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煎煮中藥一定要用陶瓷類容器

中藥是通過有機配伍, 用煎煮的方法, 把中藥中的有效成分滲透到水裡, 通過互相作用, 達到治病目的。 煎煮中藥有一定的訣竅, 方法得當, 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藥效。 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煎煮中藥一定要用陶瓷類容器

1.一般不要在醫院代煎中藥。 醫院代煎雖比較方便, 但工作人員對煎煮程式不一定很清楚, 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2.煎煮中藥一定要用陶瓷類容器。 陶器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鹽, 遇高溫化學性質穩定, 受熱也很均勻, 傳熱緩慢, 水分不容易被蒸發。 而金屬器皿, 容易與中藥發生化學反應, 降低藥效,

有的還會產生毒副作用。

3.中藥一般不要清洗。 因為中藥在製作加工中, 經過炮製、脫水乾燥、包裝清理, 基本上沒有什麼雜質了。 如果反復清洗和浸泡, 藥物的有效成分會流失, 將減少藥性。

4.煎煮時不要用熱水。 這樣會使中藥材外層組織緊縮, 表面緻密, 有效成分難以滲出, 影響藥液濃度。

5.注意火候。 如果醫生沒有特別要求, 一般是先用武火, 燒開後, 再用文火慢煎, 讓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慢慢滲出。 還要掌握好煎藥時間, 芳香的藥物, 如藿香、桑葉、菊花、紫蘇、大黃等, 10到15分鐘即可;龍骨、牡蠣、石膏、代赭石等要稍久煎。

6.注意加水量。 不同中草藥對水分的要求不同, 如果每劑藥中植物類藥物多, 則一般加水到能蓋住手背即可。 如果是礦物質或根皮一類藥物多,

水則應更少一點。 每劑藥一般是煎兩次, 早晚各煎一次。 每次煎出藥液約200~300毫升, 趁溫熱時服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