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寶寶的三大表現警示兒童抑鬱症

很多人都認為只有大人才有抑鬱, 但是其實小孩子也是會抑鬱的。 如果你發現你的寶寶有以下症狀, 你一定要有所警惕。

醫學上界定的兒童抑鬱症的表現有:

1、情緒上的改變:孩子突然變得情緒低落、沉默少語、有時無故哭泣、易忘事、喜獨處、經常自責。 對平常喜歡的活動也不再有興趣。 嚴重者可有自傷及自殺衝動。

2、行為上的改變:行為與過去判若兩人。 過去很聽話的孩子忽然變得好頂嘴、不聽話、表現易激憤和衝動。 厭學、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 與同學的關係逐漸疏遠。

3、軀體上的改變:孩子在軀體方面可表現出食欲減退、睡眠障礙,

體重下降, 頭痛, 胸悶, 腹痛, 乏力。

兒童抑鬱症成因

在當前醫學界, 兒童抑鬱症的誘因有以下幾種認定:

1、失去父母的關愛。 一些大的家庭動盪會給孩子纖弱的心靈蒙上陰影。

2、受蔑視和拋棄, 心理長期自卑, 抑鬱成疾。

3、家族中有抑鬱症病人, 遺傳因素導致發病。

家庭環境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發生的重要因素。

兒童抑鬱症治療方法

兒童抑鬱症的治療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藥物治療, 一種是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

兒童抑鬱症藥物一般1 0~1 2歲以上方可使用。 對學齡前兒童一般推薦用抗焦慮藥, 對減輕焦慮緊張恐懼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 同時還有較好的鎮靜、睡眠作用, 主要藥物包括阿普唑侖、氯硝西泮、氟西泮等。

抗焦慮藥副反應較輕, 但需要經常反復使用者最好不要長期單一用藥。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在兒童抑鬱症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有支持性心理治療、行為矯正治療、認知治療和家庭治療。 支持性心理治療使用較普遍, 治療前要熟知患兒的情況, 並建立起信任的關係, 對患兒所表現的困惑、疑慮、恐懼不安、發脾氣、衝動和痛苦給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同情他們, 在此基礎上勸導、鼓勵、反復保證以減輕患兒的懷疑、恐怖、焦慮緊張和不安。 行為療法以“刺激一反應”的學習過程來解釋行為, 並可使行為朝預期的方向轉變或恢復到原來的正常行為。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joral therapy, CBT)對輕中度抑鬱症療效確切, 明顯優於安慰劑,

且療效持久。 家庭治療是患兒和家庭成員共同作為治療的對象。 情緒與行為模式既與先天遺傳因素有關, 同時也是後天獲得, 兒童既接受父母或祖輩的遺傳素質, 若在後天仍然受到他們行為模式的影響, 那麼只是依靠一時的藥物治療是難以痊癒的。 另外, 家庭成員間的關係、養育的態度及家庭出現的種種問題都可能成為影響治療的因素。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 臨床各科醫生應學會認真傾聽, 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 提高患兒對醫生的信任, 就能夠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編輯推薦:

兒童抑鬱症的典型症狀

越出格的孩子 更容易抑鬱

兒童抑鬱早察覺早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