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 中醫稱作“牙宣”。 是指以牙齦肉萎縮、牙根顯露、牙齒鬆動、經常滲出血液或膿液為特徵的牙病。 若不及時治療, 日久牙齒失去濡養, 導致脫落。 中醫一般分以下兩型辨證食療。
一、腎陰虧損型
牙齒疏鬆搖動, 牙齦潰爛萎縮, 牙根顯露, 潰爛邊緣微紅腫, 或有頭暈耳鳴、手足心熱、腰疼, 舌質微紅, 少苔, 脈細數。
1、淮杞烏雞骨湯
烏雞骨1副, 枸杞子、淮山各30克, 玉竹20克, 菠菜100克, 同煮湯, 飲湯吃菜, 每日2次。
2、杞子萸肉粥
枸杞子20克, 山萸肉5克, 粳米60克, 白糖適量, 先將枸杞子、山萸肉和米煮熟, 最後加入白糖食之。
3、蓯蓉菟絲子燉豬腰
豬腰2個, 肉蓯蓉60克, 菟絲子30克, 紅棗10枚(去核)。 先將豬腰切開, 去白脂膜, 切片, 然後和諸藥放人燉盅內, 加水適量, 隔水燉2小時, 調味服用。
二、氣血不足型
牙齦色淡白萎縮, 牙根宣露, 齒鬆動, 牙齦經常滲血, 刷牙及吮吸易出血, 口發酸、面色蒼白、頭眩、失眠多夢, 舌質淡, 苔薄白, 脈沉細。
1、參芪豬脊骨湯
黨參、黃芪各25克, 豬脊骨200克, 同放人砂鍋內文火煎煮3小時, 飲湯食肉。
2、黨參杞子雞肉湯
黨參、枸杞子、桂圓肉各15克, 雞肉150克, 同放人砂鍋內煎湯, 熟時加入少量酒、鹽凋味服食。 每天1-2次。
3、黃芪龍眼山茱萸牛肉湯
牛肉250克, 桂圓肉10克, 黃芪15克, 山茱萸5克, 綠豆芽少許。 先將牛肉切片, 用水煮成清湯, 去除泡沫和浮油, 再放人黃芪、山茱萸、龍眼肉煮至水減半即可。
4、芪棗杞子黃鱔湯
黃鱔300克, 黃芪、枸杞子各30克, 大棗6枚(去核), 生薑3片。 先將黃鱔洗淨, 用鹽醃去沾液, 並用沸水去血腥, 切片備用。 起油鍋, 將生薑爆香, 加入少許米酒, 片刻取出。 然後將黃芪、枸杞子、大棗、鱔肉等一齊放人砂鍋中, 加清水適量, 武火煮沸後, 改文火煮1小時, 調味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