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玲是在快下班時才走進診室的。 醫生的第一印象是她那憔悴的面容和眉宇間的愁緒。 去年她談了一個男朋友, 從未體味過美好愛情的她, 一時衝動和他發生了性關係, 由於事先沒有任何避孕準備, 事後也沒有採取任何補救措施, 一著不慎就懷孕了。 由於各種原因, 一直拖到兩個多月的時候才去做人流。 人流後她一直感到下腹部墜脹痛, 腰酸, 經過檢查確診為慢性盆腔炎。 從發病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 雖然經過多種治療, 輸液、中藥灌腸、微波治療、服用中藥等, 但病情還是沒有明顯改善,
飽受疾病折磨的她, 情緒低落, 整天悶悶不樂, 沒有好心情, 吃不香, 睡不好, 感覺生活沒有滋味, 有時覺得還不如一死了之。 現在最讓玲擔心的是盆腔炎可能會造成的不孕, 如果那樣, 她不知道以後如何面對未來的丈夫, 而且, 她覺得這種病羞於見人。 現在她最迫切希望解決的, 是時刻都在折磨她的慢性盆腔疼痛。
說完這些, 玲又輕輕地長歎一聲。 醫生耐心地聽完了她的講述, 認真查閱了她的病歷, 確實, 常用的療法和藥物, 她都用過了。 具有心理治療師資格的醫生在認真對患者進行了檢查後, 沒有像往常一樣開藥, 而是出乎意料地拿出抑鬱自評量表對她進行了問卷調查。
難治的盆腔炎, 容易誘發抑鬱症
盆腔炎症, 這個詞大家並不陌生, 但治療起來確實有點棘手, 醫生往往根據病變部位及患者的主訴採取綜合治療, 如物理療法、中藥治療甚至手術治療等。 在臨床上, 醫生不難發現, 有的患者往往忽視增強營養、加強鍛煉、注意勞逸結合等一般治療, 而把治癒的希望完全寄託在某種藥物或治療方法, 甚至某一名醫上。 在漫長的求醫過程中, 當一次次希望變為失望時, 情變或者婚變也可能接踵而來,
盆腔炎治療, 多一種思路
隨著醫療模式由傳統的生物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轉變,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 情緒狀態不良對疾病發生、發展和康復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在臨床上, 醫生也往往會發現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自覺症狀與病變程度不完全一致, 這常與患者的精神狀態有一定關係。 情感障礙(如抑鬱症)可以和器質性疾病(如慢性盆腔炎)共同發生、互相影響的,因而當患者出現器質性疾病合併情緒障礙時,常規的治療方法往往療效不好。
慢性盆腔痛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狀之一, 它是由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連以及盆腔充血所致。
對伴有抑鬱的慢性盆腔炎患者, 首先應在有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基礎上合併使用療效肯定、不良反應小的抗抑鬱藥物, 其次是進行心理疏導, 主要是使用認知療法。 可告知患者,慢性疼痛由於情緒不佳,使神經系統處於敏感狀態,從而使疼痛感覺更加明顯。
玲在治療兩個月後, 困擾她的慢性盆腔痛終於消失了。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