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肛腸科>正文

肛瘺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肛瘺的檢查方法有哪些?如何診斷是否患有肛瘺?肛瘺雖然表現為局部病變, 但也與全身情況或某些疾病相聯繫, 絕不能忽視全身檢查。 肛瘺一般有急性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病史。 膿腫自破或經手術切開排膿, 從肛門皮膚外口或肛門內流膿, 這些都是診斷肛瘺的主要標誌。 下面為大家介紹肛瘺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一、望診

可見外口常在肛門周圍皮膚上或臀部形成一突起或凹陷。 周圍皮膚因膿液刺激, 常有脫皮發紅, 有時有肉芽組織由外口內突出。 周圍皮膚紅紫色, 多為結核性瘺管。

二、觸診

低位肛瘺之瘺管, 在皮下可以摸到繩狀硬條, 由外口行向肛門, 用指按壓, 有膿液由外口流出。

三、直腸指檢

常在肛管後側、齒線附近可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結, 有輕微壓痛, 即是原發內口。

四、確定內口位置

因內口是肛瘺的原發病灶, 必須準確定位其內口部位和弄清其數量, 如檢查不清或定位錯誤, 必然會導致治療失敗。 因此在瘺檢查中正確判斷內口的位置及數量, 對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1.從病史上判斷內口的位置:如有多個外口, 首先應瞭解到哪一個外口是先發生的。 往往從第一個外口用探針探查, 可以通過主管而找到內口。

2.通過觸診可以幫助瞭解內口的位置:肛門周圍膿腫破潰或切開排膿後, 大約經過2~3個月形成瘺管管壁。

如果瘺管位於表淺部位, 通過觸診可以觸到條索走行, 順著向肛門走行的條索, 可以發現內口的部位。 如果在肛門外觸診沒有觸到條索, 常常說明瘺管管道較深, 可通過肛門內指診, 在肛管直腸環的部位可以觸到病變的較大瘢痕或條索狀瘢痕, 在瘢痕部位的隱窩處。 常為內口部位。

3.肛門鏡檢查:用雙葉肛門鏡張開肛門, 可見內口所在肛竇紅腫、發炎、變深, 用鉤狀探針輕輕探查, 不難找到內口。

4.探針檢查:主要探明瘺管走行方向、深淺和內口的位置。 探查直瘺時, 將探針從外口伸入, 食指深入肛管, 指尖按在可疑內口處, 探針從內口探出。 若彎曲瘺管或複雜的瘺管行徑彎曲, 探針不易探過, 可用銀制細軟探針探查。

探查不可用力太猛, 以免造成假瘺道和假內口。

5.染色檢查:本法尋找內口準確, 臨床上有重要價值。

具體方法是:先將鹽水紗條放入直腸, 再用1%雙氧水加龍膽紫液, 或用1%亞甲藍溶液, 從瘺管外口注入, 觀察內口有無染色液流出, 跟據紗布染色的位置, 即可判斷內口位置。 如紗布條無染色, 也不能肯定無內口。 管道彎曲, 受括約肌收縮影響。 被膿液阻塞, 或內口暫時閉合, 使染色溶液不能通過內口, 無法染色於紗布。 手術時應加以注意。

6.碘油造影:從肛竇外口注入30%~40%碘油或12.5%碘化鈉溶液, 然後攝片。 可見瘺管深淺分支與鄰近器官的關係。 此法多用於高位複雜性肛瘺, 一般肛瘺不作為常規檢查。

7.病理檢查和細菌培養:可幫助診斷和指導治療。

8.根據外口與肛門的距離來判斷內口的部位:經過肛門中部畫一橫線, 如外口在橫線之上, 離肛門不超過5cm, 其內口在肛門齒線上與外口相互對應;如外口距離肛門超過5cm或外口在此線之後, 這些瘺管多數是向後彎曲的, 內口常在肛管後中線上。

五、確定瘺管的深度與括約肌的關係

由於肛瘺的管道通過外括約肌和肛提肌, 有時管道在內括約肌之間走行, 手術中切開管道, 必然要切開有關的括約肌。 特別是通過肛門直腸環的瘺管, 切開肛門直腸環, 術後會引起肛門失禁。 因此在檢查中必須弄清瘺管走行與肛門括約肌的關係。

六、確定瘺道主體與支體的變化

在肛瘺檢查中, 不能單純從內口的數目, 或瘺管是直的還是彎曲的,

或者從病變的一個平面上瞭解病變的全貌;有時從肛門外部看, 僅一個外口, 症狀也不明顯, 但可能是瘺管很深, 內口尋求比較困難的複雜性肛瘺;有時瘺外口較多, 肛門皮膚病變較大, 但其主管很低, 屬於容易處理的簡單肛瘺。 因此對肛痿的診斷要具體細緻。

七、全身檢查

肛瘺雖然表現為局部病變, 但也與全身情況或某些疾病相聯繫, 絕不能忽視全身檢查。 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發生肛瘺, 往往為結核性肛瘺, 且術後創口癒合較慢;骶髂骨結核患者發生的肛瘺, 有可能是骨結核所引起的;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 有時也因併發肛門膿腫, 破潰後形成肛瘺等。 對複雜性肛瘺更應注意全身檢查, 必要時作細菌培養和抗生素敏感試驗, 並注意血沉、血象變化。或進行肛門括約肌功能測定。對某些可疑病例,還應作活組織病理檢查,以確定肛瘺的性質,並要特別觀察有無癌變。

八、鑒別診斷

1.會陰部尿道瘺:尿道球部瘺管與皮膚相通,常在會陰部尿道三角內。排尿時有尿自瘺口流出。直腸內無內口,常有損傷史及尿道狹窄。

2.骶骨部瘺:位於骶骨前凹內,由骶骨骨髓炎造成的骶骨與直腸之間的膿腫。膿液由尾骶骨附近穿破,瘺口常在尾骨尖的兩側,與尾骨尖平齊,瘺管與直腸平行,皮下支管成“Y”字形。

3.先天瘺:由骶尾部囊腫生膿破潰而成,原發外口常在臀溝中點、尾骨尖處。由胚胎發生,瘺內可見毛髮。

4.肛門周圍化膿性疾病:形成皮下多發複雜性竇道。病變在肛門皮膚和皮下層,可汗腺、毛囊有化膿性炎症。皮膚可見暗褐色、大面積慢性炎症。切開排膿可加速治癒。有瘺道,常不深。

5.骶髂骨結核:此病系艇髂骨結核,形成寒性膿瘍。常在肛門後破潰,流出稀薄膿汁。管道較深,通過直腸後間隙,可出現腰疼,血沉快,長期低燒,消瘦等症狀。骨平片可見有骨質破壞。

上述內容介紹了肛瘺的檢查方法有哪些,相信大家現在應該瞭解如何診斷肛瘺了吧,希望上述內容介紹能對肛瘺患者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什麼關於肛瘺的疑問,可以諮詢我們的線上專家,專家將為您詳細解答。建議肛瘺患者一定要及早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千萬不要拖延,祝您早日康復!

並注意血沉、血象變化。或進行肛門括約肌功能測定。對某些可疑病例,還應作活組織病理檢查,以確定肛瘺的性質,並要特別觀察有無癌變。

八、鑒別診斷

1.會陰部尿道瘺:尿道球部瘺管與皮膚相通,常在會陰部尿道三角內。排尿時有尿自瘺口流出。直腸內無內口,常有損傷史及尿道狹窄。

2.骶骨部瘺:位於骶骨前凹內,由骶骨骨髓炎造成的骶骨與直腸之間的膿腫。膿液由尾骶骨附近穿破,瘺口常在尾骨尖的兩側,與尾骨尖平齊,瘺管與直腸平行,皮下支管成“Y”字形。

3.先天瘺:由骶尾部囊腫生膿破潰而成,原發外口常在臀溝中點、尾骨尖處。由胚胎發生,瘺內可見毛髮。

4.肛門周圍化膿性疾病:形成皮下多發複雜性竇道。病變在肛門皮膚和皮下層,可汗腺、毛囊有化膿性炎症。皮膚可見暗褐色、大面積慢性炎症。切開排膿可加速治癒。有瘺道,常不深。

5.骶髂骨結核:此病系艇髂骨結核,形成寒性膿瘍。常在肛門後破潰,流出稀薄膿汁。管道較深,通過直腸後間隙,可出現腰疼,血沉快,長期低燒,消瘦等症狀。骨平片可見有骨質破壞。

上述內容介紹了肛瘺的檢查方法有哪些,相信大家現在應該瞭解如何診斷肛瘺了吧,希望上述內容介紹能對肛瘺患者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什麼關於肛瘺的疑問,可以諮詢我們的線上專家,專家將為您詳細解答。建議肛瘺患者一定要及早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千萬不要拖延,祝您早日康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