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女人>正文

從相識到領證必經的4個關卡

心理學分析認為, 戀愛關係的確定一般要經過四個階段: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穩定交往。

所謂定向, 就是眾裡尋她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可愛的人很多, 誰才是你心中的惟一?誰才是你獨取一瓢飲的歸人?也許你已經在心中勾勒過他/她的形象, 也許你正在幾個交往物件中猶豫選擇, 也許你自己也說不清楚究竟喜歡哪種類型的物件, 就像臺灣偶像劇中, 滿眼都是俊男靚女, 個頂個的一往情深聰明可愛, 還真不好判定。

可是鞋子穿在腳上, 舒服不舒服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選伴侶類似選鞋子,

名牌未必適合你, 適合你的你早晚會感覺得到。 定向之前有個預定向, 符合你預定向的物件出現後, 於是你認定就是這個人了, 但不必一開始就發誓非君不嫁, 還不知道對方的態度, 也未經深入的瞭解, 如何知道直覺是否正確呢?

於是第二階段開始, 情感探索。 互相瞭解對方的興趣愛好, 性格特徵, 人生方向, 價值觀念, 家族健康史, 受教育背景, 對未來的規劃, 最大的人生夢想, 是否是丁克主義, 是否是不婚主義, 是否善於傾聽他人意見, 出現矛盾後通常如何處理, 基本的金錢觀念, 對幸福的定義, 乃至性觀念是前衛還是保守, 對這些問題如果不做基本的瞭解, 就會本末倒置的在後面的階段重新探索, 但是如果那時已經確立了戀愛關係或者婚姻關係,

突然恍然大悟說“原來你是這樣的人!”就糟糕了, 因為可能會殃及無辜的孩子和家人, 更有可能瓦解數年的感情。

第三階段進入情感交流, 那就是經過探索之後確認對方是比較適合的交往對象, 但再好的人不來電也不行, 彼此要有交往的意願, 簡單說就是有相愛的可能。 彼此透露給對方更多的情感看法, 內心感觸, 把外在的泛泛之交深化成心心相印的親密關係。

很多人喜歡在這個階段向中意物件傾訴戀愛史, 切記切記, 不要詳細描述過去與別人多麼相愛, 分手多麼痛苦, 損失多麼慘重, 你描述得越詳細將來就越被動, 你的伴侶會因為愛你而在乎, 他/她的理智能接受,

但情感卻會受煎熬, 那又何必呢?必要的坦誠是可以的, 簡單說說交往過幾個, 大概的交往程度和分手原因就可以了。 如果分析分手原因, 也不要把責任都推卸給別人或自己包攬, 簡單地回應成性格不合或有緣無分這種模糊理由即可。

經過第三階段的情感交流, 彼此的感情已經深化到一定程度, 那麼就是時候開始穩定交往了, 這就是第四階段。 在此階段中通常會把喜歡的人介紹給自己的親戚朋友使其融入自己的社交圈子, 有些地方還有訂婚的習俗。 但無論如何, 對雙方來說重要且難忘的是電影裡常說的“告白”, 怎樣的告白才能獲得對方心花怒放的點頭呢?方式不同, 主旨一致, 那就是“真誠”, 同時“真誠”也是未來兩人交往生活下去的基石。

如果說在前三個階段, 雙方都還可以無條件退出的話, 進入第四階段就相對穩定下來了, 彼此之間確立了戀愛關係, 對感情的忠誠也就是當然的了。 如果已經進入了第四階段還在猶豫不決或見異思遷, 那只能說前三個階段的功課沒有做好, 或者正在交往的是不值得交往的物件。

說了這麼多理論, 又勾起了我的回憶。 當年和我老公是在網上認識的, 經常看彼此的文章, 有種觸動心靈的感動, 網上交流一年後我們才見面, 見面的時候已經算是經過了前三個階段, 然後我們開始正式戀愛, 邊戀愛邊生活, 又過了一年手牽手去領結婚證, 當天下午他還去上班了。 晚上回到我們租住的房子, 吃我做的粗茶淡飯,

然後出門散步。

再後來孩子出生了, 生活依然平靜, 再後來經歷了搬家, 買房裝修, 再搬家, 好似結婚多年的老夫老妻, 有與子偕老的脈脈深情。 我想之所以這些年婚姻生活幸福恬淡, 與我們當初所經過的長時間的定向、情感探索和情感交流是分不開的, 雖然沒有見面, 但我們都清楚地知道對方的人品、性格、人生態度等相對本質的東西。

我們沒有看到對方的容貌、身高、體重, 也不清楚對方的收入、職位、財產, 而那些恰恰都不是我們最關注的東西。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