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情商應從小就開始培養, 有些家長認為情商並不重要, 其實並非如此。 隨著時代的發展, 情商的重要性和智商的是相同的, 所以, 在學齡前兒童的早教工作中不可缺少情商培養。
自知
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父母可以每天抽點時間跟孩子交談, 引導孩子坦白地說出自己的喜怒哀樂, 清楚地瞭解自己的不同感受。
自信
父母多多賞識孩子。 當孩子表現良好或者有點滴進步時, 父母應及時給予適度的讚美, 鼓勵孩子。
自尊
如果孩子有一些令父母不滿的行為或表現,
自控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 但如果總是處於一種狂躁不安的狀態, 則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成長。 父母可以通過規律性的親子閱讀、書法練習、遊戲等活動, 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此外, 還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引導孩子放棄自己的不合理要求。
自理
愛勞動是孩子應該養成的一種好的品質。 在做事情的過程中, 孩子能夠經常獲得成就感, 感受到成長帶來的快樂, 並從成功的獨立行動中會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
自我負責
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任和承擔後果, 是父母們在培養孩子高EQ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勇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是孩子理性、成熟的表現。 孩子做錯了事, 父母不必大聲斥責, 大傷他的自尊, 也不要幫他推卸責任, 而應該跟他分析錯誤, 指出改正的地方, 以免他重蹈覆轍。
自我賞識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潛能和天分, 如運動、語言、音樂等, 父母要注意觀察並指導孩子欣賞自己的長處和成功, 使他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進而自我激勵, 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但是切忌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人際交往
孩子的人際關係可分為親子關係、幼稚園的師生關係以及同伴之間的關係。 無論哪一種人際關係沒有處理好, 都會或多或少地對孩子的人格產生影響。 所以, 父母要注意與孩子間的親子感情, 同時也要關心孩子在幼稚園或在同伴面前的表現, 教給孩子基本的禮貌等人際規則, 讓孩子學會關心和愛護他人。
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情商時可以從以上五個方面入手, 接下來, 再來看看兒童情商培養的五種方法。
兒童情商培養的五種方法
察覺孩子的情緒
孩子如同成人一樣, 他們的情緒背後有其原因, 不管他們是否清楚原因何在。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不明來由的生氣或沮喪時, 不妨停下腳步來瞭解他們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體察情緒是與孩子親近和教導孩子的機會
一些父母試圖忽視孩子的負面情緒, 希望他們的情緒過去, 但常發現效果不好。 事實上, 情緒的抒解需父母協助孩子澄清情緒、瞭解情緒, 才不致使情緒擴大或惡化。
同理的傾聽和確認孩子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需要父母注意他們的身體語言, 如臉部表情和姿勢。 別忘了, 孩子也會觀察父母的身體語言。 因此, 父母可以一種輕鬆但專注的態度和語氣, 不帶質問的反應, 如說:“你今天看起來有點累?”然後, 等待孩子的反應。
幫助孩子以言語表明情緒
當父母看到孩子流淚, 可用同理心來反應:“你覺得很傷心,
與孩子商討解決之道
讓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不是問題, 偏差的行為才是問題, 這是幫助孩子成長和進步的關鍵。 與孩子一起討論問題的解決。 舉例而言, 父母可以如此說:“你很生氣小傑拿了你的東西, 如果是我也會生氣, 但你打他是不對的。讓我們想想有沒有其他解決的方法?”
家長快來利用以上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情商吧。
但你打他是不對的。讓我們想想有沒有其他解決的方法?”家長快來利用以上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情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