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什麼情況不宜行人工免疫 接種疫苗注意的禁忌症

人工自動免疫是指給機體內注射抗原, 使機體血清中出現相應的抗體, 對外界自動產生免疫力的一種方法。 自動免疫製劑在注射之後, 需要經過一定的期限才能在體內產生抗體。 抗體產生以後延續的時間較久, 之後隨著免疫期限的過去, 免疫力會逐漸緩慢地下降。 如果在緩慢下降的期間內再次進行免疫, 可使抗體再度提高。 因此, 在完成各種菌苗、疫苗的基礎免疫之後, 要根據該菌苗、疫苗的免疫持久性, 適時地安排加強免疫, 以鞏固免疫療效。

人工自動免疫具有多個優點, 能及早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不宜進行人工自動免疫。

第一, 預防接種的部位有嚴重皮炎、牛皮癬、濕疹及化膿性皮膚病的兒童, 應在治癒後再注射防疫針。

第二, 發熱體溫超過37.5℃的兒童。 因為發熱可能是流感、麻疹、腦膜炎、肝炎等急性傳染病的早期症狀, 此時接種會加重病情。 所以, 應病癒後再注射。

第三, 患有嚴重心臟病、肝臟病、腎臟病、結核病的兒童, 不宜接種。 他們體質較差, 有病的器官不能再增加額外的負擔。

第四, 患神經系統疾病的兒童, 如癲癇、大腦發育不全等, 也不宜接種。

第五, 重度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兒童, 不宜接種。 他們製造免疫力的原料缺乏, 或形成免疫力的器官功能不好。

第六, 有過敏體質及哮喘、蕁麻疹的兒童,

不宜接種。 因為疫苗或菌苗中含有微量過敏原, 對體質過敏的兒童, 會發生過敏反應。

第七, 大便每天超過4次的腹瀉兒童, 不宜服用小兒麻痹糖丸疫苗。 腹瀉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掉, 失去作用。 另外, 腹瀉如為病毒感染所致, 會干擾疫苗產生免疫力。

綜上所述, 以上是不宜接種人工疫苗的幾種常見情況, 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在給寶寶接種疫苗時要避開這些情況。

接種疫苗注意禁忌症

有以下情況的兒童一般應禁忌或暫緩接種疫苗:

患有皮炎、化膿性皮膚病、嚴重濕疹的小兒不宜接種, 等待病癒後方可進行接種;

體溫超過37.5℃, 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的小兒不宜接種, 應查明病因治癒後再接種;

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和活動型結核病的小兒不宜接種;

神經系統包括腦、發育不正常, 有腦炎後遺症、癲癇病的小兒不宜接種;

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兒不宜接種;

有哮喘、蕁麻疹等過敏體質的小兒不宜接種;

如果小兒每天大便次數超過4次, 須待恢復兩周後, 才可服用脊灰疫 苗;

最近注射過多價免疫球蛋白的小兒, 6周內不應該接種麻疹疫苗;

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接種;

空腹饑餓時不宜預防接種。

另外, 家長在帶寶寶接種疫苗時, 一定要將寶寶當時的身體情況詳細反映給醫生, 最好攜帶相關病史資料, 其中有些家長自己難以判斷是否適合接種的情況, 一定要告訴醫生, 由醫生決定。

接種後注意不適反應

任何疫苗針對不同的人, 在接種後都有可能產生不適反應。 如果在接種後出現局部紅腫、疼痛、淋巴結腫大、發熱等症狀, 但很快就消退, 這屬於正常的不適反應。 而這些症狀如果加重, 且不見好轉, 最好儘快到醫院治療。 另外還有些人會對一些疫苗產生過敏反應, 出現長疹子、過敏性紫癜、血管神經性水腫, 甚至休克等症狀, 今後在接種含有引起過敏成分的疫苗時, 一定要慎重, 最好不要再接種相同疫苗。 如果一定要注射, 必須把自己的過敏情況反映給醫生, 由醫生準備好搶救措施後再接種。 孟醫生同時提醒, 一定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接種疫苗, 不要自己購買後自行接種, 以免產生不良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