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謊報“病”情的孩子

當孩子突然得了蹊蹺之“病”卻找不出病因時, 你可曾想過, 這或許只是個彌天“病”謊?

當你洞悉孩子在裝病時, 你可曾想過, 孩子是否也有難言之隱?

昭昭肚子裡的小蟲蟲

昭昭三歲的時候, 肚子鬧過一次蛔蟲。 治療一段時間後, 蛔蟲被驅除了, 昭昭日漸長得白胖起來, 也沒再鬧過蛔蟲了。 可是, 這幾天不知怎的, 昭昭突然又鬧起了肚子, 而且幾乎每天晚上都要發作一回, 疼得厲害時, 昭昭就會大聲叫喊:“爸爸媽媽快來啊, 昭昭肚子裡又長小蟲蟲了!”帶他去檢查, 醫生卻說他沒有蛔蟲。 做了名目繁多的一大通檢查,

也沒查出個究竟來。

昭昭自己倒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只要爸爸媽媽都在身邊, 他就不吵也不鬧, 乖乖地吃飯、睡覺, 還堅持帶“病”學習, 從不為肚子疼拉下一點功課。

那天媽媽去學校接昭昭, 跟班主任說起他肚子疼的事。 班主任很是吃驚地說, 在學校從沒見他肚子疼過。 媽媽也奇怪了:難道這病只限於夜間發作?

還是班主任有見地, 她沉思了一會, 問昭昭媽:“你們家最近發生什麼事了嗎?”昭昭媽囁嚅了一陣, 才難為情地說:“別的沒什麼, 就是我和他爸商量過離婚的事。 ”“那……昭昭知道不?”“我們沒當他面談……老師, 您的意思是……”

後來證實, 昭昭肚子裡的小蟲蟲果真是子虛烏有。 真正的小蟲蟲是, 昭昭擔心爸爸媽媽離婚, 因此, 想借自己的“病”打亂他們的計畫。

昭昭說, 那天偶然聽到爸爸媽媽商議離婚的事, 心裡非常著急。 他想過很多勸阻的辦法, 但又覺得自己是小孩子, 不好直接跟大人談這事, 更擔心父母聽不進他的話。 萬般無奈時, 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肚子鬧蛔蟲那會兒, 爸爸媽媽成天著急地圍著自己轉。 於是, 就想借這一招來引起他們的關注, 讓他們有機會站在同一陣線, 這雖然不一定能阻止他們離婚, 但至少可以拖延一段時間呀。

逢週二, 小微便腿痛

上初二不久, 小微就得了一種怪病, 她每隔幾天就會腿痛一次, 甚至痛得不能上學。 奇怪的是, 只要在床上躺著休息一天, 腿痛病就不治自愈, 第二天照樣能跑會跳。 父母為她的病傷透了腦筋,

帶她看過不少醫生, 都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一天, 她母親的好友何姨從外地來她們家, 恰巧碰到小微“腿痛”在家。 小微父母就對她說了小微的病情。 何姨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就進裡屋和小微攀談起來。

第二天小微上學後, 何姨對她那焦灼萬分的父母說:“沒事兒, 小微的腿痛是裝的。 ”啊, 裝的?小微父母大為吃驚。 孩子一向不撒謊的啊, 好好的幹嗎要裝病呢?

原來, 小微裝病, 為的只是逃避每週二的體育課。 這學期他們班換了個男的體育老師, 特嚴厲。 第一次上他的課, 小微不巧來例假了, 而那天的體育項目又偏偏是跳木馬。 小姑娘不好意思向老師說明情況, 只好硬著頭皮去跳。 因為有所顧忌, 跳木馬時, 她的腿自然不敢分得太開,

也不敢使勁騰躍, 結果幾次都沒跳過去。 於是, 老師狠狠地“熊”了她一頓:“你那腿是怎麼回事?老打不開, 有毛病啊?”同學們也跟著哄笑起來。 小微頓時窘得滿臉通紅, 眼淚也掉了下來。

更要命的是, 打這以後, 每逢上體育課, 那老師總是有意無意地盯緊她, 對她特別嚴厲。 小微由於緊張、畏懼, 越發達不到老師的要求。 挨老師的訓、遭同學的笑, 本來挺好玩的體育課, 現在對小微來說卻成了夢魘。 幾次之後, 她就想逃避了。 找不出什麼特殊理由, 惟有出下策裝病了。 體育課安排在週二, 因此, 每逢那個時候, 小微莫名的腿痛就會如期而至……

信子中考前的眩暈

最近, 信子的父母真要急瘋了。 中考在即, 一向健康的女兒卻突然得了眩暈症。

先是喊頭昏, 後又說眼冒金星, 隔三差五地就要請一次病假, 搞到連模擬考試都沒能參加。 之後愈演愈烈, 到最後, 信子乾脆臥床不起了, 說是一動就天旋地轉的, 只有躺在床上才舒服些。

這可怎麼辦?父母正巴巴地等著她衝刺重點, 還指望她能爆個全市頭幾名呢!可全市幾家大醫院都跑遍了, 多少醫生也束手無策。 眼看中考一天天臨近, 如果今年考不成, 那就要耽誤孩子一整年了啊。

信子的小舅在一家知名雜誌社做編輯, 可謂見多識廣。 那天來家裡串門, 得知信子的情形後, 小舅跟她七扯八拉了幾句後, 就問信子:“你像這樣躺幾天了?”“有十幾天了吧。 ”於是, 小舅一臉嚴肅道:“唉, 像這樣下去, 只怕是頭暈沒好, 腿又出問題了。 ”“啊?腿會出問題?”信子有點半信半疑。 小舅故作吞吐狀:“腿嘛,是用來行走的。長時間不用,肌肉自然就會廢用性萎縮了,到時想走路都走不了嘍。”信子睜圓了眼:“你別嚇唬我啊小舅,是真的嗎?”小舅又閃爍其詞道:“你也別太急。也許……也許你的腿還不至於不會走,頂多是走慢點唄。”聞言,信子突地彈了起來,她一骨碌翻下床道:“我不躺了!我要走路!我要走路!”小舅呵呵笑起來:“怎麼?頭不暈了?”信子一怔,這才知道是被小舅算計了。事已至此,信子不得不將自己的小秘密和盤托出。

原來信子的眩暈是裝的。原因是這學期一開始,父母就給她施加了許多壓力:一定要考上名牌重點高中!一定要力爭全市15名以內!本來,信子的成績是不錯的,歷次考試也都輕鬆闖關,名次靠前。但父母這一施壓,她反倒覺得負擔沉重起來,學習開始變得吃力,連測驗和小考也緊張得不得了。有一次數學測驗,由於頭天晚上複習得太晚,第二天頭腦有些恍惚,因而出了點小閃失。回家後,父母接連三晚跟她分析失利原因,並自此加大督促力度,弄得她不勝其煩。

眼看中考臨近,信子的壓力越來越大,她越發害怕考試了,擔心自己發揮不好,考不上重點。她想逃避了。於是,想出裝病的點子……

專家點評:孩子撒謊裝病,原因可能很多,總結下來,不外以下幾大類:一是渴望引起關注,二是暫時逃離難堪的處境,三是躲避壓力。因此,面對稱“病”的孩子,家長除了積極尋醫問藥之外,還要有一顆細膩的心,觀察分析孩子身心的真實狀況,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

如發現孩子真是裝病,也不要急於戳破他的小伎倆,此時,細心體察他的感受,精心呵護他的心靈才是最重要的。你不妨嘗試像對待真正的病人那樣去關心他、幫助他,而後再採取迂回的方式,告訴他裝病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裝病只會對自己乃至父母的生活、工作造成不良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你還要想辦法儘量給孩子減負卸壓,解開其心結,並教會孩子應對困難和壓力的正確辦法。

孩子心結消失了,那些子虛烏有的“病”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孩子裝病是出於無奈與無助,若父母與孩子平時能保持良好的溝通,孩子也就不會出此下策。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小舅故作吞吐狀:“腿嘛,是用來行走的。長時間不用,肌肉自然就會廢用性萎縮了,到時想走路都走不了嘍。”信子睜圓了眼:“你別嚇唬我啊小舅,是真的嗎?”小舅又閃爍其詞道:“你也別太急。也許……也許你的腿還不至於不會走,頂多是走慢點唄。”聞言,信子突地彈了起來,她一骨碌翻下床道:“我不躺了!我要走路!我要走路!”小舅呵呵笑起來:“怎麼?頭不暈了?”信子一怔,這才知道是被小舅算計了。事已至此,信子不得不將自己的小秘密和盤托出。

原來信子的眩暈是裝的。原因是這學期一開始,父母就給她施加了許多壓力:一定要考上名牌重點高中!一定要力爭全市15名以內!本來,信子的成績是不錯的,歷次考試也都輕鬆闖關,名次靠前。但父母這一施壓,她反倒覺得負擔沉重起來,學習開始變得吃力,連測驗和小考也緊張得不得了。有一次數學測驗,由於頭天晚上複習得太晚,第二天頭腦有些恍惚,因而出了點小閃失。回家後,父母接連三晚跟她分析失利原因,並自此加大督促力度,弄得她不勝其煩。

眼看中考臨近,信子的壓力越來越大,她越發害怕考試了,擔心自己發揮不好,考不上重點。她想逃避了。於是,想出裝病的點子……

專家點評:孩子撒謊裝病,原因可能很多,總結下來,不外以下幾大類:一是渴望引起關注,二是暫時逃離難堪的處境,三是躲避壓力。因此,面對稱“病”的孩子,家長除了積極尋醫問藥之外,還要有一顆細膩的心,觀察分析孩子身心的真實狀況,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

如發現孩子真是裝病,也不要急於戳破他的小伎倆,此時,細心體察他的感受,精心呵護他的心靈才是最重要的。你不妨嘗試像對待真正的病人那樣去關心他、幫助他,而後再採取迂回的方式,告訴他裝病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裝病只會對自己乃至父母的生活、工作造成不良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你還要想辦法儘量給孩子減負卸壓,解開其心結,並教會孩子應對困難和壓力的正確辦法。

孩子心結消失了,那些子虛烏有的“病”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孩子裝病是出於無奈與無助,若父母與孩子平時能保持良好的溝通,孩子也就不會出此下策。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