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與過敏性紫癜是臨床上常見的兩種出血性疾病, 都可表現為皮膚、黏膜的出血, 常以皮膚紫癜作為首發症狀就診, 診斷時應進行鑒別。
ITP多見於兒童和青壯年, 女性多於男性, 常沒有明顯的原因, 可由感染誘發;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大小不等的瘀點、瘀班, 分佈不均, 可發生於任何部位, 常先出現于四肢, 尤以四肢遠端多見, 黏膜出血程度不一, 以鼻及齒齦為多見, 口腔黏膜出血、血皰次之, 血尿及胃腸道出血也可見到;臨床檢查可見血小板計數減少, 骨髓中的巨核細胞正常或增多,
過敏性紫癜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 男性多於女性, 起病前2周左右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或有食物、藥物、花粉、昆蟲咬傷等所致的過敏;過敏性紫癜表現為皮膚瘀點, 多出現于下肢關節周圍及臀部, 紫癜呈對稱分佈、大小不等、顏色深淺不一, 可融合成片, 可有胃腸道症狀或腎臟症狀;檢查可見全血白細胞及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正常骨髓象嗜酸粒細胞可偏高。
二者在病史、症狀、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上均有差別, 鑒別並不困難。 ITP患者發病前無過敏因素存在, 皮膚紫癜不突出皮膚, 血小板計數下降可與過敏性紫癜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