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家長你知道嗎 這些症狀恐是麻疹

生活中小兒麻疹的病發率越來越高, 特別多的因素會引發麻疹的發生, 影響了較多孩子的身體健康, 大家需要多瞭解一些麻疹的知識, 清楚的認識此病帶來的症狀表現才行, 讓我們往下看為大家介紹一下麻疹的相關表現有哪些呢。

小兒麻疹的症狀:

典型麻疹在7~14日的潛伏期之後, 開始有典型的麻疹前驅症狀, 發熱, 鼻炎, 犬吠樣咳嗽和結膜炎。 2~4日後出現具有診斷意義的koplik斑, 一般位於對著第一和第二磨牙部位的頰粘膜。 koplik斑呈白沙子樣, 周圍繞以紅暈。 如果密集, 整個頰粘膜成為有白色小點的紅斑。

常發生咽炎, 喉和氣管支氣管粘膜炎。 鼻腔分泌物, 咽和頰粘膜以及尿沉渣中可見典型的多核巨細胞。

在症狀發作後3~5日(通常konlik斑出現之後1~2日)出現特徵性皮疹, 先出現於耳前, 耳下和頸兩側, 呈不規則的斑點狀, 不久即轉變成斑丘疹, 並且很快(24~48小時內)遍及軀幹和四肢, 此時面部皮疹開始消退。 特別嚴重的皮疹可以是瘀點或瘀斑。 在麻疹的極期, 體溫可超過40℃, 並有眶周水腫, 結膜炎, 畏光, 犬吠樣咳嗽, 廣泛皮疹, 輕度瘙癢。 一般病人呈現極度病容。 常見白細胞減少伴淋巴細胞相對增多。 全身症狀和體征與出疹的嚴重程度平行並依流行性而各異。

發病後3~5日發熱漸退, 病兒自覺好轉, 皮疹開始迅速消退, 留有銅棕色色素沉著, 隨後脫屑。

非典型麻疹綜合征可能突然發病, 伴有高熱, 中毒症狀, 頭痛, 腹痛和咳嗽。 1~2日後可能出現皮疹。 皮疹常常開始於四肢並呈斑丘疹, 水泡樣, 蕁麻疹樣或紫癜樣。 可能發生手, 足水腫;常見肺炎和肺門淋巴結腫大, 肺部小結狀密度增生變化可能持續12周或更長。 肺部中度到嚴重的通氣/灌注比例異常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低氧血症。

麻疹的危害性是較為嚴重的, 所以說媽媽們要多瞭解一些麻疹的護理辦法才行, 讓我們往下看瞭解一下麻疹的護理措施有哪些呢:

孩子得了麻疹如無併發症應在家中隔離。 隔離時間為5天, 有併發症者需延長至10天。 由於麻疹病毒一旦離開人體很快就會喪失致病力, 因此, 只要居室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就可以達到空氣消毒的目的。 家長接觸病兒後, 只需在戶外逗留20分鐘, 即可不傳染他人。 病兒的衣服。 被褥、玩具等在室外曬1~2小時就可達到消毒目的。 臥床休息至疹子消退、症狀消失。 為了使病兒休息好, 應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 居室要安靜、空氣要新鮮濕潤, 經常要開窗通風, 但要避免穿堂風, 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到病兒身上, 要避免強烈光線刺激病兒的眼睛, 窗戶拉上窗簾, 燈泡用燈罩罩住。

給病兒穿衣蓋被要適當, 穿蓋過多, 捂得全身是汗, 見風反而容易感冒著涼, 而引起肺炎。 食物給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多喝水或熱湯, 這樣不但有利於將身體內的毒素排出, 利於退熱, 還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使皮疹容易發透。 疹子消退, 進入恢復期, 及時添加營養豐富的食物。 除生冷油膩的食物外, 不需“忌口”。 注意病兒的皮膚、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潔。 麻疹病毒侵入人體後, 不但使皮膚出疹子, 同時還使眼結膜、口腔、鼻腔粘膜產生分泌物, 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 如不及時清洗, 分泌物長時間地刺激皮膚粘膜, 使這些部位的抵抗力下降, 給病毒繼續入侵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

因此, 做好病兒皮膚粘膜的清潔衛生是十分重要的。 高熱的護理。 麻疹病兒如果沒有併發症, 發熱不超過39℃, 不必採用退熱措施, 發熱在39℃以上的, 需採取一些退熱措施, 如按醫生的指導吃少量阿斯匹林, 忌冷敷及酒精浴。 注意觀察病情, 及早發現併發症。

麻疹的併發症多而且比較嚴重。 常見的併發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腦炎等。 肺炎表現為咳嗽加重、氣喘、呼吸困難、面色發紺。 喉炎表現聲音嘶啞、吸氣性呼吸困難, 甚至出現像狗叫聲的哮吼性咳嗽。 心肌炎表現為面色蒼白、心慌氣短。 乏力多汗。 腦炎表現為嗜睡或煩躁、頭痛、劇烈嘔吐甚至驚厥昏迷, 如果發現上述表現, 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防止發生嚴重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