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醫家研究了孕婦調攝與孩子聰明健康的關係, 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
一、情志暢達:
孕婦要心胸開闊, 情緒穩定, 用優美的音樂或詩歌陶冶自己的情操。 不要悲喜過度, 也不能過受驚恐, 否則, 可能會使生下的孩子情緒不穩定, 甚至有精神神經方面的疾病。
二、調節冷暖:
適應氣候的變化, 及時添減衣服。 特別要防止受到“時行之氣”(有傳染性的病毒)的侵襲, 如果不慎患風疹、皰疹等傳染病, 會損傷胎兒, 造成流產或畸胎。
三、飲食豐富:
孕婦的飲食, 應當品種多樣, 而又富於營養。 多吃各種蔬菜、水果、豆類、魚類、雞蛋等,
四, 勞逸結合:
要有勞有逸, 負力過重會損傷胎氣, 過於安逸又易造成難產。 宜作適量的活動, 才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和順利分娩。
五、遠卻房事:
懷孕之後, 宜夫婦分開就寢, 特別是妊娠3個月之前和7個月之後更要避免同房, 以免引起流產或早產, 減少新生兒發病的可能。
六、戒去煙酒:
酒會助濕生熱, 煙會造成後代的智力低下, 孕婦不宜飲酒抽煙, 以免熏灼傷胎。
七、謹慎用藥:
孕婦不能亂服藥物, 可用可不用的藥儘量不用。 一些有毒性和破血、峻下的中藥則禁止使用, 如烏頭、大戟、芫花、斑蝥、水銀、鉛粉、麝香、牽牛子、巴豆等。
八、注意起居:
按時作息, 有一個安靜、整潔的居住環境, 講究個人衛生,
做到上述各點, 不僅有利於孕婦身體健康, 對胎兒的發育也大有益處, 能夠減少先天性病變, 使生下的嬰兒智力發達、體質強壯、聰慧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