱隱作痛, 時作時止, 進食疼痛減輕, 喜溫喜按, 神疲乏力, 手足不溫。 稍有著涼, 或飲食不慎, 即易嘔吐, 或大便稀溏, 夾有不消化食物, 便次增多, 或胃脘部有振水聲, 嘔吐清水痰涎, 舌淡苔白滑, 脈弦細或滑。 以胃脘疼痛,

嘔吐, 或泄瀉清冷與寒象共見為胃寒證臨床特徵。

鑒別分析

食滯胃脘證與胃寒證, 均因有形邪氣停留中焦, 影響脾胃運化功能, 氣機升降障礙, 故具備嘔吐, 胃痛, 泄瀉等胃腸功能紊亂的共同症狀。 病位均在胃, 但與脾相關。

食滯胃脘證 因食飲不化, 停留中焦, 窒塞胃氣, 濁氣上逆挾腐濁食物, 故嘔吐酸腐食物, 吐出宿食;食濁已蓄積中脘, 故厭食, 食後吐甚。 食滯中焦, 胃之氣機不利, 胃失和降, 則胃脘脹悶, 疼痛拒按, 吐出食物酸餿, 邪氣外達, 故吐後反快。 食停中焦, 運化呆滯, 未消化食物充斥腸道, 化腐化濁, 故矢氣頻多, 味多臭穢。 食積胃脘, 脾失健運, 水反為濕, 穀反為滯, 清濁混雜, 而為泄瀉;宿食下趨大腸, 則瀉下糞便臭如敗卵, 並夾有不消化食物。 宿食濁氣隨糞便而外達,故得瀉反快。飲食停滯,鬱而化熱,可見發熱,舌苔黃垢,脈數。舌苔厚膩垢濁,脈滑為食積內阻之象。

寒邪犯胃證 實寒證:寒邪直中中焦,胃脈拘急收引,氣血運行不暢,故胃脘部劇烈疼痛,突然發作。寒邪得陽熱則散,遇陰寒則加劇,故得溫則舒,遇冷痛甚。寒傷人體,未傷津液,寒為陰邪,故口淡不渴,喜熱飲,畏寒喜暖。若寒犯胃腑,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則突然嘔吐。寒傷胃腸,脾失健運,升降失司,寒傷陽氣,陰寒內盛,水穀不化,故泄瀉,瀉下物清稀如水樣,脘悶腸鳴。若寒邪外來,郁遏衛陽之氣,則發熱惡寒,頭身疼痛。虛寒證:脾胃陽虛,中寒內生,胃腑絡脈失于溫養,則胃脘部隱隱作痛,時作時止,喜溫喜按,陽氣虛衰,不能溫煦四末,營養神明,故手足不溫,神疲乏力。進食可使陽氣振奮,故得食痛減。若中陽虛弱,水穀腐熟無權,則稍有著涼,或飲食不慎,即易嘔吐。胃陽不足,脾虛濕盛,不化水谷,水走腸間,故泄瀉,瀉下溏薄夾有不消化食物,便次增多。中陽虛弱,不能溫化運行水液,水津輸布障礙,聚而成飲,留於胃腸,則胃脘部有振水聲;胃氣挾飲邪上逆,則嘔吐清水痰涎。舌淡,苔白滑,脈滑,或弦細,為中陽虛弱,水飲內停之象。脾胃脈“沉細者則是脾胃虛寒不思飲食;滑大者則是痰飲”(《古今醫統大全》)。

從臨床症狀上來看,食滯胃脘證與胃寒證,均有胃痛。食滯胃脘證,因有形邪氣停留中焦,故胃脘部脹悶疼痛拒按。胃寒證,其實證多因寒客中焦,脈絡收引,故突發劇痛,得熱則痛減,得寒則痛劇,其虛證,多因胃陽虛損,胃腑失于溫煦,故胃脘部隱隱作痛,喜溫喜按。食滯胃脘證與胃寒證,均有嘔吐,前者因飲食停滯胃脘,胃氣不降,上逆作嘔,嘔吐酸腐未消化食物,後者因寒邪犯胃多為實證,故嘔吐突然發作,若寒邪外束肌表,可有表證,若因脾胃虛寒,中陽不運,則稍有著涼,或飲食不慎,即易嘔吐,陽虛飲停,則嘔吐清水痰涎。食滯胃脘證與胃寒證,均有泄瀉,前者因食停中焦,脾胃運化功能失職,腐熟不及,濁物食積下趨大腸,故泄瀉,瀉下糞便臭如敗卵,並夾有不消化食物,伴矢氣頻多,其味臭穢。後者因寒邪停留中脘,損傷陽氣,陰寒極盛,故瀉下物澄澈清冷,甚則如水樣,夾有不消化食物,略有腥氣。與食滯胃脘證的臭如敗卵,迥然有別。

食滯胃脘證,因其邪氣為宿食,故得吐、得瀉,則胃腑脹痛減輕;胃寒證,因其邪氣為陰寒,故得溫熱,則胃脘劇痛可得緩解,若虛寒胃痛,還喜揉按。食滯胃脘證,因食停中脘,則得食加重邪氣而吐更甚;胃腑虛寒,因陽氣虛弱,得食能振奮陽氣,故得食則疼痛減輕。若寒邪侵襲,則多外束肌表,內傷胃腸,而有表證,食滯胃脘證,一般無表證。從舌脈上來看,食滯胃脘證,舌苔厚膩垢濁或黃垢,脈滑數。胃寒證,其實寒證舌苔白,脈弦緊;其虛寒證舌淡苔白滑,脈弦細或滑。

從病機病勢上來看,食滯胃脘證,其病機主要是,食積停蓄中脘,胃失和降,氣機不利,濁氣上逆,受納運化失職,腐濁之氣充斥腸間。胃寒證病機,實寒證,為寒邪侵犯胃腑,困遏中陽,寒凝氣滯,胃氣不利,氣逆于上,水穀不運,清濁不分,混雜而下。虛寒證,陽虛胃寒,脈絡失養,腐熟運化失職,氣機升降失調,脾虛濕盛,水行大腸,或聚濕成飲,飲停胃腸。食滯胃脘證,是有形邪氣停留,為實證,食滯鬱久可化熱,故有熱象。胃寒證,因寒傷中陽,胃陽被困,初起多表現為實證,若遷延日久,中陽必傷,陽虛更易外感寒邪而加重病情。終致陽氣衰極,陰寒獨盛,飲停水冷,故為本虛標實的虛寒證。

從病因病程上看,食滯胃脘證,起病多因暴飲暴食,貪食過飽。亦有因平素脾胃虛弱,運化不及,腐熟失職而致宿食不化,停留胃腑的。胃寒證,實寒證,多因寒邪侵犯,損傷胃陽;虛寒證,多因實寒證反復發作,漸損中陽所致。

食滯胃脘證,治療宜消食導滯,健脾和胃,方用保和丸,“陽明傷食,則氣阻而脾不能化,則其病遷于脾,初起法當消食,食消則氣通,而脾運矣”(《丹溪心法》)。若因脾胃虛弱,不能消化飲食所致的食積內停,《馮氏錦囊秘錄》認為“傷食必因於脾弱,治者必以助脾順氣,俟其腐熟而去之後,尤當補養脾胃,庶不再傷。若妄用攻下,耗傷津液,積滯轉固或即攻去,脾胃愈虛,停滯接踵。中氣一傷,變生百病矣。”胃寒證,實寒證治療宜散寒降逆,和胃止痛,方用良附丸(《良方集腋》);虛寒證治療宜溫補脾胃,散寒止痛,方用黃芪健中湯(《金匱要略》)或理中湯(《傷寒論》)。

宿食濁氣隨糞便而外達,故得瀉反快。飲食停滯,鬱而化熱,可見發熱,舌苔黃垢,脈數。舌苔厚膩垢濁,脈滑為食積內阻之象。

寒邪犯胃證 實寒證:寒邪直中中焦,胃脈拘急收引,氣血運行不暢,故胃脘部劇烈疼痛,突然發作。寒邪得陽熱則散,遇陰寒則加劇,故得溫則舒,遇冷痛甚。寒傷人體,未傷津液,寒為陰邪,故口淡不渴,喜熱飲,畏寒喜暖。若寒犯胃腑,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則突然嘔吐。寒傷胃腸,脾失健運,升降失司,寒傷陽氣,陰寒內盛,水穀不化,故泄瀉,瀉下物清稀如水樣,脘悶腸鳴。若寒邪外來,郁遏衛陽之氣,則發熱惡寒,頭身疼痛。虛寒證:脾胃陽虛,中寒內生,胃腑絡脈失于溫養,則胃脘部隱隱作痛,時作時止,喜溫喜按,陽氣虛衰,不能溫煦四末,營養神明,故手足不溫,神疲乏力。進食可使陽氣振奮,故得食痛減。若中陽虛弱,水穀腐熟無權,則稍有著涼,或飲食不慎,即易嘔吐。胃陽不足,脾虛濕盛,不化水谷,水走腸間,故泄瀉,瀉下溏薄夾有不消化食物,便次增多。中陽虛弱,不能溫化運行水液,水津輸布障礙,聚而成飲,留於胃腸,則胃脘部有振水聲;胃氣挾飲邪上逆,則嘔吐清水痰涎。舌淡,苔白滑,脈滑,或弦細,為中陽虛弱,水飲內停之象。脾胃脈“沉細者則是脾胃虛寒不思飲食;滑大者則是痰飲”(《古今醫統大全》)。

從臨床症狀上來看,食滯胃脘證與胃寒證,均有胃痛。食滯胃脘證,因有形邪氣停留中焦,故胃脘部脹悶疼痛拒按。胃寒證,其實證多因寒客中焦,脈絡收引,故突發劇痛,得熱則痛減,得寒則痛劇,其虛證,多因胃陽虛損,胃腑失于溫煦,故胃脘部隱隱作痛,喜溫喜按。食滯胃脘證與胃寒證,均有嘔吐,前者因飲食停滯胃脘,胃氣不降,上逆作嘔,嘔吐酸腐未消化食物,後者因寒邪犯胃多為實證,故嘔吐突然發作,若寒邪外束肌表,可有表證,若因脾胃虛寒,中陽不運,則稍有著涼,或飲食不慎,即易嘔吐,陽虛飲停,則嘔吐清水痰涎。食滯胃脘證與胃寒證,均有泄瀉,前者因食停中焦,脾胃運化功能失職,腐熟不及,濁物食積下趨大腸,故泄瀉,瀉下糞便臭如敗卵,並夾有不消化食物,伴矢氣頻多,其味臭穢。後者因寒邪停留中脘,損傷陽氣,陰寒極盛,故瀉下物澄澈清冷,甚則如水樣,夾有不消化食物,略有腥氣。與食滯胃脘證的臭如敗卵,迥然有別。

食滯胃脘證,因其邪氣為宿食,故得吐、得瀉,則胃腑脹痛減輕;胃寒證,因其邪氣為陰寒,故得溫熱,則胃脘劇痛可得緩解,若虛寒胃痛,還喜揉按。食滯胃脘證,因食停中脘,則得食加重邪氣而吐更甚;胃腑虛寒,因陽氣虛弱,得食能振奮陽氣,故得食則疼痛減輕。若寒邪侵襲,則多外束肌表,內傷胃腸,而有表證,食滯胃脘證,一般無表證。從舌脈上來看,食滯胃脘證,舌苔厚膩垢濁或黃垢,脈滑數。胃寒證,其實寒證舌苔白,脈弦緊;其虛寒證舌淡苔白滑,脈弦細或滑。

從病機病勢上來看,食滯胃脘證,其病機主要是,食積停蓄中脘,胃失和降,氣機不利,濁氣上逆,受納運化失職,腐濁之氣充斥腸間。胃寒證病機,實寒證,為寒邪侵犯胃腑,困遏中陽,寒凝氣滯,胃氣不利,氣逆于上,水穀不運,清濁不分,混雜而下。虛寒證,陽虛胃寒,脈絡失養,腐熟運化失職,氣機升降失調,脾虛濕盛,水行大腸,或聚濕成飲,飲停胃腸。食滯胃脘證,是有形邪氣停留,為實證,食滯鬱久可化熱,故有熱象。胃寒證,因寒傷中陽,胃陽被困,初起多表現為實證,若遷延日久,中陽必傷,陽虛更易外感寒邪而加重病情。終致陽氣衰極,陰寒獨盛,飲停水冷,故為本虛標實的虛寒證。

從病因病程上看,食滯胃脘證,起病多因暴飲暴食,貪食過飽。亦有因平素脾胃虛弱,運化不及,腐熟失職而致宿食不化,停留胃腑的。胃寒證,實寒證,多因寒邪侵犯,損傷胃陽;虛寒證,多因實寒證反復發作,漸損中陽所致。

食滯胃脘證,治療宜消食導滯,健脾和胃,方用保和丸,“陽明傷食,則氣阻而脾不能化,則其病遷于脾,初起法當消食,食消則氣通,而脾運矣”(《丹溪心法》)。若因脾胃虛弱,不能消化飲食所致的食積內停,《馮氏錦囊秘錄》認為“傷食必因於脾弱,治者必以助脾順氣,俟其腐熟而去之後,尤當補養脾胃,庶不再傷。若妄用攻下,耗傷津液,積滯轉固或即攻去,脾胃愈虛,停滯接踵。中氣一傷,變生百病矣。”胃寒證,實寒證治療宜散寒降逆,和胃止痛,方用良附丸(《良方集腋》);虛寒證治療宜溫補脾胃,散寒止痛,方用黃芪健中湯(《金匱要略》)或理中湯(《傷寒論》)。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