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電視或電影的時候, 總是看到很多關於神童天才的故事。 於是, 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寶寶能是神童或天才。 那麼, 世界上有神童嗎?
教育專家認為, 世間並不存在著什麼神童, 只有智慧低下與聰明的區別。
開發寶寶智力要趁早
很多家長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 認為孩子學東西, 是一個自然成長的過程, 到了適當的年齡, 即便家長不教, 孩子也會自己掌握。 其實, 孩子的智力是需要大人去開發的, 而且, 越早開發, 孩子就越聰明, 技能掌握得也就越好。 平時繁忙的父母應該和寶寶們好好做一下交流,
據嬰幼兒早期教育研究中心的跟蹤研究發現, 嬰兒在出生的8小時後, 就會模仿母親吐舌頭;喜歡看人的面孔和黑白分明的圖片或文字;目光可以追隨距離眼前20釐米的物體。 如果讓他趴在床上, 用手抵住兩隻小腳, 他就會向前“爬行”。 如果母親是在水下分娩, 嬰兒就會在水中游來遊去。 而像“爬行”、“游泳”等先天就有的能力, 如果不加以及時地訓練, 幾個月後, 寶寶的這些天性, 就會自然消失。
爬行與智力開發
生活中,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爬行時, 容易弄髒手腳或傷及身體, 所以就不讓嬰兒學爬, 這是不可取的。 其實, 只要細心照看, 讓寶寶爬行是很有益處的。 美國學者指出, 爬行可促進嬰兒的大腦發育, 開發嬰兒的智力潛能,
三歲前的教育
三歲以前的早期教育是最重要的。 美國著名學者布魯姆, 曾通過對近千名嬰兒長達20年的跟蹤研究表明:若以17歲時的智力為100, 8歲時進行開發, 只能開發20%, 4歲時進行開發卻能達到50%, 而更大的潛能開發在3歲以前。 所以, 美、日等發達國家已開始把生命最初3年兒童的發展, 作為本國21世紀爭雄世界的第一戰略。
目前的很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