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為聽覺器官, 能夠分辨自然界的各種聲音, 並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作用。 中醫理論認為腎開竅於耳, 故耳的聽覺功能與腎的精氣盛衰有密切關係, 腎精充足, 髓海得養, 則耳的聽覺功能正常。 如果人的腎中精氣虛衰, 髓海空虛, 則聽力減退, 或有耳鳴、耳聾等, 故中醫用補腎法以治耳功能減退。
日常生活的耳養生保健方法, 保持心情舒暢, 飲食要以清淡為主, 保護耳的功能。 在生活和工作環境中, 盡可能地避免或減少雜訊對耳的損傷, 周圍環境的雜訊不要超過65分貝。 如果在雜訊超過65分貝的環境下工作,
1.耳朵養生:
預防感冒、食指相對壓迫耳廓上的耳屏, 重點按壓外鼻、內鼻、咽喉等對應穴位, 要求一壓一松, 用力適中均勻, 有一定痛感, 每部位做10~30次, 雙耳交替進行, 4~7天為一療程。 或借助鈍頭的小木棒或火柴棒, 面對鏡子, 按照耳穴圖觸壓耳廓上的外鼻、耳尖、感冒、枕穴等, 以能耐受為度, 其它同拇指按摩法。
失眠:食指相對, 對壓耳廓上的三腳窩、對耳屏、對耳屏後溝等處, 重點按壓神門、暈點、腦點、失眠等穴位, 每部位揉按10~30次, 每日2~4次, 尤以入睡前最為重要, 雙耳交替進行, 4~7天為一療程。 或用火柴棒代替手法按摩。 此法對於改善睡眠有顯著效果, 在睡前按壓效果尤其顯著, 往往在揉按中就進入夢鄉了。
肥胖症:食指相交, 對壓在耳廓上的三腳窩、耳甲艇、屏間切跡、耳屏等處, 重點按壓便秘點、大腸、內分泌、饑點、腎上腺等穴位。 要求一壓一松, 用力適中, 均勻。 每部位揉按10~35次, 每日3~5次, 尤以飯前、飯後為主。 雙耳交替, 4~7天為一療程。 也可對著鏡子用火柴棒按壓, 按壓強度以能忍受為度。
痛經:食指相交, 對壓耳廓上的三腳窩、對耳屏、耳垂背面外側部等處, 重點按壓子宮、卵巢、會陰等對應穴位。 要求用力適中均勻, 每部位揉按20~40次, 每日進行3~5次, 尤在痛時為最好, 雙耳交替進行。
2.護耳保健操:
(1)首先取端坐位, 將兩手搓熱, 做好準備工作。
(2)用雙手捏住雙耳上部耳輪, 拇指位耳輪內側, 其餘四指位於耳輪外側, 揉搓36次。
(3)用雙手捏住雙耳的下部, 大拇指位於耳輪外側, 食指彎曲, 位於內側, 揉搓36次。
(4)將雙手掌心緊貼兩耳, 其餘四指向後至枕部, 兩手中指相互對接。 再將雙手食指放於中指上, 從中指用力滑下, 叩擊腦後枕部, 叩36次。
(5)雙手四指按住後枕部不動, 將掌心輕輕按住耳道, 再快速抬起, 連續進行36次。
(6)用雙手食指尖按住耳道口,
3.飲食調養:
耳的飲食養生保健基本原則是, 多食米、面、豆類、蔬菜水果;適量食用瘦肉、雞蛋及動物腎臟等, 避免肥肉辛辣之品, 戒煙酒。
耳的飲食補法, 適用於中老年人腎虛所致的耳鳴耳聾:
(1)枸杞子粥10克, 粳米100克, 同煮成粥。 有補益肝腎、聰耳明目的作用, 適用於肝腎虧虛所致的耳鳴耳聾。
(2)山藥粥20克, 粳米100克, 同煮成粥。 有健脾補腎的作用, 適用於脾腎不足所致的耳鳴耳聾、神疲乏力、大便溏泄等。
(3)豬腎粥1個, 去其內部白膜(即腎盂、腎盞部分), 洗淨切碎, 大米100克, 同煮成粥。 有以腎補腎、防治聽力減退的作用, 適用於腎虛所致的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等。
(4)核桃仁10~20克, 有補腎益肺的作用, 適用於肺腎虛損所致的咳嗽氣喘、耳鳴耳聾等。
耳的飲食清法, 適用於風熱或肝火所致的耳鳴耳聾:
(1)荷葉粥10克(鮮品加倍, 效果更佳), 大米100克。 將大米煮成粥後, 再放入荷葉, 略煮即可。 有清熱瀉火的作用, 適用於風熱上擾清竅所致的頭暈耳鳴。
(2)荸薺, 生食能清熱生津, 能防治風熱所致的耳鳴耳聾。
(3)海蜇, 加黃瓜絲油鹽, 做菜食用, 清瀉肝火的作用, 適用於肝火型耳鳴。
4.藥物調治:
藥物調治耳的保養方法也分為補法與清法, 肝腎虛損引起的耳鳴耳聾用補法, 風熱肝火等引起的用清法。
(1)單味藥及驗方的補法:
①枸杞子10克, 洗淨嚼服(亦可浸酒服)。 有滋補肝腎、聰耳明目的作用, 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耳鳴耳聾、目暗不明等。
②地黃飲30克,生地黃15克,水煎服。有滋陰養血、補益肝腎、聰耳明目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目暗不明等。
常用中成藥的補法:
①耳聾左慈丸(由熟地黃、山藥、山萸肉、磁石等組成),有滋陰平肝、聰耳明目的作用,適用于肝腎陰虛所致的耳鳴耳聾、聽力減退、頭暈目眩等。
②益氣聰明丸(由黨參、黃芪、升麻、白芍等組成),有補益中氣、升提清陽、聰耳明目的作用,適用於中氣不足之耳鳴耳聾、神疲乏力、食少腹脹等。
③磁朱丸(由磁石、朱砂、六神曲等組成),有交通心腎、重鎮潛陽的作用,適用於聽力減退、耳鳴耳聾、腰膝酸軟、失眠多夢等。
(2)單味藥及驗方的清法:
①白菊花,代茶飲,有清熱平肝的作用,適用於風熱肝火所致的耳鳴耳聾。
②銀連茶10克,連翹10克,水煎煮後代茶飲。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適用於熱毒壅盛所致的耳紅腫或中耳炎。
常用中成藥的清法:
①耳聾丸(龍膽草、梔子、黃芩、生地等組成),有清泄肝膽實熱、通竅利濕的作用,適用於肝膽實火、濕熱侵擾耳竅所致的耳鳴耳聾、頭痛咽幹、心煩脅痛等。
②龍膽瀉肝丸(由龍膽草、生地、柴胡、木通等組成),有清肝瀉火、清利肝膽濕熱的作用,適用於肝膽濕熱所致的耳鳴耳聾、頭暈目赤、脅痛口苦等。
在五官中,耳朵最不搶眼,但由於它是十二經脈皆通過的地方,在此處只要稍懂乾坤,養生美容便有施小見大的功效。在美容院做臉部護理時,美容師進行的耳部按摩,對耳垂進行揉搓,沿著耳郭向上提或向下拉,把軟骨向兩耳內側按壓——這種按摩方法,並不是專門為耳朵美容“定做”的,而是在做面部美容護理時其中的一項內容。這是因為耳朵上的穴位很多,傳統醫學稱,“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人體各器官組織在耳郭上都有相應的刺激點,因此當刺激某個耳穴時,就可以促進相應部位的迴圈。經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理臟腑。特別是可以緩解肥胖、失眠等都市人易患的亞健康症狀。走出美容院,在居家之時,也可自己行此按摩之樂。認識耳部
人體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佈就像一個倒置的胎兒。耳垂相當於面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可調節因“上火”而致的臉上小疙瘩時,有很好的美容養顏的作用。正對耳孔開口處凹陷叫耳甲腔,這個地方對應於胸腔內臟器官。經常刺激這個部位,對血液和循環系統有保健作用。氣血旺盛,則面色紅潤。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對應於人的腹腔,按摩此處有助於消化,並有強腎健脾之功。消化好是吸收好的前提,能潤澤肌膚。耳郭的外周耳輪對應於軀幹四肢,多按壓耳輪可減輕頸肩腰腿痛等都市白領亞健康狀態。耳朵養生按摩操
摩耳輪、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應區。此法聰耳、明目。以食指貼耳郭內層,拇指貼耳郭外層,不分凹凸高低處,相對捏揉。如果發覺痛點或結帶不舒服處,表示對應的器官或肢體有健康不佳的可能,適度多多捏揉可促好轉。此法不拘遍數,做2~5分鐘,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按耳窩、胃、肝、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穴。先按壓外耳道開口邊的凹陷處,此部位有心、肺、氣管、三焦等穴,按壓15~20下,直至此處明顯的發熱、發燙。然後,再按壓上邊凹陷處。同樣來回摩擦按壓15~20次。提耳尖、盆腔、肝陽穴、風溪穴等。
用左手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處,然後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15~20次;同樣用右手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處,然後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15~20次。拉耳垂、額、眼、舌、牙、面頰等穴。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時按摩耳垂,先將耳垂揉捏、搓熱,然後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發熱發燙。推耳後、食指指面,分別置於兩耳前後,沿翳風、瘛脈、耳殼後、顱息上下來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膚發熱。此法可滋腎養肝,紅潤體膚。以上方法,每次可以全用,也可有選擇地運用幾種。
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耳鳴耳聾、目暗不明等。②地黃飲30克,生地黃15克,水煎服。有滋陰養血、補益肝腎、聰耳明目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目暗不明等。
常用中成藥的補法:
①耳聾左慈丸(由熟地黃、山藥、山萸肉、磁石等組成),有滋陰平肝、聰耳明目的作用,適用于肝腎陰虛所致的耳鳴耳聾、聽力減退、頭暈目眩等。
②益氣聰明丸(由黨參、黃芪、升麻、白芍等組成),有補益中氣、升提清陽、聰耳明目的作用,適用於中氣不足之耳鳴耳聾、神疲乏力、食少腹脹等。
③磁朱丸(由磁石、朱砂、六神曲等組成),有交通心腎、重鎮潛陽的作用,適用於聽力減退、耳鳴耳聾、腰膝酸軟、失眠多夢等。
(2)單味藥及驗方的清法:
①白菊花,代茶飲,有清熱平肝的作用,適用於風熱肝火所致的耳鳴耳聾。
②銀連茶10克,連翹10克,水煎煮後代茶飲。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適用於熱毒壅盛所致的耳紅腫或中耳炎。
常用中成藥的清法:
①耳聾丸(龍膽草、梔子、黃芩、生地等組成),有清泄肝膽實熱、通竅利濕的作用,適用於肝膽實火、濕熱侵擾耳竅所致的耳鳴耳聾、頭痛咽幹、心煩脅痛等。
②龍膽瀉肝丸(由龍膽草、生地、柴胡、木通等組成),有清肝瀉火、清利肝膽濕熱的作用,適用於肝膽濕熱所致的耳鳴耳聾、頭暈目赤、脅痛口苦等。
在五官中,耳朵最不搶眼,但由於它是十二經脈皆通過的地方,在此處只要稍懂乾坤,養生美容便有施小見大的功效。在美容院做臉部護理時,美容師進行的耳部按摩,對耳垂進行揉搓,沿著耳郭向上提或向下拉,把軟骨向兩耳內側按壓——這種按摩方法,並不是專門為耳朵美容“定做”的,而是在做面部美容護理時其中的一項內容。這是因為耳朵上的穴位很多,傳統醫學稱,“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人體各器官組織在耳郭上都有相應的刺激點,因此當刺激某個耳穴時,就可以促進相應部位的迴圈。經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理臟腑。特別是可以緩解肥胖、失眠等都市人易患的亞健康症狀。走出美容院,在居家之時,也可自己行此按摩之樂。認識耳部
人體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佈就像一個倒置的胎兒。耳垂相當於面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可調節因“上火”而致的臉上小疙瘩時,有很好的美容養顏的作用。正對耳孔開口處凹陷叫耳甲腔,這個地方對應於胸腔內臟器官。經常刺激這個部位,對血液和循環系統有保健作用。氣血旺盛,則面色紅潤。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對應於人的腹腔,按摩此處有助於消化,並有強腎健脾之功。消化好是吸收好的前提,能潤澤肌膚。耳郭的外周耳輪對應於軀幹四肢,多按壓耳輪可減輕頸肩腰腿痛等都市白領亞健康狀態。耳朵養生按摩操
摩耳輪、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應區。此法聰耳、明目。以食指貼耳郭內層,拇指貼耳郭外層,不分凹凸高低處,相對捏揉。如果發覺痛點或結帶不舒服處,表示對應的器官或肢體有健康不佳的可能,適度多多捏揉可促好轉。此法不拘遍數,做2~5分鐘,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按耳窩、胃、肝、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穴。先按壓外耳道開口邊的凹陷處,此部位有心、肺、氣管、三焦等穴,按壓15~20下,直至此處明顯的發熱、發燙。然後,再按壓上邊凹陷處。同樣來回摩擦按壓15~20次。提耳尖、盆腔、肝陽穴、風溪穴等。
用左手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處,然後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15~20次;同樣用右手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處,然後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15~20次。拉耳垂、額、眼、舌、牙、面頰等穴。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時按摩耳垂,先將耳垂揉捏、搓熱,然後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發熱發燙。推耳後、食指指面,分別置於兩耳前後,沿翳風、瘛脈、耳殼後、顱息上下來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膚發熱。此法可滋腎養肝,紅潤體膚。以上方法,每次可以全用,也可有選擇地運用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