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好孩子需要“壞”父母》連載——與兒童有關的生物學知識

一隻雄性烏鶇幼鳥和一隻雌性鵝的雛鳥之間的差別再也不能更大了 ——雄性烏鶇幼鳥剛出生時還沒有長羽毛, 眼睛幾乎看不見任何東西, 沒有方向感, 沒有行走能力;但是鵝自出生之日起就披著由自己的羽毛織成的“裙子”, 它們會用自己的眼睛辨別方向, 幾乎是一落地它們就可以蹣跚著離開孵化自己的窩, 出去覓食。 著名的哲學家兼自然科學研究者洛倫茨 ·奧肯( Lorenz Oken, 1779—1851)①曾經將這兩種差異極大的動物類型分別命名為“尚需在窩中餵食的幼鳥”和“即將離窩可以自己覓食的雛鳥”。

人類的嬰兒既不屬於“尚需在窩中餵食的幼鳥”類型,

也不屬於“即將離窩可以自己覓食的雛鳥”類型。 因為人類的嬰兒在出生之日就可以用眼睛看東西了, 而不是像烏鶇幼鳥一樣, 剛出生時是“盲人”——與“尚需在窩中餵食的幼鳥”不同, 人類嬰兒的感官系統從出生時起就可以有效地發揮作用了, 在所有感官中, 視覺處於核心地位。 從這一點來看, 人類可以說是天生的“視覺動物”。 ①

有一個事實大家或許都知道, 新生兒與“第一關係人” (通常是父母 )之間的眼神接觸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②現在研究人員已經搜集到了大量的資料, ③這些資料可以證明,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 人們一直低估了新生兒的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 事實上, 人類的嬰兒自出生之時起,

就已經做好了與自己最重要關係人進行交流, 尤其是和自己的媽媽進行交流的準備。 “在人耳能夠聽到的聲區範圍裡, 新生兒可以通過聲頻對聲音加以辨別, 他們對聲音產生的反應也具有‘選擇性’。 對於距離自己瞳孔 20釐米的物體, 新生兒可以看得最清楚, 這剛好是媽媽哺乳或用奶瓶給寶寶餵奶時, 寶寶的眼睛和媽媽的眼睛之間的距離。 ”④眼睛是人臉的“核心”部分, 在人類進化過程中, 眼部的肌肉系統逐漸具有了表達思想和傳送信號的功能 ——每一種面具, 即使是萬聖節晚上的專用面具(這種面具緊貼在佩戴者臉上, 風格各異, 但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盡最大可能讓他人無法辨認出佩戴者是誰), 覆蓋眼睛的部分都會被盡可能的減少。

一個光斑在與光斑亮度相同顏色不同的背景上移動時, 15天大的嬰兒可以立刻注意到這一點, 並且視線可以緊緊地捕捉住光斑 ——這意味著, 15天大的人類嬰兒就已經可以區分顏色並感知物體的運動了。 外形相同的物體與我們眼睛之間的距離不同, 但是它們在我們視網膜上卻會呈現出一樣的圖像。 儘管如此, 6~ 8周大的人類嬰兒還是能區分出其中的差別, 不會將兩個外形相同的物體看成是同一個 ——結合視差(因眼球運動而產生錯覺, 認為物體的位置發生了變化)、趨同現象(兩眼視軸間的內部角度)和橫向差異(左眼視網膜上呈像和右眼視網膜上呈像之間的細微差異) ①等手段(視覺空間深層結構原理:人的左、右眼有間距,

造成兩眼的視角存在細微的差別, 而這樣的差別會讓兩隻眼睛分別觀察的景物有一點點的位移。 人類之所以能夠產生有空間感的立體視覺效果, 恰恰就是受益於這種在醫學上被稱之為視差的位移), 他們推斷出自己看到的不是同一個物體。 三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可以將眼睛聚焦於(或“用銳利的視線盯著”)自己視覺範圍內的任何一點 ——像 F.W.德內克醫生描述的一樣, 這時的孩子可以“想看見什麼就看見什麼”。 ②

人類嬰兒的感官系統發展得快速且健全, 但是他們運動機能的發展狀況卻完全相反 ——整體狀況只能用非常緩慢來描述。 為此, 人類的嬰兒被稱為是“次生尚需在窩中餵食的動物”。 ①地球上再也沒有任何一種生物需要用如

此長的時間來練習“獨立自主”(完全按照字面理解這個詞, 獨立自主, 用自己的雙腳站立起來), 學會“用自己的雙腳站立行走”。 更不用說, 在有些特殊的文化群體中, 大人們會用繃帶將孩子纏住(“包紮”)或者使用其他類似的手段(如使用“蜷縮床”), 以此限制孩子的行動能力, ②這會讓嬰幼兒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學會站立。 和學習站立一樣, “人類的嬰幼兒還需要經歷不同的生理發展階段 ——開始學習走路、青春期 ——直至成年。 人類完成這些發展過程所需要的時間與黑猩猩幼仔相比足足多了一倍。 ”③

人們將不會走路的小孩子稱為“需要被背著或被抱著的人”。 在這一段時間裡, 孩子最先需要認識到的事情是, 他們需要緊緊地依賴周圍與他們相處的人。因為唯有依靠這些人提供的物質和情感方面的“養料”,他們才能夠存活。當孩子有自我行動能力的時候,上述情況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孩子的視覺和發育成熟的運動機能相互合作,這種合作產生的後果就是小孩子的好奇心被完全地激發起來,他們輕舉妄動的機會也會增加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周圍人會因他們的行為而感到擔心,但同時又帶著好奇。周圍人與他們之間的眼神交流會對他們的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表達周圍人想要表達的意思:“不要再那樣做!”當孩子圍繞著有犄角的物體來回爬走,或者做一些其他的具有潛在危險的行為時,周圍人總是會小心翼翼地守護著他們,用眼神制止他們的行為,以防他們受到傷害。

“寶寶在拐角處爬行:前面是自己的媽媽。如果我轉身朝相反的方向爬,她還會留在那裡,張開手臂等待我嗎?寶寶總是不停地測試自己的媽媽,快爬到媽媽的面前時,他們突然轉身,看媽媽是沖自己微笑,還是使用蠻力制止自己接下來的行為。在這個爬行的過程中,寶寶會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了,而不是只能依附于媽媽的‘軟腳蝦’。即使媽媽在廚房裡,我也可以安然地在客廳裡度過自己一個人的時光。其實,寶寶在這樣做的時候,他們的心中一方面充滿了勇氣和征服欲,另一方面也還帶有恐懼。他們也會害怕接下來的冒險行動,並擔心自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寶寶從小就經歷了人際交往中的基本衝突:一方面希望能夠進一步‘向外’發展,能夠不依賴於他人;另一方面他們又渴望能夠回歸到大人們的懷抱。自我意識形成和思想交流之間的固有衝突是發展心理學的重要內容,這種衝突會一直伴隨著寶寶的成長過程。但是無論如何,寶寶都必須自己踏出人生的第一步。至於如何克服或解決這種衝突,寶寶的做法和尺度則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我是如此虛弱,我應該聽媽媽的話,否則我會和她走散;或者我可以拒絕她的幫助,自己做出一番‘有成就’的業績來?孩童早期的自我意識形成步驟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這個過程與孩童的肢體運動機能和運動興趣無關。 ”①${FDPageBreak}

有些基本衝突是對孩童的成長發育有利的,著名的心理分析學家米莎 ·希爾格斯( Micha Hilgers)曾經對此進行過專門的描述。在幼童研究學中,有一個簡明扼要的概念叫做“安全堡壘”(或者“安全基地”),是幼兒對父母尤其是母親依附模式的一種 ——依附人物所起的心理作用在於成為幼兒的“安全基地”,借助此基地,幼兒方可能探索世界 ——其實父母尤其是母親作為“安全基地”的時間並不只局限於人類的“嬰幼兒時期”。小孩子總是在冒險,試圖盡可能地遠離自己的媽媽,帶著好玩的心態去認識這個陌生而又新奇的世界,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媽媽就在自己附近,她總會保護自己,並在適當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在獨自去認識周圍世界的同時,他們會不時地去確認自己的媽媽是否還在旁邊守候著自己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兩次確認之間的時間間隔會變大。一旦發現自己的媽媽不在那裡了,自己的期望落空了,他們會停下自己的探索行動,開始號啕大哭。這種行為模式並不只是人類小孩的專利,通過對其他靈長目動物和高級哺乳動物的觀察,以幼小的獅子為例,“它們跑到附近的小溪中,用自己的爪子拍打水面使水面發出聲響,追逐著水波前進嬉戲;它們互相追逐,和其他的同伴打著玩;發現了新鮮有趣的事物後,它們可以連續玩上幾個小時。這一切都是小獅子們生活的真實情況,但出現這一現象的前提條件是,小獅子們的媽媽必須是在場的,母獅在一旁守護著它們,它們的安全有保障。 ”①

與其他的動物相比,人類的小孩在幼年時期都要依附于他人才能生存,並且依附於他人的時期還極其漫長,完全發育成熟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小孩需要學習的東西也與其他的動物幼仔不同 ——這段時間的學習狀況會對他們的一生都產生重要影響 ——比如,人類小孩需要學習抽象思考和使用語言。除此之外,他們還要瞭解這個複雜社會的文化傳統和 行事規範,唯有如此,他們才有可能完全適應現實社會的複雜性和多樣化。但是有一個事實大家都再明白不過了,那就是這個學習過程極易受到外界干擾。另外,由於小孩子的學習過程複雜且漫長,所以尚處於學習階段的孩童需要有人為他們提供安全保障,並對他們進行妥善的照料。

大約在 200多年以前,有一位名叫約翰 ·戈特弗利德 ·赫爾德( John Gottfried Herder)的德國哲學家將人類稱做是“造物主手下的自由子民”。這位哲學家想要表達的意思,並不是人類通過生命的進化過程完完全全地改變了自己的自然屬性,而是人類借助自己的特殊能力和由自己帶來的文化發展,不斷使人類的自由度達到新的水準。換一種形象的說法:“大自然這位元母親”教會了我們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這些客觀規律一直影響著所有事物的發展。但是自幾千年前,有些事物的發展就已經逐漸開始與大自然不同步了,他們的發展過程早已經慢慢被改變,人們取得了新的發展成果,同時也為這個世界添加了新的行事準則。現在,維持這個世界運行的程式並不是一個完全區別於以往的、嶄新的程式,但是我們可以毫不懷疑地說,現在的這個程式絕對比以往的任何一個都更加複雜。(例如,現在的這個程式可以發展到更高的水準,但是也可能更快地就被放棄。)

這個規則也適用于人類與其後代之間的關係。人類與其後代之間的關係基於人類的生理前提,但是這種生理前提卻不能保證人類與其後代之間的關係絕對牢靠。人類生命的進化過程決定了我們在適當的時候需要且必須要扮演起父母的角色。但是在整個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類的心理和行為也發生了變化,最初作為父母的人類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而現在這種具有高度責任感的性格正逐漸從人類身上減少甚至消失。“不同于動物世界中的父母,人類世界中的成人包括親生母親,他們都逐漸變得不再願意受制於大自然,不再願意使用天然的、與孩童行為相適應的規則來對待自己的孩子。(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以孩子為主,全心全意地為孩子付出。)從人類獨立自主和自由選擇權的角度來講,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變得與原來不一樣了。這種改變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影響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①

改變影響到的當然不只是孩子,父母也在受影響範圍之內。在是否成為父母這個問題上,有人放棄了自己的自由選擇權利,甚至連選擇的機會都完全放棄,以此來表明自己不是“基因的自私性”的擁護者。並且,現在這種情況似乎越來越常見, ②但這一切其實通常都是假像。人類的進化使得我們擁有了其他動物不具備的能力,我們有自我意識,對於可以預見的事情,我們能夠早為其做安排 ③(西格蒙德 ·佛洛德曾經在《預演能力》中,康拉德 ·洛倫茨在《忙碌於想像空間之中》對此都有提及)——但是我們具有的這種秉性卻是天生具有矛盾性的,因為這種秉性一方面將大量的對未來的恐慌施加在我們身上(對未來的恐懼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甚至可以演變成對自身死亡的恐懼),而這種恐懼會對我們的一生都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從生物學角度來講,只有人類才會將自己看到的事物進行加工並反映在大腦中,形成意識。這種人類專有的意識在作用于“文化進化”的同時,也會為我們帶來新的束縛。這些束縛中的某些部分與本書的主題 ——不同輩分人群之間的關係 ——有一定的聯繫。${FDPageBreak}

人類對自身所處社會的文化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造成這種影響的最基本原因則是存在人類和時間以及人類和自身生活之間的特殊交流。“缺乏前瞻性,處理事情時沒有合理的計畫,所以猿人不能作為最聰明動物的代表。這是猿人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也是一再被動物專家們多次提及的猿人的缺點。”生物學家諾貝特 ·比索夫( Nobert Bischof)曾經這樣說道, ①“當眼前的食物充足時,沒有任何動物會想起,它們應該再另外儲備一些食物,它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儲備食物,以備自己將來不受饑餓的折磨。雖然有些齧齒類動物和鳥類會有儲存食物的行為,但它們卻是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進行這些行為的,它們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它們受到了自己直覺和天性的支配。與之相比,人類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以下的這些行為總是會在人類的生活圈中出現:儘管離劇院演出或球賽開幕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早已經開始為入場券謀劃了;為了讓自己在即將到來的冬天有足夠暖和的衣物,我們在依然十分炎熱的夏末就開始張羅冬季的衣服了;外出旅行時,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好地適應旅行目的地的環境,能夠消化當地的食物,出門之前我們會先準備好一堆藥物;即使沒有要下雨的跡象,我們也會在外出的時候帶一把傘,做到‘未雨綢繆’;我們可以利用科學的方法計畫自己的生育狀況,必要時可以阻止自己生育 ……人們熟悉自身的生存條件並對不利於自己生存的地方加以改進,採取合適的措施使自己生活得更好,並不是高度文明以後的社會裡的特有現象。即使在文明程度發展不高的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做出上述的部分行為了。而這些行為在動物世界中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發生,針對這種情況,有人提出了新的構造原理說。 ”

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向我們證明,人類生命進化帶來的變化並不一定都是正面的 ——新的構造原理、時間在人類意識上的呈現都有其陰暗面。我們需要為自己人類的身份付出代價,比如,我們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存在具有暫時性,我們在將來的某一天必定會死亡,我們對未來懷有恐懼之心,有異於其他所有動物的行為傾向,由於對未來的恐懼,有些人在自然死亡來臨之前選擇自殺。因為人類有時間意識,所以折磨人類的不僅有對未來的恐懼,還有過去曾經發生過的事情。由於“對於人類而言,時間的莖軸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在時間的莖軸上,不僅有一個分支指向未來,還有另外一個分支延伸到過去……因此,人們不得不一方面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另一方面又要忍受不能忘掉的過去的折磨”。①

“一方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感到憂心忡忡,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讓人不堪負荷的過去的陰影 ——這樣一來,有一件事情就變得很明朗了,伴隨著人類越來越複雜多樣化的前途,人們需要面臨的潛在危險也加倍了,並且現在這種潛在危險還開始危及不同輩分人群之間的關係。同時,由這種危機帶來的還有好鬥以及人們的侵略性,而這種好鬥和侵略性恰恰就植根於人們一直引以為豪的、只有人類才具有的‘代表理性的’意識。這種能力 ——就像伊薩克 ·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此人的‘兼職工作’是寫科幻小說,並以科幻小說作家的身份而聞名於世;在‘主要職業’這一方面,他只被認為是一個愛吹牛的生物化學教授)曾經寫到的一樣 ——我們瞭解到,有些東西對我們而言十分重要,就像為了存活下來而去進行的拼搏一樣重要。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不再是每天必需的麵包,不是存活下來;更確切地說,我們需要的是找到一種方法,借用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擁有比別人更美好的未來。在其他動物的世界中,因戰利品而引起的爭端會持續很久。只有一方完全勝利並將作為戰利品的食物吞下去以後,這種爭端才會結束。由於智慧的人類擁有先見之明,所以他們可以想像到,長時間缺少食物必將導致的結果一定是餓死。他們甚至可以隨時推算出自己在缺少食物的情況下,究竟什麼時候會死掉——即使這種情況並沒有真的發生。針對這種情況,人類採取了有效且持續時間很久的措施,他們會共同商議如何分配暫時充足的食物。通常,唯有參與分配的某一方受到重傷或者死掉以後,這種分配方案才會被終止。當參與分配的雙方都不能再獲得食物,或者作為失敗的一方遭受重創、勝利的一方長期獨吞食物的時候,分配共同財產的方案也會隨之發生變動。人類總是足夠的聰明,他們會永遠記住自己曾經的失敗,並從中吸取教訓……除了人類以外,真的沒有其他的動物會願意因復仇而丟掉自己的性命(或者為了抵禦別人的報復而喪命,因為死去的人不能再為我們複述事情的經過,也不能將事情發生過程再排練一遍)。①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就要比其他的動物邪惡。與其說人類邪惡,不如說人類比任何其他物種都聰明,為了使自己在將來的某一天有足夠的能力去復仇,他們可以長時間地、足夠清楚地記住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對於其他的動物而言,基本上只有三件事會引發它們彼此之間的衝突,這三件事分別是食物、繁殖和後代。但是對於擁有預見推測和記憶能力的人類而言,幾乎所有的事物都有爭論值,他們會根據實際情況去考慮,有沒有必要為了這件事情去引發與他人之間的爭論或衝突。 ”②

沒有其他的任何動物能夠像人一樣,有能力發展出與人類社會相似的文化,並堅持將這種文化一直傳承發展下去;沒有其他的任何動物能夠像人一樣,會使用這麼長的時間,來培養後代的文化能力,使他們能夠熟悉並適應自己所處社會的文化。人類與其他動物的這種區別也意味著:成為大人會使孩童走進一個嶄新的、充滿各種機遇的寬闊世界。但是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孩童在走向成年的道路上需要負擔的也更多。在人類群體之間,有一種很具有典型性的現象,那就是在孩童培養自己獨立自主能力的過程中,老一輩和年輕一代之間總是充滿了衝突,年輕的一代將老一輩稱為“老獨裁者”,而這種現象在其他動物的世界中並不常見 ——保證“老一輩”的優先地位,是人類社會文化中的特有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因人類文化中的宗教、傳統和習俗而得到保障,與生物進化本身並沒有什麼關係。 ①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講,當一個個體完成了傳承自己基因物質、擴大自己族群的任務以後,與之前相比,這個個體的存在就變得比較無足輕重了 ——存在價值更低的是完成了繁殖任務且變得衰老的個體。在很多動物群體中,這一理論得到了充分的認可,並被徹底地加以實行。在昆蟲界和除了人類以外的哺乳動物世界中,衰老的成員即使沒有被族群拋棄,能夠滯留在族群裡,它們也需要面臨巨大的危險。以螞蟻和蜜蜂為例吧,最辛苦且危險的外勤任務都是由最年老的工蟻和蜜蜂去完成的;年老的澳大利亞打手樹蟻(蟻亞科)甚至不能住在巢穴裡,它們住在洞穴外面前哨的位置;在野生幾內亞狒狒(狒狒屬)群體中,雌性狒狒在絕經以後需要擔負的任務是保衛群體的安全,抵禦其他流浪群體對自己族群的攻擊,需要開拓或搶佔新的領地時,這些年老的雌性狒狒還需要充當開路先鋒。另外的一種情況是,年老的成員被視為游離於群體之外的、脾氣古怪的老傢伙,群體裡的其他年輕成員會認為它們是不合群的存在,直至死亡將它們帶走 ——這種情況常常出現在雄象身上。上面的這些觀察結果都是由生物學家漢斯 ·庫摩爾( Hans Kummer)總結的,對比這些結果以後,他曾經詫異地說道,我們人類讓他感到吃驚,因為“與那些動物的做法相比,我們人類採取了完全相反的手段”。②庫摩爾還特意提到了一些人類特有的現象:“出於對倫理道德的考量 ……上面提到的出現在動物界中的現象不可能出現於人類社會中。 ”

前面已經提到過,人是一種極其複雜的動物,但是我們可以用下面的這段話對人進行簡要的概括。整個情況是這樣的: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每個人都帶著一些“嫁妝”,而基因遺傳物質則是這些“嫁妝”中的必備物件。這些“嫁妝”會制約我們各種能力的無限發展,儘管如此,它卻不能決定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基因決定了男人與女人的差別,但是承認他們不同地位的卻是這個社會 ——上千年來,情況就已經是這樣的了。相似的情況還有,在教育過程中,對孩子具有決定意義的教育理想;關於一個個體是否選擇生育子女問題的討論。哈佛學者史蒂芬 ·平克( Stephen Pinker)在聲明自己決定不要小孩子時,結合進化理論和社會生物學理論的知識,利用通俗的語言將上述情況總結了一番 ——如果這個決定不受自己基因的支持,那麼基因可以自行選擇不再繼續傳遞…… ①

人類的文化具有高度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會對我們的遺傳物質產生影響(有時靈活性本身是與我們的遺傳物質對立的)。也正是由於人類文化的這種高度靈活性,共同生活過程中,出現于不同輩分人群之間的問題才會成為最常被討論的話題之一 ——從人類歷史開始之初直至今天。 ②我們人性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未來懷有恐懼,同時又不能忘懷過去。在不同輩分人群關係之中,這種特性會得到什麼樣的體現,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他們需要緊緊地依賴周圍與他們相處的人。因為唯有依靠這些人提供的物質和情感方面的“養料”,他們才能夠存活。當孩子有自我行動能力的時候,上述情況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孩子的視覺和發育成熟的運動機能相互合作,這種合作產生的後果就是小孩子的好奇心被完全地激發起來,他們輕舉妄動的機會也會增加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周圍人會因他們的行為而感到擔心,但同時又帶著好奇。周圍人與他們之間的眼神交流會對他們的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表達周圍人想要表達的意思:“不要再那樣做!”當孩子圍繞著有犄角的物體來回爬走,或者做一些其他的具有潛在危險的行為時,周圍人總是會小心翼翼地守護著他們,用眼神制止他們的行為,以防他們受到傷害。

“寶寶在拐角處爬行:前面是自己的媽媽。如果我轉身朝相反的方向爬,她還會留在那裡,張開手臂等待我嗎?寶寶總是不停地測試自己的媽媽,快爬到媽媽的面前時,他們突然轉身,看媽媽是沖自己微笑,還是使用蠻力制止自己接下來的行為。在這個爬行的過程中,寶寶會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了,而不是只能依附于媽媽的‘軟腳蝦’。即使媽媽在廚房裡,我也可以安然地在客廳裡度過自己一個人的時光。其實,寶寶在這樣做的時候,他們的心中一方面充滿了勇氣和征服欲,另一方面也還帶有恐懼。他們也會害怕接下來的冒險行動,並擔心自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寶寶從小就經歷了人際交往中的基本衝突:一方面希望能夠進一步‘向外’發展,能夠不依賴於他人;另一方面他們又渴望能夠回歸到大人們的懷抱。自我意識形成和思想交流之間的固有衝突是發展心理學的重要內容,這種衝突會一直伴隨著寶寶的成長過程。但是無論如何,寶寶都必須自己踏出人生的第一步。至於如何克服或解決這種衝突,寶寶的做法和尺度則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我是如此虛弱,我應該聽媽媽的話,否則我會和她走散;或者我可以拒絕她的幫助,自己做出一番‘有成就’的業績來?孩童早期的自我意識形成步驟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這個過程與孩童的肢體運動機能和運動興趣無關。 ”①${FDPageBreak}

有些基本衝突是對孩童的成長發育有利的,著名的心理分析學家米莎 ·希爾格斯( Micha Hilgers)曾經對此進行過專門的描述。在幼童研究學中,有一個簡明扼要的概念叫做“安全堡壘”(或者“安全基地”),是幼兒對父母尤其是母親依附模式的一種 ——依附人物所起的心理作用在於成為幼兒的“安全基地”,借助此基地,幼兒方可能探索世界 ——其實父母尤其是母親作為“安全基地”的時間並不只局限於人類的“嬰幼兒時期”。小孩子總是在冒險,試圖盡可能地遠離自己的媽媽,帶著好玩的心態去認識這個陌生而又新奇的世界,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媽媽就在自己附近,她總會保護自己,並在適當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在獨自去認識周圍世界的同時,他們會不時地去確認自己的媽媽是否還在旁邊守候著自己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兩次確認之間的時間間隔會變大。一旦發現自己的媽媽不在那裡了,自己的期望落空了,他們會停下自己的探索行動,開始號啕大哭。這種行為模式並不只是人類小孩的專利,通過對其他靈長目動物和高級哺乳動物的觀察,以幼小的獅子為例,“它們跑到附近的小溪中,用自己的爪子拍打水面使水面發出聲響,追逐著水波前進嬉戲;它們互相追逐,和其他的同伴打著玩;發現了新鮮有趣的事物後,它們可以連續玩上幾個小時。這一切都是小獅子們生活的真實情況,但出現這一現象的前提條件是,小獅子們的媽媽必須是在場的,母獅在一旁守護著它們,它們的安全有保障。 ”①

與其他的動物相比,人類的小孩在幼年時期都要依附于他人才能生存,並且依附於他人的時期還極其漫長,完全發育成熟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小孩需要學習的東西也與其他的動物幼仔不同 ——這段時間的學習狀況會對他們的一生都產生重要影響 ——比如,人類小孩需要學習抽象思考和使用語言。除此之外,他們還要瞭解這個複雜社會的文化傳統和 行事規範,唯有如此,他們才有可能完全適應現實社會的複雜性和多樣化。但是有一個事實大家都再明白不過了,那就是這個學習過程極易受到外界干擾。另外,由於小孩子的學習過程複雜且漫長,所以尚處於學習階段的孩童需要有人為他們提供安全保障,並對他們進行妥善的照料。

大約在 200多年以前,有一位名叫約翰 ·戈特弗利德 ·赫爾德( John Gottfried Herder)的德國哲學家將人類稱做是“造物主手下的自由子民”。這位哲學家想要表達的意思,並不是人類通過生命的進化過程完完全全地改變了自己的自然屬性,而是人類借助自己的特殊能力和由自己帶來的文化發展,不斷使人類的自由度達到新的水準。換一種形象的說法:“大自然這位元母親”教會了我們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這些客觀規律一直影響著所有事物的發展。但是自幾千年前,有些事物的發展就已經逐漸開始與大自然不同步了,他們的發展過程早已經慢慢被改變,人們取得了新的發展成果,同時也為這個世界添加了新的行事準則。現在,維持這個世界運行的程式並不是一個完全區別於以往的、嶄新的程式,但是我們可以毫不懷疑地說,現在的這個程式絕對比以往的任何一個都更加複雜。(例如,現在的這個程式可以發展到更高的水準,但是也可能更快地就被放棄。)

這個規則也適用于人類與其後代之間的關係。人類與其後代之間的關係基於人類的生理前提,但是這種生理前提卻不能保證人類與其後代之間的關係絕對牢靠。人類生命的進化過程決定了我們在適當的時候需要且必須要扮演起父母的角色。但是在整個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類的心理和行為也發生了變化,最初作為父母的人類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而現在這種具有高度責任感的性格正逐漸從人類身上減少甚至消失。“不同于動物世界中的父母,人類世界中的成人包括親生母親,他們都逐漸變得不再願意受制於大自然,不再願意使用天然的、與孩童行為相適應的規則來對待自己的孩子。(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以孩子為主,全心全意地為孩子付出。)從人類獨立自主和自由選擇權的角度來講,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變得與原來不一樣了。這種改變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影響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①

改變影響到的當然不只是孩子,父母也在受影響範圍之內。在是否成為父母這個問題上,有人放棄了自己的自由選擇權利,甚至連選擇的機會都完全放棄,以此來表明自己不是“基因的自私性”的擁護者。並且,現在這種情況似乎越來越常見, ②但這一切其實通常都是假像。人類的進化使得我們擁有了其他動物不具備的能力,我們有自我意識,對於可以預見的事情,我們能夠早為其做安排 ③(西格蒙德 ·佛洛德曾經在《預演能力》中,康拉德 ·洛倫茨在《忙碌於想像空間之中》對此都有提及)——但是我們具有的這種秉性卻是天生具有矛盾性的,因為這種秉性一方面將大量的對未來的恐慌施加在我們身上(對未來的恐懼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甚至可以演變成對自身死亡的恐懼),而這種恐懼會對我們的一生都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從生物學角度來講,只有人類才會將自己看到的事物進行加工並反映在大腦中,形成意識。這種人類專有的意識在作用于“文化進化”的同時,也會為我們帶來新的束縛。這些束縛中的某些部分與本書的主題 ——不同輩分人群之間的關係 ——有一定的聯繫。${FDPageBreak}

人類對自身所處社會的文化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造成這種影響的最基本原因則是存在人類和時間以及人類和自身生活之間的特殊交流。“缺乏前瞻性,處理事情時沒有合理的計畫,所以猿人不能作為最聰明動物的代表。這是猿人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也是一再被動物專家們多次提及的猿人的缺點。”生物學家諾貝特 ·比索夫( Nobert Bischof)曾經這樣說道, ①“當眼前的食物充足時,沒有任何動物會想起,它們應該再另外儲備一些食物,它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儲備食物,以備自己將來不受饑餓的折磨。雖然有些齧齒類動物和鳥類會有儲存食物的行為,但它們卻是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進行這些行為的,它們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它們受到了自己直覺和天性的支配。與之相比,人類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以下的這些行為總是會在人類的生活圈中出現:儘管離劇院演出或球賽開幕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早已經開始為入場券謀劃了;為了讓自己在即將到來的冬天有足夠暖和的衣物,我們在依然十分炎熱的夏末就開始張羅冬季的衣服了;外出旅行時,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好地適應旅行目的地的環境,能夠消化當地的食物,出門之前我們會先準備好一堆藥物;即使沒有要下雨的跡象,我們也會在外出的時候帶一把傘,做到‘未雨綢繆’;我們可以利用科學的方法計畫自己的生育狀況,必要時可以阻止自己生育 ……人們熟悉自身的生存條件並對不利於自己生存的地方加以改進,採取合適的措施使自己生活得更好,並不是高度文明以後的社會裡的特有現象。即使在文明程度發展不高的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做出上述的部分行為了。而這些行為在動物世界中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發生,針對這種情況,有人提出了新的構造原理說。 ”

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向我們證明,人類生命進化帶來的變化並不一定都是正面的 ——新的構造原理、時間在人類意識上的呈現都有其陰暗面。我們需要為自己人類的身份付出代價,比如,我們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存在具有暫時性,我們在將來的某一天必定會死亡,我們對未來懷有恐懼之心,有異於其他所有動物的行為傾向,由於對未來的恐懼,有些人在自然死亡來臨之前選擇自殺。因為人類有時間意識,所以折磨人類的不僅有對未來的恐懼,還有過去曾經發生過的事情。由於“對於人類而言,時間的莖軸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在時間的莖軸上,不僅有一個分支指向未來,還有另外一個分支延伸到過去……因此,人們不得不一方面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另一方面又要忍受不能忘掉的過去的折磨”。①

“一方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感到憂心忡忡,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讓人不堪負荷的過去的陰影 ——這樣一來,有一件事情就變得很明朗了,伴隨著人類越來越複雜多樣化的前途,人們需要面臨的潛在危險也加倍了,並且現在這種潛在危險還開始危及不同輩分人群之間的關係。同時,由這種危機帶來的還有好鬥以及人們的侵略性,而這種好鬥和侵略性恰恰就植根於人們一直引以為豪的、只有人類才具有的‘代表理性的’意識。這種能力 ——就像伊薩克 ·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此人的‘兼職工作’是寫科幻小說,並以科幻小說作家的身份而聞名於世;在‘主要職業’這一方面,他只被認為是一個愛吹牛的生物化學教授)曾經寫到的一樣 ——我們瞭解到,有些東西對我們而言十分重要,就像為了存活下來而去進行的拼搏一樣重要。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不再是每天必需的麵包,不是存活下來;更確切地說,我們需要的是找到一種方法,借用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擁有比別人更美好的未來。在其他動物的世界中,因戰利品而引起的爭端會持續很久。只有一方完全勝利並將作為戰利品的食物吞下去以後,這種爭端才會結束。由於智慧的人類擁有先見之明,所以他們可以想像到,長時間缺少食物必將導致的結果一定是餓死。他們甚至可以隨時推算出自己在缺少食物的情況下,究竟什麼時候會死掉——即使這種情況並沒有真的發生。針對這種情況,人類採取了有效且持續時間很久的措施,他們會共同商議如何分配暫時充足的食物。通常,唯有參與分配的某一方受到重傷或者死掉以後,這種分配方案才會被終止。當參與分配的雙方都不能再獲得食物,或者作為失敗的一方遭受重創、勝利的一方長期獨吞食物的時候,分配共同財產的方案也會隨之發生變動。人類總是足夠的聰明,他們會永遠記住自己曾經的失敗,並從中吸取教訓……除了人類以外,真的沒有其他的動物會願意因復仇而丟掉自己的性命(或者為了抵禦別人的報復而喪命,因為死去的人不能再為我們複述事情的經過,也不能將事情發生過程再排練一遍)。①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就要比其他的動物邪惡。與其說人類邪惡,不如說人類比任何其他物種都聰明,為了使自己在將來的某一天有足夠的能力去復仇,他們可以長時間地、足夠清楚地記住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對於其他的動物而言,基本上只有三件事會引發它們彼此之間的衝突,這三件事分別是食物、繁殖和後代。但是對於擁有預見推測和記憶能力的人類而言,幾乎所有的事物都有爭論值,他們會根據實際情況去考慮,有沒有必要為了這件事情去引發與他人之間的爭論或衝突。 ”②

沒有其他的任何動物能夠像人一樣,有能力發展出與人類社會相似的文化,並堅持將這種文化一直傳承發展下去;沒有其他的任何動物能夠像人一樣,會使用這麼長的時間,來培養後代的文化能力,使他們能夠熟悉並適應自己所處社會的文化。人類與其他動物的這種區別也意味著:成為大人會使孩童走進一個嶄新的、充滿各種機遇的寬闊世界。但是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孩童在走向成年的道路上需要負擔的也更多。在人類群體之間,有一種很具有典型性的現象,那就是在孩童培養自己獨立自主能力的過程中,老一輩和年輕一代之間總是充滿了衝突,年輕的一代將老一輩稱為“老獨裁者”,而這種現象在其他動物的世界中並不常見 ——保證“老一輩”的優先地位,是人類社會文化中的特有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因人類文化中的宗教、傳統和習俗而得到保障,與生物進化本身並沒有什麼關係。 ①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講,當一個個體完成了傳承自己基因物質、擴大自己族群的任務以後,與之前相比,這個個體的存在就變得比較無足輕重了 ——存在價值更低的是完成了繁殖任務且變得衰老的個體。在很多動物群體中,這一理論得到了充分的認可,並被徹底地加以實行。在昆蟲界和除了人類以外的哺乳動物世界中,衰老的成員即使沒有被族群拋棄,能夠滯留在族群裡,它們也需要面臨巨大的危險。以螞蟻和蜜蜂為例吧,最辛苦且危險的外勤任務都是由最年老的工蟻和蜜蜂去完成的;年老的澳大利亞打手樹蟻(蟻亞科)甚至不能住在巢穴裡,它們住在洞穴外面前哨的位置;在野生幾內亞狒狒(狒狒屬)群體中,雌性狒狒在絕經以後需要擔負的任務是保衛群體的安全,抵禦其他流浪群體對自己族群的攻擊,需要開拓或搶佔新的領地時,這些年老的雌性狒狒還需要充當開路先鋒。另外的一種情況是,年老的成員被視為游離於群體之外的、脾氣古怪的老傢伙,群體裡的其他年輕成員會認為它們是不合群的存在,直至死亡將它們帶走 ——這種情況常常出現在雄象身上。上面的這些觀察結果都是由生物學家漢斯 ·庫摩爾( Hans Kummer)總結的,對比這些結果以後,他曾經詫異地說道,我們人類讓他感到吃驚,因為“與那些動物的做法相比,我們人類採取了完全相反的手段”。②庫摩爾還特意提到了一些人類特有的現象:“出於對倫理道德的考量 ……上面提到的出現在動物界中的現象不可能出現於人類社會中。 ”

前面已經提到過,人是一種極其複雜的動物,但是我們可以用下面的這段話對人進行簡要的概括。整個情況是這樣的: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每個人都帶著一些“嫁妝”,而基因遺傳物質則是這些“嫁妝”中的必備物件。這些“嫁妝”會制約我們各種能力的無限發展,儘管如此,它卻不能決定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基因決定了男人與女人的差別,但是承認他們不同地位的卻是這個社會 ——上千年來,情況就已經是這樣的了。相似的情況還有,在教育過程中,對孩子具有決定意義的教育理想;關於一個個體是否選擇生育子女問題的討論。哈佛學者史蒂芬 ·平克( Stephen Pinker)在聲明自己決定不要小孩子時,結合進化理論和社會生物學理論的知識,利用通俗的語言將上述情況總結了一番 ——如果這個決定不受自己基因的支持,那麼基因可以自行選擇不再繼續傳遞…… ①

人類的文化具有高度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會對我們的遺傳物質產生影響(有時靈活性本身是與我們的遺傳物質對立的)。也正是由於人類文化的這種高度靈活性,共同生活過程中,出現于不同輩分人群之間的問題才會成為最常被討論的話題之一 ——從人類歷史開始之初直至今天。 ②我們人性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未來懷有恐懼,同時又不能忘懷過去。在不同輩分人群關係之中,這種特性會得到什麼樣的體現,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