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學習《脾胃論》要有重點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所著《脾胃論》在《內經》學術理論基礎上, 論述脾胃與元氣關係、脾胃在人體氣機升降中作用、脾胃對其他臟腑影響等內容, 並闡明了脾胃在人體之重要作用, 是李杲宣導脾胃學說之代表作, 對後世影響較大。 明代醫家王肯堂、張介賓、李時珍等, 均曾給予《脾胃論》較高評價, 值得後學者認真學習研究。

李杲認為, 脾胃乃元氣之府, 無所傷始能滋養元氣;若傷脾胃之氣, 則元氣不能充, 而諸病之所由生。 脾胃乃人體氣機升降運動之樞紐, 後天之本, 氣血之化源。 “胃為水穀之海, 飲食人胃, 而精氣先輸脾歸肺,

上行春夏之令, 以滋養周身, 乃清氣為天者也;升已而下輸膀胱, 行秋冬之令, 為轉化糟粕, 轉味而出, 乃濁陰為地者也。 ”脾胃有傷, 上影響於肺, 下波及於腎, 並涉及大腸、小腸和九竅。 所謂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 皆不得營運之氣, 而百病生焉”。 凡飲食失節、勞役過度所致之內傷病證, 宜以補益脾胃為主, 尤當升發脾胃之陽, 並據此擬訂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黃芪人參湯等方, 詳述其配伍原則、證治及加減應用。 又提出“火與元氣不兩立, 一勝則一負”之說, 為確立甘溫除熱法奠定了理論基礎。 學習《脾胃論》應通讀與精讀結合, 全面領會, 重點錄要。 建議學習重點如下。

脾胃虛實傳變論

該論是《脾胃論》全書的綱領,

論證了脾胃病的病因、病機不外飲食、勞倦所傷, 即使是六淫邪襲, 亦都是脾胃元氣先虛, 而後為之所傷的病理反映。 勞倦傷者, 有二:一為形體勞累過度, 汗瀉、精絕而身熱心頃, 又當溽暑季節, 內外熱迫, 陽亢易怒而昏厥;二為房勞過度, 腎精涸竭, 陰火內熾而清穀下利, 亡血失精等。 飲食傷者, 亦二:一為脾胃素虛, 消化不良, 膽腑又失於疏泄之常, 而腸鳴泄瀉、腹脹後重等;二為飲食失節, 傷及胃腸, 功能紊亂, 而現胸膈痞滿、精神困倦等症。 東垣之所以主張“升陽益氣”者, 蓋升陽足以禦外, 益氣足以強中。 脾胃乃元氣之府, 元氣不足, 則穀氣下流, 營氣不濡於經絡、臟腑, 導致陰火上僭, 既要甘溫益脾胃中元氣, 又要佐以甘寒瀉陰火而安定心神。
正謂“損其肺者益其氣, 損其心者調其營衛”是也。 故所有虛實傳變, 都應以治脾胃為本。

脾胃勝衰論

該論闡述脾胃勝衰對心、肺、肝、腎四髒的影響, 以“五行學說”分析論述髒與髒之間病機轉化之關係, 以“運氣學說”闡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從“主氣”與“客氣”的矛盾雙方, 對機體病理改變而倡用“升陽”與“瀉火”的治療法則, 從而為“補脾胃, 瀉陰火”治法提供理論依據。

除此而外, 在脾胃虛弱的前提下, 督、任、沖三脈受邪, 亦可以發病。 蓋督、任、沖三脈是一源三歧, 皆起於會陰。 督為陽脈之海;任為陰脈之海;沖為血脈之海, 通十二經的氣血, 貫穿任督, 為各脈之要衝, 氣血賴以營運。 如因胃氣虛弱, 沖脈營運的源頭斷絕, 任、督失養, 外邪易於乘虛襲人,

故必以扶益胃氣為本。

東垣以五行“生克制化”原理, 闡明以脾胃為中心的心、肺、肝、腎五臟病理變化機制。 如肺喜清肅, 肝喜條達, 脾喜溫和, 心喜舒伸, 腎喜潤下, 反映了五臟生理功能活動的互相聯繫及特殊性。 所以, 治療必須以補益脾胃為主, 兼治各髒見症。 實際凡是內外婦兒等各科病證的治療, 都與脾胃有一定關聯。

總之, 該論概括了脾胃與心、肺、肝、腎四髒相關的發病機制, 是以脾胃虛弱而發病為理論中心。 心火衰微則火不生土, 反之, 心火亢盛反傷脾土而生心之脾胃病, 脾虛土不生金而生肺之脾胃病, 所勝妄行的肝木克伐脾土而生肝之脾胃病, 所不勝之腎水反來侮土而生腎之脾胃病。 其根源, 皆因脾胃元氣不足所致病。

飲食勞倦所傷, 始為熱中論

該論闡發外感(乃傷其形)與內傷(乃傷其氣)之別, 進而申述內傷飲食勞倦又有實虛之異, 故立補中益氣湯, 是為甘溫除熱法。 在一定條件下, 又由“熱中”而轉化為“寒中”。 熱中者, 陽氣有餘, 陰氣不足, 嗜食善饑、大便黃如糜粥樣、少氣、尿色變;寒中者, 陰氣有餘, 陽氣不足, 腹脹痛、食物不消化、腸鳴泄瀉。 所以, 又立權衡加減法, 以明病變藥亦當變之理。 分五段詳論:其一, 概論脾胃生理功能對機體的重要作用;其二, 論述飲食寒溫失節和情緒失調, 對脾胃功能性病變機制的影響;其三, 闡明脾胃受病、脾不生肺、陰火刑肺所表現各種症狀;其四, 分析內傷脾胃的症狀與外感風寒的症狀似同實異的特徵;其五, 脾胃開始受病為熱中,當用甘溫除熱法。總之,皆因脾胃虛弱,則營氣不升,穀氣下流;下流則陰火被擾,反上乘陽位,侵害脾胃,則土不生金;陰火干犯心包而助心火上盛刑金,所以症狀集中於肺,而見氣高而喘,身熱而煩,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等。此似外感,實非外感,而是內傷發熱。此論為立甘溫除熱法提供了理論根據,並貫注於《脾胃論》全書之中。

脾胃虛弱隨時為病,隨時制方

大凡脾胃虛弱之人,脾不能助胃以行津液上輸於肺,肺氣不足,遇暑熱太過,損傷元氣,而覺疲乏怠惰,嗜睡懶言,四肢無力,精神困倦,兩腳痿軟、難於起立,早晚低溫,指趾發冷,太陽升高,氣候溫暖,身熱似烤,皆為陰陽氣血之不足所致。故陰氣虛而手足熱,為之“熱厥”;陽氣虛而四肢逆冷,為之“寒厥”。或口不知味,視物恍惚,小便頻數,大便秘結,胃痛及脅,臍周束急、甚如刀刺,胸中閉塞,時顯嘔噦,咳喘痰嗽,口沃白沫,舌胖強硬,腰背肩胛眼皆病,頭痛時作,食少即飽,自汗尤甚,灑淅惡寒,皆天氣之熱助本病也。乃肺與大腸,為熱所乘而作。當先助元氣,理庚辛之不足,立黃芪人參湯主之。方義精確,化裁靈變,耐人品味,妙在其中,精讀自悟。

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論

該論之關鍵核心是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皆不得營運之氣,而百病生焉”。百病為標,胃虛為本。“治病必求於本”。五臟不和調於胃,胃和則五臟安。故應抓住“胃虛”這個關鍵,補脾胃為法,諸病各隨其症,主方稍佐他藥,皆可迎刃而解。

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

該論論述了脾胃虛則九竅不通之道理。所謂“成形始於精,養形在於穀”。真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亦名元氣,非胃氣不能滋之。水谷之氣是化生營氣、運氣、生氣、清氣、衛氣、陽氣的物質基礎,與上、中、下三焦之氣相通。故諸氣之名異實同,皆水穀之化,胃氣之異名耳。

胃虛元氣不足,諸病所生論

東垣從“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胃虛臟腑經絡皆無所受氣而俱病”認為胃虛、脾胃虛是諸病發生發展的根本所在,並因此而導致陰陽失調,邪乘虛人,進一步提出“胃虛元氣不足諸病所生論”。反復推究,飲食勞役損傷脾胃,自汗傷氣耗津、陽明化燥傷津、外感病傷津皆能導致胃虛元氣不足,引起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所謂“四時百病,胃氣為本”,給後人很大的啟發。

學習《脾胃論》的目的,既要全面繼承、重點領會實質內容,還要學會臨證應用。如掌握補中益氣湯、黃芪人參湯、清暑益氣湯組方理論依據、方義、加減變通之意義,活用於臨床;把握“補脾胃,瀉陰火”的內涵,進而擬訂新方、創新應用等等。

脾胃開始受病為熱中,當用甘溫除熱法。總之,皆因脾胃虛弱,則營氣不升,穀氣下流;下流則陰火被擾,反上乘陽位,侵害脾胃,則土不生金;陰火干犯心包而助心火上盛刑金,所以症狀集中於肺,而見氣高而喘,身熱而煩,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等。此似外感,實非外感,而是內傷發熱。此論為立甘溫除熱法提供了理論根據,並貫注於《脾胃論》全書之中。

脾胃虛弱隨時為病,隨時制方

大凡脾胃虛弱之人,脾不能助胃以行津液上輸於肺,肺氣不足,遇暑熱太過,損傷元氣,而覺疲乏怠惰,嗜睡懶言,四肢無力,精神困倦,兩腳痿軟、難於起立,早晚低溫,指趾發冷,太陽升高,氣候溫暖,身熱似烤,皆為陰陽氣血之不足所致。故陰氣虛而手足熱,為之“熱厥”;陽氣虛而四肢逆冷,為之“寒厥”。或口不知味,視物恍惚,小便頻數,大便秘結,胃痛及脅,臍周束急、甚如刀刺,胸中閉塞,時顯嘔噦,咳喘痰嗽,口沃白沫,舌胖強硬,腰背肩胛眼皆病,頭痛時作,食少即飽,自汗尤甚,灑淅惡寒,皆天氣之熱助本病也。乃肺與大腸,為熱所乘而作。當先助元氣,理庚辛之不足,立黃芪人參湯主之。方義精確,化裁靈變,耐人品味,妙在其中,精讀自悟。

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論

該論之關鍵核心是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皆不得營運之氣,而百病生焉”。百病為標,胃虛為本。“治病必求於本”。五臟不和調於胃,胃和則五臟安。故應抓住“胃虛”這個關鍵,補脾胃為法,諸病各隨其症,主方稍佐他藥,皆可迎刃而解。

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

該論論述了脾胃虛則九竅不通之道理。所謂“成形始於精,養形在於穀”。真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亦名元氣,非胃氣不能滋之。水谷之氣是化生營氣、運氣、生氣、清氣、衛氣、陽氣的物質基礎,與上、中、下三焦之氣相通。故諸氣之名異實同,皆水穀之化,胃氣之異名耳。

胃虛元氣不足,諸病所生論

東垣從“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胃虛臟腑經絡皆無所受氣而俱病”認為胃虛、脾胃虛是諸病發生發展的根本所在,並因此而導致陰陽失調,邪乘虛人,進一步提出“胃虛元氣不足諸病所生論”。反復推究,飲食勞役損傷脾胃,自汗傷氣耗津、陽明化燥傷津、外感病傷津皆能導致胃虛元氣不足,引起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所謂“四時百病,胃氣為本”,給後人很大的啟發。

學習《脾胃論》的目的,既要全面繼承、重點領會實質內容,還要學會臨證應用。如掌握補中益氣湯、黃芪人參湯、清暑益氣湯組方理論依據、方義、加減變通之意義,活用於臨床;把握“補脾胃,瀉陰火”的內涵,進而擬訂新方、創新應用等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