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季雖然都會提醒人們要注意高溫天氣, 預防中暑的情況。 但是每年還是有很多人會因為中暑的情況住院。 有些人甚至因為中暑沒及時救過來, 尤其對於老年人和小孩來說, 一定要注意夏季避暑和高溫天氣。 中暑之後人都會出現昏迷不醒的情況, 而人在室外進行長時間的暴曬後, 身體內的熱量沒有及時散發出去的話, 就會導致人體溫度的升高, 也就容易出現中暑的情況。
而中暑的表現也是大多相似的, 有些家長把孩子放在車裡出去辦事, 車裡的溫度會升高很多, 不過幾分鐘車內的溫度就能達到三十多度,
中暑的表現
1.體外降溫
旨在迅速降低深部體溫。 脫去患者衣服, 吹送涼風並噴以涼水或以涼濕床單包裹全身。 以冰水浸泡治療已不再推薦, 因發生低血壓和寒戰的併發症較多。 但如其他方法無法降溫時, 亦可考慮此方法, 但此時需要監測深部體溫, 一旦低於38.5℃時需停止冰水降溫, 以防體溫過低。
2.體內降溫
體外降溫無效者, 用冰鹽水進行胃或直腸灌洗, 也可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 或將自體血液體外冷卻後回輸體內降溫。
3.藥物降溫
氯丙嗪有調節體溫中樞的功能, 擴張血管、鬆弛肌肉和降低氧耗的作用。 患者出現寒戰時可應用氯丙嗪靜脈輸注,
4.對症治療
昏迷患者容易發生肺部感染和褥瘡, 須加強護理;提供必需的熱量和營養物質以促使患者恢復, 保持呼吸道暢通, 給予吸氧;積極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維持酸堿平衡;補液速度不宜過快, 以免促發心力衰竭, 發生心力衰竭予以快速效應的洋地黃製劑;應用升壓藥糾正休克;甘露醇脫水防治腦水腫。 激素對治療肺水腫、腦水腫等有一定療效, 但計量過大易併發感染, 並針對各種併發症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熱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 體內熱量過度積蓄, 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 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 是一種致命性疾病,
遇到高溫天氣, 一旦出現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時, 要注意降溫。 如高溫下發生出現昏迷的現象, 應立即將昏迷人員轉移至通風陰涼處, 冷水反復擦拭皮膚, 隨後要持續監測體溫變化, 若高溫持續應馬上送至醫院進行治療, 千萬不可以為是普通中暑而小視, 耽誤治療時間。
對於那些需要長時間進行戶外工作的人來說, 一旦遇到大汗淋漓, 神情恍惚的時候就要注意自己是否中暑了。 隨身要攜帶一些降暑藥, 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同時還要提醒大家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儘量不要在高溫天氣下進行室外活動, 最好是在傍晚或者早晨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