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遺尿症俗稱尿床, 通常指小兒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 一般至4歲時僅20%有遺尿, 10歲時5%有遺尿, 有少數患者遺尿症狀持續到成年期。 沒有明顯尿路或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者稱為原發性遺尿, 約占70%~80%。 繼發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經原性膀胱(神經病變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等疾患者稱為繼發性遺尿, 患兒除夜間尿床外, 日間常有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尿流細等症狀。
診斷:
診斷原發性遺尿的原則主要為排除繼發性遺尿的各種病因。 ①病史:注意有無遺傳因素, 遺尿是否由嬰兒開始, 後來才出現者及日間有排尿症狀者可能繼發性遺尿。
檢查:
對每位患兒應作尿常規檢查, 排除泌尿系統感染和糖尿病等, 並作泌尿系統B超, 脊柱的X射線片, 瞭解有無各種畸形。 進一步可相應的檢查血的抗利尿激素的水準, 瞭解有無分泌不足;通過尿流動力檢查可瞭解膀胱的功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