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偏方>正文

中醫治療脫肛的方法

對於患有脫肛的人群而言, 在平時的生活中可謂是苦不堪言, 而且現在很多人都在承受著脫肛的折磨, 真的是讓人很是難過, 因此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下脫肛的症狀、脫肛的原因、脫肛的治療, 大家在看完之後應該會對自己的病情有治療的功效, 下面來看一下。

脫肛的症狀

主要症狀為有腫物自肛門脫出。 初發時腫物較小, 排便時脫出, 便後自行復位。

以後腫物脫出漸頻, 體積增大, 便後需用手托回肛門內, 伴有排便不盡和下墜感。 最後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時亦可脫出。

隨著脫垂加重, 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門失禁,

常有黏液流出, 導致肛周皮膚濕疹、瘙癢。

因直腸排空困難, 常出現便秘, 大便次數增多, 呈羊糞樣。 黏膜糜爛, 破潰後有血液流出。 內脫垂常無明顯症狀, 偶爾在行腸鏡檢查時發現。

脫肛的治療

1、配方:五倍子、地偷、黃連各30克。 制用法:加水煎沸20分鐘, 不去渣。 熏洗坐浴20分鐘, 每日2次。 功效:治脫肛。

2、五倍子15克, 艾葉15克。 制用法:加水煎湯, 先熏後洗肛門患處。 功效:治脫肛。

3、烏梅30克, 米醋20毫升。 制用法:將烏梅加水煎煮, 取汁放人米醋, 趁熱熏洗患處, 用毛巾將直腸托回肛門內。 功效:斂肺澀腸, 解毒散淤。 適用於脫肛。

脫肛的原因

第一可能是直腸垂直, 當腹內壓增高時直腸失去骶骨的支持, 就會發生脫肛的現象, 第二可能是盆底組織軟弱 ,

老年人肌肉鬆弛, 女性生育過多和分娩時會陰撕裂, 幼兒發育不全均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發育不全、萎縮, 不能支持直腸于正常位置。

這種情況也會引起脫肛的發生。 第三就是長期腹內壓增加如長期便秘、慢性腹瀉、慢性咳嗽等因素造成腹內壓力過大, 引起脫肛。

第四還有由於慢性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內壓增加, 使此固定點受傷, 故易在乙狀結腸直腸交界處發生腸套疊。 這也是引起脫肛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之一。

結語:上文中這些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關於脫肛的相關知識, 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後應該知道用什麼樣正確的方法去治療脫肛, 從而讓自己儘早的擺脫這種疾病對自己的困擾, 讓身體變得更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