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疾病預防>正文

糖尿病足 修剪腳上這物竟細菌感染遭截肢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 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疲憊時去足療店做個按摩, 有雞眼老繭的還能順帶修一下。 但是有糖尿病的人對腳底需要尤其注意, 糖尿病足會造成截肢的危害, 到底是怎樣的, 一起來看看吧。

這不, 70歲的李大爺(化名)一個月前發現他腳上的老繭越來越多, 便決定去自家樓下的足療店修個腳, 可他並沒有想到簡單的一次修腳, 給他的腳部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修剪老繭的過程中, 修腳師傅在他腳上留下了一個一公分的小傷口。 由於傷口不大且他並沒有覺得很疼, 也就沒有在意,

回家後也沒有採取相關措施。

三天后, 左腳上的小傷口不僅沒有癒合, 竟然已經變的腫脹。 一天后李大爺開始發燒, 他以為是感冒了便服用了退燒藥, 可是退燒藥並沒有起到任何效果。 無奈之下, 李大爺把子女叫回了家, 子女發現他的腳趾已經變黑, 便在網上查了相關資料後將李大爺送到了醫院進行治療。

李大爺的子女很疑惑, 爸爸的腳都變成那樣了, 為什麼不早點聯繫, 他難道不疼嗎?

對於這個問題, 主治醫生陳寅晨作出了解釋:李大爺患糖尿病已有十多年, 在這期間通過他的自述我們瞭解到他的血糖一直控制的不好, 他的足底神經已經發生病變, 導致了痛覺的減退, 所以即便入院時他的腳已經很嚴重了,

除了發燒, 他也沒有覺得腳部特別的疼。

入院後, 醫生對其腫脹發黑的左腳進行了切開引流, 面對毫無生機的腐肉, 醫生的心情也變的沉重。 為了知道李大爺感染了何種細菌, 醫生立即提取了樣本送檢。 可沒想到的是, 這種細菌竟然是多重耐藥細菌, 而且由於細菌感染時間太長, 通過常規的清創手術已經無法改善李大爺的創面, 截肢已成定局。 醫生團隊盡全力控制住了他的感染, 使得需要截肢的部分控制在了最小的範圍。 這樣的結果令李大爺懊惱不已, 直怪自己沒有按時吃藥控制好血糖, 才最終導致了這樣嚴重的後果。

李大爺因為修腳造成的小傷口導致細菌進入, 引發了感染, 短短一周的時間, 他的腳已經大部分潰爛。

其實這樣的案例並不在少數,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因為在不正規的足療店修破腳後慘遭截趾、截肢, 甚至差點丟命。 所以, 糖友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修腳的場所是否正規, 老繭、雞眼等治療應選擇正規的醫院。 同時還要多瞭解糖尿病的相關併發症, 豐富自己的知識, 積極做好預防工作。

糖尿病足的病因

1.潰瘍

糖尿病患者的很多足部併發症起自感覺性神經病變及輕度的自主與運動神經病變。 其中感覺神經病變合併過高的機械應力, 是引起足部潰瘍和感染的主要始動因素。 炎症與組織損害是一定程度的反復應力作用於一個特定的失去感覺的區域的結果。 來自地面、鞋子或其他鄰近足趾的壓力或剪切力導致潰瘍形成,

由於缺乏正常的神經保護機制, 潰瘍常因骨突的存在而加重。 自主神經系統的病變造成皮膚正常排汗調節功能、皮膚溫度調節功能和血運調節能力喪失, 導致局部組織柔韌性降低, 形成厚的胼胝以及更易破碎和開裂。 此外, 正常排汗能力的喪失阻斷了局部組織的再水化, 造成組織進一步破壞, 使得深部組織更易於細菌定植。 運動神經病變在糖尿病足的發病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足內在肌的攣縮造成典型的爪狀趾畸形。 蹠趾關節的過伸也被證明能夠直接增加蹠骨頭下壓力, 使得該部位更易形成潰瘍。 近趾間關節屈曲造成突起的趾間關節背側與趾尖蹠側形成潰瘍的風險增加,
而血管病變又使得破壞的組織難以癒合。

2.感染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導致皮膚軟組織破壞, 造成外源細菌侵入。 化學趨向性改變導致白細胞反應效率低下。 此外, 高血糖、氧分壓降低和營養不良等可共同引發組織水腫、酸積聚、高滲和低效無氧代謝。 此類環境適合細菌生長, 並阻礙了白細胞的功能。 此外, 血管疾病可造成抗生素運輸受限, 進一步造成細菌清除效率降低, 導致局部軟組織感染, 甚至骨髓炎的形成。

3.Charcot關節病

為漸進性的負重關節破壞性病變。 神經創傷學說認為, 失去痛覺和本體感覺後足部遭受反復的機械損傷或是單發的創傷會導致Charcot關節病變;神經血管學說認為,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發的病變區域血供增加導致骨骼吸收和強度減弱, 進而,反復的創傷造成骨破壞與不穩定。

4.足趾畸形

運動神經病變導致足內在肌的攣縮,造成典型的爪狀趾畸形。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狀

糖尿病給患者健康造成的傷害不僅僅是該病本身,由於糖尿病引發的一些併發症給患者造成的傷害往往是致命性的。它最可怕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它所引起的一些併發症,那才是人們懼怕它的真正原因,其中糖尿病足病變是糖尿病嚴重的併發症,會引起致殘致死的慘劇發生,因此瞭解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狀對及時發現糖尿病足病變非常重要。那麼早期糖尿病足都有哪些症狀?

早期的糖尿病足病的症狀主要表現在

1、患肢發涼,麻木,酸脹或疼痛,遇寒加重,遇暖稍減,間歇跛行,患肢局部皮溫下降,皮膚顏色正常或蒼白,或痿黃,肢端出現瘀斑或痹點,或者患足疼痛,肌肉萎縮,皮膚乾燥或水腫;下肢血管病變造成缺血缺氧,導致足部疼痛,走路時因足痛,表現為間歇性破行。臥床後下肢缺血加重,而引起體息時疼痛。查體時可發現足背及脛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局部皮膚營養不良,皮溫降低,色澤異常,指高患膠時蒼白,下垂呈紫紅色,足部易發生慢性潰瘍。肢體缺血嚴重時,可發生足壞疽,即組織壞死。壞疽呈黑色,好發部位是足趾及足跟,壞疽發生後逐漸向上發展。壞疽可突然發展,疼痛劇烈。有的病人團神經病變也可痛覺不明顯,壞死組織中易發生細菌感染。

2、後期隨病情發展,趾端腳腿出現壞疽潰爛,創面棕灰,膿似粉漿污水,氣味惡臭,膿腐難脫,或脫後肉芽暗紅,膿水清稀,創口日久不斂;由於下肢動脈硬化,加之植物神經病變使血管運動減弱,導致足部供血不足,局部組織缺血和抵抗力下降,當足部微小的創傷,如不合腳的鞋擠壓、擦傷、皸裂或雞眼等處理不當,均可引起感染面形成潰爛,又因病人痛覺減退或消失,不能及時察覺病變,常常使潰瘍加大。由於感覺障礙、接觸高溫物體時不知躲避,還可造成燙傷。

糖尿病足的症狀不同表現可將病情發展分為四期,第一階段:沒有臨床症狀的阻塞性動脈病變;第二階段:出現間歇性跛行;第三階段:出現缺血性靜止性疼痛;第四階段:發生腳腿潰瘍或壞疽。

綜上所述,糖尿病專家提醒:對於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否則耽誤病情,最終有可能需要截肢才能保證自身生命安全。由於糖尿病病情是否正常是預防糖尿病眾多併發症的關鍵,因此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的治療方法一定正確選擇。

糖尿病足的治療

1.潰瘍的治療

根據糖尿病足損傷的6個分級,0級傷口如果足部有潰瘍風險可採用改造鞋子、模具式內墊或是加深的鞋子來治療,並進行患者教育,定期隨訪。一旦出現皮膚開裂,則必須進行積極的干預,以免損傷進一步發展。緩解1級傷口所受外來壓力的方法有,穿術後鞋、使用足踝支具、穿預製可行走支具,或使用全接觸石膏。除了恰當的減壓受壓部位以外,還需要恰當的潰瘍傷口護理,以避免組織脫水性細胞壞死,加速傷口癒合。

手術指征為局部壓力改善失敗或評級較高的傷口。2級和3級的傷口需要進行手術干預,3級的傷口需要應用抗生素,還可能需要截肢。與身體其他部位對比,後足潰瘍因局部組織很難減壓且血運也很差,故更需要手術干預。手術方法包括潰瘍清創、骨突切除、足與踝關節畸形矯正等。糾正爪狀趾或錘狀趾可以減少前足背側潰瘍的發生率或復發率。此外,也可考慮行跟腱延長術,以減輕前足或是中足蹠側的壓力。

2.感染的治療

嚴重感染或有膿腫的傷口應當積極地清創,直至到達有活性的出血組織;清創不應僅限於表淺的皮膚組織。要在保持穩定性與去除病灶之間找到平衡點。行膿腫引流時應取縱形直切口,以增加靈活性,並利於癒合。有骨髓炎的區域應當行儘量大範圍的清創,同時要考慮足的穩定性與清除病灶之間的平衡。除手術治療以外,嚴重的感染傷口還通常需要住院進行靜脈抗生素治療。治療的時間和抗生素的選擇要根據細菌培養結果、感染程度以及治療取得的臨床反應。此外,還可考慮請感染科醫生會診。

3.Charcot關節病的治療

大多數Charcot神經關節病可以行保守治療。手術固定不會加速癒合。相反,手術因可能造成新的不穩以及可能有內固定周圍骨折,所以可暫時延遲病變區域的癒合。非手術治療在超過70%的病例中獲得了成功。但是在後足與踝關節的Charcot關節病患者中成功率較低。終末期神經關節病可遺留嚴重的畸形,需要患者持續穿足部支具,如後方殼樣踝足支具、後足托或是特殊的鞋子,以減少之後潰瘍的發病。

急性Charcot關節病的初步治療包括嚴格抬高患肢、禁止負重、制動——最好使用全接觸石膏,並常更換石膏。為避免皮膚受到的壓力增加,不要進行骨折的閉合復位。石膏要持續使用至患者進入慢性期,前足病變可能需要6個月的時間,而後足與踝病變需要24個月進行入慢性期。

結語:糖尿病足作為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疾病,其對身體的損害是非常嚴重的,具有極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通過這篇文章希望廣大能夠對糖尿病足有一個全面、科學、深入的瞭解,並做好積極的防治工作!

進而,反復的創傷造成骨破壞與不穩定。

4.足趾畸形

運動神經病變導致足內在肌的攣縮,造成典型的爪狀趾畸形。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狀

糖尿病給患者健康造成的傷害不僅僅是該病本身,由於糖尿病引發的一些併發症給患者造成的傷害往往是致命性的。它最可怕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它所引起的一些併發症,那才是人們懼怕它的真正原因,其中糖尿病足病變是糖尿病嚴重的併發症,會引起致殘致死的慘劇發生,因此瞭解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狀對及時發現糖尿病足病變非常重要。那麼早期糖尿病足都有哪些症狀?

早期的糖尿病足病的症狀主要表現在

1、患肢發涼,麻木,酸脹或疼痛,遇寒加重,遇暖稍減,間歇跛行,患肢局部皮溫下降,皮膚顏色正常或蒼白,或痿黃,肢端出現瘀斑或痹點,或者患足疼痛,肌肉萎縮,皮膚乾燥或水腫;下肢血管病變造成缺血缺氧,導致足部疼痛,走路時因足痛,表現為間歇性破行。臥床後下肢缺血加重,而引起體息時疼痛。查體時可發現足背及脛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局部皮膚營養不良,皮溫降低,色澤異常,指高患膠時蒼白,下垂呈紫紅色,足部易發生慢性潰瘍。肢體缺血嚴重時,可發生足壞疽,即組織壞死。壞疽呈黑色,好發部位是足趾及足跟,壞疽發生後逐漸向上發展。壞疽可突然發展,疼痛劇烈。有的病人團神經病變也可痛覺不明顯,壞死組織中易發生細菌感染。

2、後期隨病情發展,趾端腳腿出現壞疽潰爛,創面棕灰,膿似粉漿污水,氣味惡臭,膿腐難脫,或脫後肉芽暗紅,膿水清稀,創口日久不斂;由於下肢動脈硬化,加之植物神經病變使血管運動減弱,導致足部供血不足,局部組織缺血和抵抗力下降,當足部微小的創傷,如不合腳的鞋擠壓、擦傷、皸裂或雞眼等處理不當,均可引起感染面形成潰爛,又因病人痛覺減退或消失,不能及時察覺病變,常常使潰瘍加大。由於感覺障礙、接觸高溫物體時不知躲避,還可造成燙傷。

糖尿病足的症狀不同表現可將病情發展分為四期,第一階段:沒有臨床症狀的阻塞性動脈病變;第二階段:出現間歇性跛行;第三階段:出現缺血性靜止性疼痛;第四階段:發生腳腿潰瘍或壞疽。

綜上所述,糖尿病專家提醒:對於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否則耽誤病情,最終有可能需要截肢才能保證自身生命安全。由於糖尿病病情是否正常是預防糖尿病眾多併發症的關鍵,因此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的治療方法一定正確選擇。

糖尿病足的治療

1.潰瘍的治療

根據糖尿病足損傷的6個分級,0級傷口如果足部有潰瘍風險可採用改造鞋子、模具式內墊或是加深的鞋子來治療,並進行患者教育,定期隨訪。一旦出現皮膚開裂,則必須進行積極的干預,以免損傷進一步發展。緩解1級傷口所受外來壓力的方法有,穿術後鞋、使用足踝支具、穿預製可行走支具,或使用全接觸石膏。除了恰當的減壓受壓部位以外,還需要恰當的潰瘍傷口護理,以避免組織脫水性細胞壞死,加速傷口癒合。

手術指征為局部壓力改善失敗或評級較高的傷口。2級和3級的傷口需要進行手術干預,3級的傷口需要應用抗生素,還可能需要截肢。與身體其他部位對比,後足潰瘍因局部組織很難減壓且血運也很差,故更需要手術干預。手術方法包括潰瘍清創、骨突切除、足與踝關節畸形矯正等。糾正爪狀趾或錘狀趾可以減少前足背側潰瘍的發生率或復發率。此外,也可考慮行跟腱延長術,以減輕前足或是中足蹠側的壓力。

2.感染的治療

嚴重感染或有膿腫的傷口應當積極地清創,直至到達有活性的出血組織;清創不應僅限於表淺的皮膚組織。要在保持穩定性與去除病灶之間找到平衡點。行膿腫引流時應取縱形直切口,以增加靈活性,並利於癒合。有骨髓炎的區域應當行儘量大範圍的清創,同時要考慮足的穩定性與清除病灶之間的平衡。除手術治療以外,嚴重的感染傷口還通常需要住院進行靜脈抗生素治療。治療的時間和抗生素的選擇要根據細菌培養結果、感染程度以及治療取得的臨床反應。此外,還可考慮請感染科醫生會診。

3.Charcot關節病的治療

大多數Charcot神經關節病可以行保守治療。手術固定不會加速癒合。相反,手術因可能造成新的不穩以及可能有內固定周圍骨折,所以可暫時延遲病變區域的癒合。非手術治療在超過70%的病例中獲得了成功。但是在後足與踝關節的Charcot關節病患者中成功率較低。終末期神經關節病可遺留嚴重的畸形,需要患者持續穿足部支具,如後方殼樣踝足支具、後足托或是特殊的鞋子,以減少之後潰瘍的發病。

急性Charcot關節病的初步治療包括嚴格抬高患肢、禁止負重、制動——最好使用全接觸石膏,並常更換石膏。為避免皮膚受到的壓力增加,不要進行骨折的閉合復位。石膏要持續使用至患者進入慢性期,前足病變可能需要6個月的時間,而後足與踝病變需要24個月進行入慢性期。

結語:糖尿病足作為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疾病,其對身體的損害是非常嚴重的,具有極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通過這篇文章希望廣大能夠對糖尿病足有一個全面、科學、深入的瞭解,並做好積極的防治工作!

相關用戶問答
  • 4回答

    糖尿病足的診斷標準

    你好,你說的情況是有很嚴重的併發症了。血糖沒有控制好加速了併發症的發展。必須到醫院做糖化血紅蛋白,眼底,尿微量蛋白,神經肌電,下肢血管等的檢查,看病情及併發症的嚴重程度,首先考慮的還是降糖,在治療併... [詳細答案]

  • 2回答

    糖尿病足截肢後不癒合,繼續潰爛怎麼辦呀?

    您的這種情況在臨床上,我們一般採取中藥外敷,靜脈輸液改善微循環口服中藥。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足的久治不愈。患者的這種情況可以外敷中藥,生機玉紅膏。其他治療您可以繼續尊醫囑。控制好血糖,更有利於傷口的... [詳細答案]

  • 2回答

    糖尿病足怎麼辦

    您好: 糖尿病足的病因是多因素的,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塊已形成,支端神經損傷,血管容易閉塞,而“足”離心臟最遠,閉塞現象最嚴重,從而引發水腫,發黑,腐爛,壞死,形成壞疽。而現在進行的治療只是... [詳細答案]

  • 4回答

    糖尿病足能治癒嗎,生活中怎樣保養

    你好 腳底麻木屬於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一般的進行靜脈輸液改善微循環、配合營養神經的藥物治療很快得到改善,應及時治療。秋冬季應注意足部的保護,避免碰傷、燙傷發展成糖尿病足。同時注意控制飲食,加強體育... [詳細答案]

  • 2回答

    老人得糖尿病足不能吃什麼?

    合理安排每天的飲食。含糖量高的食品不吃,含脂肪和澱粉的食品少吃,以吃蔬菜雜糧類為主,配以一定數量的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牛奶、雞蛋、豆製品等。水果中都含糖,那麼能否吃水果。完全戒避水果是不適宜的,...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