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室外的氣溫很高, 人們衣著單薄, 進入空調房間後, 身體突然處在低溫環境中, 生物鐘的運轉方式迅速改變。 當冷的感覺傳遞到大腦體溫調節中樞時, 大腦便指令皮膚外周血管收縮, 分佈在全身的汗腺減少分泌, 以減少熱量的散發來保持體溫。 同時, 冷的感覺也促使交感神經興奮, 導致分佈在腹腔器官上的血管收縮, 胃腸蠕動減弱, 因而就出現了肢體麻木、皮膚乾燥、胃腸不適等相應症狀。
空調房間裡空氣污濁, 也是引發空調病的另一個原因。 空調房間大多是封閉的,
另外, 空調器內部是個陰暗潮濕的環境, 正適合多種細菌、病毒的生存繁殖。 生活在空調環境裡的人們容易通過呼吸傳播而感染這些病毒、細菌, 其中最為常見的是空調性肺炎, 嚴重的還易伴發其它合併症。
那麼, 怎樣來對付“空調病”呢?最好的方法是預防。
一、是恒定空調溫度。 在炎熱的夏季, 室內溫度並非越低越好, 一般室內外溫差不應超過6℃, 在這個溫度範圍內, 人體的溫度調節中樞能靈活自如地進行調節, 而溫差超過了這個幅度, 就會出現失調而產生不適。
二、是定時注入新鮮空氣。 每3至4小時, 應關閉空調機, 打開門窗, 讓室內外空氣徹底流通, 然後再閉門開機。 這樣可使空氣的品質相對得到改善, 從而減少疲勞與頭痛的發生。
三、是控制空氣的流速。 空氣的流速應維持在每秒20釐米左右, 如果流速過大, 冷空氣對人體的壓力就會大於常態, 時間越長, 影響越大。 而且人應當盡可能遠離空調機, 避免冷風直接吹到身上。
四、是採取保護措施。 即適當添加衣服, 少穿短裙短褲,
除了科學使用空調之外, 還應注意居室不可過於潮濕;大汗淋漓之時不能驟入低溫房間或猛吹冷風。 總之, 在充分享受現代化生活的同時, 不能過度違背自然時令的氣溫, 才能達到和諧、舒適、健康之目的。
若不慎染上了“空調病”, 可先洗個溫水澡, 並及時服用一些具有清暑化濕作用的中成藥, 如藿香正氣丸等, 如症狀嚴重, 則需到醫院請醫生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