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孩子家庭教育有哪些原則?6種消極態度不可取

家庭教育對學齡前兒童的未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爸爸媽媽要學會正確的教導孩子, 這樣才不會對寶寶的未來起到負面的影響。 在這裡, 小編總結了家庭教育的“3無”原則和消極態度, 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家庭教育的“3無”原則

“無錯”原則:當孩子發生淘氣、打架、損壞物品等行為時, 傳統教育觀念認為孩子犯錯誤了, 並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說服教育甚至打罵。 其實這是孩子對客觀世界進行探 索的行為, 在他們自己的意識中, 並不認為這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 千萬不要因此而認為他是一個令人煩惱的故意惹人生氣的“討厭”孩子。

“無批評”原則:一些父母在日常家庭教育中, 一旦孩子出現不能令人滿意的行為, 就對其大聲呵斥、批評或表露出十分厭煩的情緒。 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 會使 孩子不知應該怎麼去做, 自信心大大受挫, 於是只會什麼也不做, 喪失應有的自我行為主動性, 長大後會表現出退縮、自卑、缺乏主動性等個性問題。 對0歲-3歲的孩子來說, 說理性批評是有好處的, 但是他並不能完全聽懂。 因此, 教給他們正確的行為方式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無壓力”原則:一點兒壓力也不給孩子, 讓他們在一種極為順利的環境中成長, 那麼孩子長大後遇到困難了豈不手足無措?事實上, 無壓力原則並不是這樣理解的。

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認為, 一個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產生合理、創新的思維。 有些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盲目運用自己的權威地位, 使孩子內心產生不必要的恐懼和緊張。

同時,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

家庭教育的消極態度

表揚過多:太多的表揚會給孩子 造成許多束縛與負擔, 當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時, 孩子很容易產生挫折、內疚感。 如父母總誇孩子“太聰明了”, 當考試成績不理想時, 孩子就會產生深深的自責與沮喪, 自尊心與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擊。 因此, 父母最好就某件具體的事情表揚孩子, 如“你今天的作業寫得很好!”

提問過多:由於迫切地希望更多地瞭解孩子, 許多父母往往一等孩子放學就問個不停,

“今天老師有沒有提問你?”“數學考得怎麼樣?”“都和誰一起玩兒了?”……太多的問題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與抵觸 , 落個“討厭鬼”的名聲。 有效的做法是進入孩子的世界, 更多地和他們一起遊戲、聊天, 在不經意中, 你就會發現孩子的許多秘密。

命令過多:“寫作業去!”“把電視關了!”……過於頻繁的命令容易使孩子“充耳不聞”, 當孩子經常對這樣的命令無動於衷時, 父母就應該考慮一下自己在孩子眼裡的信譽了。

否認感覺:這是許多父母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當孩子說“媽媽, 我怕, 打針很疼”時, 父母經常會安慰說:“寶貝, 沒關係, 不疼的。 ”這樣只會使孩子感到委屈 與恐懼。 較明智的做法應該是:“寶貝, 媽媽知道,

打針是疼, 可是打完針後病才能好。 ”意識到自己得到理解後, 孩子的感覺會好些。

呵斥和嘲笑: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 某些家長會大聲呵斥, “笨蛋!木腦瓜!”這種做法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嚴重的傷害。 正確的做法是就事而不就人提出批評。

不以身作則:當孩子在外邊和人打架時, 父母又打又罵的態度會使孩子在內心產生強烈的不滿, “不讓我打架, 你們怎麼還打人?”在孩子的心目中, 父母已威信掃地 。 教育應該是一個雙向的過程。

由此看來, 家庭教育也是一門學問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