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脾胃不好百病生 脾胃不好如何調理

如今, 胃不好的人是越來越多, 而很多健康問題都與脾胃相關。 《黃帝內經》講:“脾胃是後天之本, 脾胃不好百病叢生。 ”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嶽也提出“養生要以脾胃為先”的觀點, 並把脾胃稱為身體的基礎和軸心, 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而現代醫學研究也認為, 很多疾病的發生及惡變均與某些營養的缺乏、過多或不平衡有關。 而只有脾胃強壯, 才能使機體的營養狀況從根本上改善, 從而保證正常的免疫功能, 發揮防病抗病作用。 本期主題策劃我們就教您如何調理好脾胃。

到底什麼是脾胃

中醫講的脾胃其實是一個整體的概念,

包括整個消化系統, 並不只是脾和胃兩個器官。 打個比方來說, 胃像是一個糧倉, 脾是運輸公司。 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 再由脾進行再次消化, 取精華、去糟粕, 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運至全身。

脾與胃在生理上息息相關, 在病理上也相互影響。 胃功能不好, 必然會影響脾的運化, 所以臨床上患者往往同時出現食欲不振、飯後腹部飽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脾胃之所以被稱為“後天之本”, 主要是因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有賴於脾胃輸送的營養物質, 是生命健康的軸心力量。 脾胃有問題, 不但影響食欲、睡眠、情緒, 時間長了, 還會引起器質性疾病。 相反, 脾胃健運, 能讓身體氣血充足, 保證各個器官有條不紊地工作。

在壓力大、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 喝酒、暴飲暴食、愛吃冰冷食物、吃醃制食物、久坐少動、焦慮緊張……種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會讓原本脆弱的脾胃更加不堪重負。

脾胃不好如何調理

1.定時定量進食:胃酸分泌具有一定的規律性, 即一日三餐時的分泌高峰, 常食零食, 使胃工作紊亂, 破壞了胃酸分泌的正常節律, 久之可導致胃病, 因此, 日常飲食應一日三餐, 不可過多進食零食。 每餐的進食量應適度, 過饑或過飯, 或饑, 飽不均飲食, 使胃正常運轉失常而致消化不良, 因此, 應養成定時, 定時時飲食的良好衛生習慣。

2.進食溫度適宜:飲食的溫度以“不燙不涼”為度, 即一般保持在40-50攝氏度為宜, 過冷飲食, 使胃粘膜血客收縮,

胃粘膜血流量減少, 影響胃的功能, 同時過冷飲食還能刺激胃蠕動增強, 甚至產生胃痙攣。 過熱飲食, 能燙傷胃粘膜, 使胃粘膜保護作用降低, 還能使胃粘膜血管擴張, 可導致胃粘膜出血。

3.細嚼慢嚥:少食粗糙, 過硬食物, 對食物充分咀嚼, 使食物盡可能碎爛, 可減輕胃的工作負擔, 咀嚼次數愈多, 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 唾液具有消化食物及殺滅細菌等作用, 對胃粘膜有保護作用, 因此, 進食宜細嚼慢嚥, 不可囫圇吞棗。

4.食物結構合理:動物性食品, 油膩食物不宜消化過多食用加重胃腸負擔, 影響食欲, 過細米麵食物無機鹽, 微量元素, 維生素及食物纖維素大量損失, 長期食用必將造成機體營養不良, 導致機體各種功能下降。

因此, 多吃素菜和粗纖維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5.心情舒暢:人的情緒與胃酸分泌及胃的消化作用密切相關, 情緒低落時, 即使美味佳餚, 也會味同嚼蠟。 因此, 進食時要保持精神放鬆, 心情愉快。

6.精神集中:食物的消化, 吸收, 需充足的的血液供應胃腸道。 若一邊進食, 一邊思考問題, 或一邊進食, 一邊看書, 看電視, 大量的血液要供應腦部工作, 直接影響胃腸道的血液供應, 長此以往, 勢必影響胃的功能, 導致胃病發生。 因此, 進食時要專心致志, 不可一心二用。

7.避免辛辣:經常大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使胃粘膜受刺激, 長期處於充血狀態, 可引發慢性胃炎, 因此, 應避免長期, 大量食用辣椒, 大蒜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