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好孩子需要“壞”父母》連載——為什麼孩子終究還是需要父母

之所以以這種方式提出這個問題, 是因為我是從孩子們的角度出發, 進行思考的。 這個問題本身就代表了孩子們的一種態度。 其實這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問題, 進化理論中也常常討論這個問題。 因為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 人們繁衍的成果首先得到了肯定, 某些基因組合也得到了傳播:每一位成為父親或母親的人都應該被“獎勵”, 因為他們都為了自己孩子的生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這是多變的文化產物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最重要的改變則在於人類的生活品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生物基因進化領域,

人們只有通過後代和不斷地繁衍才能完成基因的遺傳。 在文化進化領域中 ——十分幸運的 我們的視野變得開闊。 這種變化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印第安蘇族人和斯巴達人衡量好父母的標準是, 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最堅毅的戰士。 今天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時, 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

“父母究竟有什麼作用”這個問題被打上了生物學知識的烙印,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則包括了 ——根據人的雙重屬性 ——生物學和文化兩個次元。 所以將這兩方面綜合起來, 才能有一個完整的基本架構。 大致說來, 父母是營養基(來源於衣食父母這種說法)和訓練夥伴。

這個答案讓一件事情變得明朗化了, 那就是父母具有兩種實用功能——但是如果父母長時間地一直發揮這兩種功能的話,

那麼後代的發展會受到阻礙。 因為這樣父母顧忌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 而不是孩子的利益。 換句話說也就是:將自己變成可有可無的角色也是父母們應該扮演的角色之一。 很

明顯, 這樣做可能意味著父母們必須要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 然而, 遇到這種問題時, 很多父母卻嘗試著將過錯推到他人身上, 並將自己感覺到的精神負荷再轉嫁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對於某些所謂的“好”父母, 即使到最後或許也沒有人能夠看透, 如果他們老是嘗試用這種方式做事的話, 他們將與自己的孩子漸行漸遠——因為他們的孩子在很早以前就對他們的這種嘗試免疫了。

真正的“好”父母必須弄清楚情況, 暫時忍受這種短暫的痛苦, 並在適當的時候保持自己的尊嚴——其實,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這種過程將一直存在, 直到父母死亡。 父母還有一個功能就是為自己的子女創造適合他們生存與生活的空間。 當然, 這會給人們造成一種錯覺:人類身上文化的烙印導致父母們必須這樣做, 即使他們有時並不是心甘情願的。 唯有當他們的必要性減退, 變成“多餘”的人群時, 他們這種被勉強的感覺才會得到釋放。 由於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媒介——文化的關係, 父母的角色與生俱來就包含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正是這種與生俱來的內部矛盾最終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和不良後果, 即本書的主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衝突。

作為“營養基”的父母

“營養基”這個詞無疑是一種十分形象生動的比喻說法, 即使僅僅按照字面意思來看, 人們也不難理解。 嬰幼兒和未成年的小孩子都沒有能力自己養活自己 ——他們需要水、食物和其他的礦物元素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他們還需要衣物(至少在我所在的地區是如此)以及必要的身體護理和保養。 與存活下來一樣重要的還有肢體接觸和資訊的輸送 ——他們需要父母給他們安全感, 需要被父母疼愛, 需要得到來自父母的肯定和重視。 以上列舉的所有“精神養料”都是和一幅名為“母親眼中的光輝”的畫作緊緊聯繫在一起的。 為了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 所有的孩子都應該看到這樣的一幅畫作(這是一幅深具獨創性的畫作,

出自美國心理分析學家海茨 ·科胡特之手。 這本來只是一幅通俗作品, 但是這幅作品卻可以使我們瞭解到調解人際關係的重要意義)。

${FDPageBreak}

作為“訓練夥伴”的父母

許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研究人類, 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人類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沒有感覺和理性的生物。 儘管如此, 為了掌握生存中必備的技能, 人類還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學習上面。 而這些學習過程對於一個個體以後的生活狀況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父母們總是喜歡將自己看做是孩子的老師, 事實上他們也的確扮演著“老師”這個角色。 但是當父母們還一直為自己的重要性而沾沾自喜的時候, 他們作為孩子老師的地位已經開始下降了,父母們或許還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始終高估自己,但事實卻早已發生改變。也許父母們還不知道他們還有另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成為孩子的實驗對象。當孩子們想嘗試什麼新的事物的時候,他們拿自己的父母來做實驗,從他們身上得到實踐經驗。

“你這個該死的同性戀!”我的兒子要做一件事,我卻不允許他做,於是他就這樣憤怒地朝我咆哮(我也想將這件事情永遠爛在自己的肚子裡,但是……)。發生這件事的時候,家裡正好有客人。當時他 7歲,自然不知道“同性戀”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但是卻清楚地瞭解,這句話會引起他人什麼樣的反應 ——他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發洩並引起了他人該有的反應;事實上,我真的對此感到十分詫異,但是詫異的程度卻遠遠趕不上我妻子的女性朋友。乍然聽到如此勁爆的話以後,我妻子的這位朋友低聲但卻堅定地說道:“我覺得,我們還是先離開一下比較好……”

面對來自孩子的挑釁,我從來不認為父母們應該永遠用輕鬆愉快、鎮靜泰然的態度去處理(例如用這樣一種方式來處理前面提到的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啊,這真是太好了,你的詞彙量又擴大了,寶貝……),我甚至從來就沒有這樣認為過。孩子們總是想要知道,當他們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以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大人們會作出怎樣的反應。讓孩子知道,面對他們的過分舉動,周圍的大人包括自己的父母,有時也會傾向於用極端的反應來回應他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他們可以借此明白大人的底線究竟在哪裡,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肆無忌憚地去做的。如果當孩子做出極端過分的舉動時,父母還用一貫的沉著冷靜和溫和適宜的態度去對待他們,那麼下次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孩子會用更過分的手段來進行自己的試探行為。真正重要的不僅是父母對孩子行為的真實反應,還有事後對孩子的教育以及對事情本身的解釋說明。我這樣重複強調這一點,只是因為有很多父母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或者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還存在著疑惑(就我個人的情況而言,我比較傾向於採用一些衝動極端的方式來回應孩子過分的舉動 ——事實上我也的確這樣做了。有時在我實在忍受不了而選擇對孩子們進行“狂轟濫炸”以後,我會在事後請求孩子的原諒。同時我以自己的舉動告訴孩子們:不要將一個人逼到極限了還緊追不捨,如果你這樣做了,那麼你必須考慮到這個人隨時都可能失控,並早做防範)。

在這本書中,“父母究竟有什麼作用”這個話題還會被多次談到,同時會討論到的還有父母們在扮演自己的角色時遇到的心理難題,比如,為什麼我要勉強自己接受這樣的一個角色以及我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使自己成為一個好爸爸或好媽媽。在本章節內容即將結束的時候,我還要再次明確聲明一件事:在撫育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我要成為最優秀的父母”是所有父母們的美好願望,但它同時也還是一個極大的精神負擔,而作為人類父母的我們,真的沒有必要給自己施加如此大的壓力。這個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最優秀的父母”這種生物。如果真的有人一直在強迫自己朝這個目標前進,那麼他的收穫很可能會和自己的期望值完全相反,因為這種過分的盲目和自信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並沒有好處。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成為對自己的孩子而言“足夠好的”父母 ——足夠好,給他們正確的應有的指導,然後讓他們自己去爭取得到自己想要的,讓他們自己去瞭解,當我們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們究竟必須知道並掌握什麼樣的知識和技能。

${FDPageBreak}

有時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用大棒加蘿蔔的政策對待自己的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則是父母們還沒有準備好接受一些情感上的衝擊。我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另外的一種樣子 ——他們是出色的,並且借由自己的行為向我們證明,我們是最棒的父母。然而,事實的情況卻是,有些我們該做的事情卻沒有做到。有些父母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由於沒有滿足孩子們的需求,沒有接受並鼓勵他們的興趣,自己的性格和行為被孩子給予差評。針對這種情況,父母們絕對有必要接受他人的指點並進行認真的自我反省,正確看待存在于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阻力,並努力克服這種阻力進而成功地與孩子互動。

成為“壞”父母,有一件事情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面對孩子的侵略性,“壞”父母們應該擺出接受的態度,他們的反應也應該是具有建設性的。不過,什麼事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件事也沒有例外。成為“壞”父母的第一步 ——應該正確認識到,孩子,即使是由自己身體中剖離出來的孩子,自脫離自己身體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是獨立的生命體了,作為獨立的個體,他們會有自己的利益,而這些利益不可能永遠和自己的一模一樣。孩子們想要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也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情,就像作為父母的大人們也會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一樣;儘管有些喜好或者按照喜好行事所造成的後果是值得商榷的或者甚至是有問題的。由於年幼,孩子們通常會有一些十分單純的願望,但是當他們表達出這些願望以後,幾乎永遠都只能得到讓他們失望的答案 ——這些願望通常就是這樣,我今天不想去上學了,我可不可以只吃冰淇淋而不吃水果等等。就像正要開始學走路的幼兒一樣,小孩子們只有不斷地借助這樣的“試探步伐”,而不是一開始就接受成人社會中的各種倫理道德上的嚴格規範和禁忌,他們才能夠理性地逐漸學會控制自身侵略性的能力,儘管這種侵略性在最初對他們而言是陌生的事物。有些父母認為,自己與孩子之間的“和諧”關係是最重要的,為此願意付出一切代價,所以在他們眼中,無論孩子做出什麼事都是“情有可原”的,他們支持或縱容孩子們所有的舉動,並利用這樣的態度和方式來避免與孩子之間的衝突,但是最終結果卻往往讓他們失望,他們的行為為孩子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另一些父母則選擇冷酷地拒絕孩子們的要求,用冷漠的態度對待他們;還有一些父母,他們視孩子要求獨立自主的願望為孩子對自己的敵視和反抗,所以極早採取行動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最終導致孩子養成獨立自主性格的機會被扼殺于萌芽狀態。走了這三個極端的父母大有人在,但總的來說,這三種行為方式對孩子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在現代社會中,一方面我們對孩子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時又冷落著他們(至少從花費在孩子身上的時間這一點上來講,的確如此);另一方面我們又在過分地寵溺他們,毫不誇大事實地說,正在這樣做的父母絕對不在少數,還有很多父母還正在嘗試著這樣做。在知道了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演變成了一場赤裸裸的權力爭奪戰以後,現代的很多父母希望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能走向另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關於存在于年輕人與老一輩人之間的戰爭,特奧多爾 ·馮塔納( Theodor Fontane)用一首簡短的小詩對其進行了概括:

年輕人對我們而言是一種令人費解的生物

老一輩總是說著這樣的話

但是我始終堅信這樣一種觀點

對我而言,老一輩人才是令人費解的存在

這群總想將權力握在自己手中的人

這群總認為自己十分重要的人

連同他們眼中的眼淚和無聲的哭泣

好似整個世界都在痛苦一樣

這一切我都無法理解。

我們的後生是否膽敢

真的做得比我們

他們是否離帕納塞斯(希臘山名,古時作為太陽神和文藝女神們的靈地,這裡指青年人在文學方面取得成就)更近了

還是只是爬上了一個小鼴鼠丘

他們是否又結交了其他人

他們的人品變好還是變壞了

他們守衛和平還是挑起風

他們為他人帶來天堂還是地獄

上帝賦予了他們獲勝的理

他們擁有每一天,每一小

老一輩離開了,新的遊戲即將開始

他們控制著整個舞臺,他們出現在舞臺之上。

他們作為孩子老師的地位已經開始下降了,父母們或許還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始終高估自己,但事實卻早已發生改變。也許父母們還不知道他們還有另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成為孩子的實驗對象。當孩子們想嘗試什麼新的事物的時候,他們拿自己的父母來做實驗,從他們身上得到實踐經驗。

“你這個該死的同性戀!”我的兒子要做一件事,我卻不允許他做,於是他就這樣憤怒地朝我咆哮(我也想將這件事情永遠爛在自己的肚子裡,但是……)。發生這件事的時候,家裡正好有客人。當時他 7歲,自然不知道“同性戀”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但是卻清楚地瞭解,這句話會引起他人什麼樣的反應 ——他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發洩並引起了他人該有的反應;事實上,我真的對此感到十分詫異,但是詫異的程度卻遠遠趕不上我妻子的女性朋友。乍然聽到如此勁爆的話以後,我妻子的這位朋友低聲但卻堅定地說道:“我覺得,我們還是先離開一下比較好……”

面對來自孩子的挑釁,我從來不認為父母們應該永遠用輕鬆愉快、鎮靜泰然的態度去處理(例如用這樣一種方式來處理前面提到的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啊,這真是太好了,你的詞彙量又擴大了,寶貝……),我甚至從來就沒有這樣認為過。孩子們總是想要知道,當他們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以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大人們會作出怎樣的反應。讓孩子知道,面對他們的過分舉動,周圍的大人包括自己的父母,有時也會傾向於用極端的反應來回應他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他們可以借此明白大人的底線究竟在哪裡,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肆無忌憚地去做的。如果當孩子做出極端過分的舉動時,父母還用一貫的沉著冷靜和溫和適宜的態度去對待他們,那麼下次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孩子會用更過分的手段來進行自己的試探行為。真正重要的不僅是父母對孩子行為的真實反應,還有事後對孩子的教育以及對事情本身的解釋說明。我這樣重複強調這一點,只是因為有很多父母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或者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還存在著疑惑(就我個人的情況而言,我比較傾向於採用一些衝動極端的方式來回應孩子過分的舉動 ——事實上我也的確這樣做了。有時在我實在忍受不了而選擇對孩子們進行“狂轟濫炸”以後,我會在事後請求孩子的原諒。同時我以自己的舉動告訴孩子們:不要將一個人逼到極限了還緊追不捨,如果你這樣做了,那麼你必須考慮到這個人隨時都可能失控,並早做防範)。

在這本書中,“父母究竟有什麼作用”這個話題還會被多次談到,同時會討論到的還有父母們在扮演自己的角色時遇到的心理難題,比如,為什麼我要勉強自己接受這樣的一個角色以及我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使自己成為一個好爸爸或好媽媽。在本章節內容即將結束的時候,我還要再次明確聲明一件事:在撫育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我要成為最優秀的父母”是所有父母們的美好願望,但它同時也還是一個極大的精神負擔,而作為人類父母的我們,真的沒有必要給自己施加如此大的壓力。這個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最優秀的父母”這種生物。如果真的有人一直在強迫自己朝這個目標前進,那麼他的收穫很可能會和自己的期望值完全相反,因為這種過分的盲目和自信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並沒有好處。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成為對自己的孩子而言“足夠好的”父母 ——足夠好,給他們正確的應有的指導,然後讓他們自己去爭取得到自己想要的,讓他們自己去瞭解,當我們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們究竟必須知道並掌握什麼樣的知識和技能。

${FDPageBreak}

有時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用大棒加蘿蔔的政策對待自己的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則是父母們還沒有準備好接受一些情感上的衝擊。我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另外的一種樣子 ——他們是出色的,並且借由自己的行為向我們證明,我們是最棒的父母。然而,事實的情況卻是,有些我們該做的事情卻沒有做到。有些父母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由於沒有滿足孩子們的需求,沒有接受並鼓勵他們的興趣,自己的性格和行為被孩子給予差評。針對這種情況,父母們絕對有必要接受他人的指點並進行認真的自我反省,正確看待存在于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阻力,並努力克服這種阻力進而成功地與孩子互動。

成為“壞”父母,有一件事情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面對孩子的侵略性,“壞”父母們應該擺出接受的態度,他們的反應也應該是具有建設性的。不過,什麼事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件事也沒有例外。成為“壞”父母的第一步 ——應該正確認識到,孩子,即使是由自己身體中剖離出來的孩子,自脫離自己身體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是獨立的生命體了,作為獨立的個體,他們會有自己的利益,而這些利益不可能永遠和自己的一模一樣。孩子們想要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也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情,就像作為父母的大人們也會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一樣;儘管有些喜好或者按照喜好行事所造成的後果是值得商榷的或者甚至是有問題的。由於年幼,孩子們通常會有一些十分單純的願望,但是當他們表達出這些願望以後,幾乎永遠都只能得到讓他們失望的答案 ——這些願望通常就是這樣,我今天不想去上學了,我可不可以只吃冰淇淋而不吃水果等等。就像正要開始學走路的幼兒一樣,小孩子們只有不斷地借助這樣的“試探步伐”,而不是一開始就接受成人社會中的各種倫理道德上的嚴格規範和禁忌,他們才能夠理性地逐漸學會控制自身侵略性的能力,儘管這種侵略性在最初對他們而言是陌生的事物。有些父母認為,自己與孩子之間的“和諧”關係是最重要的,為此願意付出一切代價,所以在他們眼中,無論孩子做出什麼事都是“情有可原”的,他們支持或縱容孩子們所有的舉動,並利用這樣的態度和方式來避免與孩子之間的衝突,但是最終結果卻往往讓他們失望,他們的行為為孩子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另一些父母則選擇冷酷地拒絕孩子們的要求,用冷漠的態度對待他們;還有一些父母,他們視孩子要求獨立自主的願望為孩子對自己的敵視和反抗,所以極早採取行動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最終導致孩子養成獨立自主性格的機會被扼殺于萌芽狀態。走了這三個極端的父母大有人在,但總的來說,這三種行為方式對孩子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在現代社會中,一方面我們對孩子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時又冷落著他們(至少從花費在孩子身上的時間這一點上來講,的確如此);另一方面我們又在過分地寵溺他們,毫不誇大事實地說,正在這樣做的父母絕對不在少數,還有很多父母還正在嘗試著這樣做。在知道了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演變成了一場赤裸裸的權力爭奪戰以後,現代的很多父母希望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能走向另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關於存在于年輕人與老一輩人之間的戰爭,特奧多爾 ·馮塔納( Theodor Fontane)用一首簡短的小詩對其進行了概括:

年輕人對我們而言是一種令人費解的生物

老一輩總是說著這樣的話

但是我始終堅信這樣一種觀點

對我而言,老一輩人才是令人費解的存在

這群總想將權力握在自己手中的人

這群總認為自己十分重要的人

連同他們眼中的眼淚和無聲的哭泣

好似整個世界都在痛苦一樣

這一切我都無法理解。

我們的後生是否膽敢

真的做得比我們

他們是否離帕納塞斯(希臘山名,古時作為太陽神和文藝女神們的靈地,這裡指青年人在文學方面取得成就)更近了

還是只是爬上了一個小鼴鼠丘

他們是否又結交了其他人

他們的人品變好還是變壞了

他們守衛和平還是挑起風

他們為他人帶來天堂還是地獄

上帝賦予了他們獲勝的理

他們擁有每一天,每一小

老一輩離開了,新的遊戲即將開始

他們控制著整個舞臺,他們出現在舞臺之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