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醫生和科學家們再次開始重視孕期的過度增重問題,
好似路德維希·普羅霍夫尼克的靈魂回來光顧我們一樣。
他們的擔憂來源於以下數字:在美國將近2/3的育齡婦女是體重超標的;有1/5的孕婦分娩時過度肥胖。
2009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將近73%的孕婦在懷孕期間沒有遵從懷孕指南的建議,
從而體重超標,
而且大部分婦女超重過多。
就像在普羅霍夫尼克的時代關注難產一樣,
過度肥胖的孕婦更有可能在分娩時經歷併發症和採取剖宮產。
但是如今的專家們還面臨更多的擔憂,
因為新觀點表明體重超標的孕婦所提供的子宮內環境,
可能在胎兒出生之前就會引發某些問題。
例如,
大量的近期研究表明,
體重超標或過度肥胖的女性生出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現先天性缺陷(在懷孕期或妊娠早期)。
一項2007年在《兒童與青少年醫學檔案》上發表的研究指出,
肥胖母親產出的嬰兒先天性缺陷的發生率是正常母親的2倍以上。
根據2009年美國同類研究中一項最大的研究報告,
與體重增長正常的孕婦相比,
超重但不是過度肥胖的孕婦生出具有心臟缺陷的嬰兒的風險率高出15%。
更糟糕的是,
當超重或肥胖婦女懷孕,
或者孕期增重過多時,
她們所提供的產前條件可能會促使體內的胎兒過度肥胖——這也就是科學家們所說的肥胖的“代際傳遞”。
2007年,
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者們針對1044對母子(女)進行研究發現,
女性懷孕期間增重越多,
其孩子在3歲時的體重越重。
那些懷孕期間增重超過指導標準(即25~35磅)的女性——甚至有些女性增重在指導標準以內——擁有超重寶寶的危險率要比那些懷孕期間增重低於指導標準的女性高出4倍。
該小組於第二年發表研究指出,
這種關係會持續到子女的青春期:相比懷孕期間母親增重適度的青年子女而言,
那些增重過度的母親的子女會更胖,
或者更有可能趨於過度肥胖。
當然,
孩子能與母親分享飲食習慣,
或者肥胖的遺傳因素——那麼,
我們又如何才能知道產前環境會對胎兒施以影響呢?對此,
有些學者提出了好的解決辦法,
那就是將肥胖母親生出的孩子,
與她實施抗肥胖手術後生出的孩子進行比較。
即相同的母親,
不同的子宮內環境。
2006年,
在《兒科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
這些女性手術後孕育的孩子比在肥胖時孕育的孩子,
其過度肥胖的可能性降低了52%2。
雖然這些孩子已經遺傳了先前過度肥胖的母親的基因,
但是他們也不會比正常人群更容易患有過度肥胖症。
2009年,
該小組再次發表研究指出,
母親減肥之後生出的孩子,
會有較輕的出生體重,
與母親肥胖時生出的孩子相比,
變得極度肥胖的可能性也減少了3倍。
一位曾經參與以上兩篇報告的執筆工作,
在紐約州立大學醫學中心工作的外科及藥學教授約翰·克拉爾這樣說道:“這兩組兄弟姐妹,
從生理學方面來看,
其實是完全不同的。
那些在他們的母親進行減肥手術之後孕育的孩子,
相比媽媽之前肥胖時孕育的其他兄弟姐妹,
體內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處於更為健康的狀態。
”實際上,
他們的新陳代謝在產前已經得以規範。
克拉爾認為子宮內環境可能就像基因或家族飲食習慣一樣傳遞著一種肥胖的傾向。
如果真是那樣,
他補充說:“一個過度肥胖的婦女在懷孕之前減肥,
就是在為子孫後代的健康作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