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簾一周洗一次
諾曼·佩斯是在偶然間注意到浴室掛簾上的肥皂沫的。 出於好奇, 他從自家浴簾上提取了肥皂沫樣本, 拿到實驗室進行研究。 “結果令我大吃一驚, 每立方英寸泡沫裡竟然有10億個細菌”。 從其他人家浴簾上提取的肥皂沫樣本也證明了這一點。 “也就是說當你開始淋浴時, 就包圍在細菌的霧氣中了。 ”
值得慶倖的是, 肥皂沫中的大多數細菌對健康無害, 但對於那些免疫系統遭到損害的人, 如愛滋病患者、正在接受化療的患者或體表有開放性傷口的人來說, 有些細菌則是致命的。 佩斯建議人們每週對浴簾進行清洗。
浴室要多通風
浴室中還隱藏著另一個“細菌大本營”, 那就是浴盆上方的空氣。 呼吸科專家發現, 在室內游泳池工作的人經常莫名其妙地乾咳, 醫生稱之為“救生員肺”, 但一直沒有找到真正的致病原因。
佩斯經過研究發現, 室內游泳池上方的空氣中細菌含量要比普通空氣多60%, 如果長期接觸這種高菌空氣, 一些過敏體質的人就容易出現“救生員肺”的症狀。 佩斯還發現, 浴室存在和游泳池相同的情況, 浴盆上方的細菌含量也嚴重超標。
因此浴室應該加強通風, 這樣細菌“雲團”就會被吹散了。
預防小心為上
其實細菌還藏匿在許多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地方, 如電梯扶手就像一個“公共細菌接力棒”,
作為被細菌包圍的人類, 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佩斯的建議是“小心為上”。 除了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之外, 還要有意識地在一些細節上多加注意。 比如, 坐電梯時儘量不碰扶手, 如果擔心站不穩, 可以用指節接觸扶手, 這樣可以將手與細菌的接觸減到最小;洗碗海綿要擰乾並晾曬, 不給細菌提供溫暖潮濕的生存環境等等。 但也不必對接觸到的絕大多數物品進行滅菌處理, 更不應濫用抗生素。 因為, 對人類而言, 細菌也分“敵我”, 那些對人體有益的細菌能夠制衡“壞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