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就要到了, 粽子也該粉墨登場了。 粽子本是紀念名人屈原所產生, 發展到現代已經成了飯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佳餚。 但是, 並不是所有人群都適合吃粽子, 有一些人就不適合吃。 一旦誤食多了將會導致消化功能減弱, 嚴重者還會加重病情。 所以, 本君提醒以下2類人群, 請慎吃粽子。 一起來看一下!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 其滋味鮮美、營養豐富。 糯米中所包含的營養物質比大米相對要高一些, 但是由於其獨特的粘性, 並不適合人體長期食用。
1、消化能力較弱者
老人和小孩的消化能力普遍較弱。
老人的消化能力也是比較弱的。 因為消化系統是身體各大系統中最先開始衰老的系統之一, 老人的消化能力遠遠不如年輕人。 所以, 老人的食物也應該選擇易於消化的食物。
因此, 老人和孩子不適宜多吃粽子, 將會促使孩子的消化系統不能正常發育, 也會導致老人的消化功能加快退化。
2、心血管疾病患者
我們經常在超市的櫃檯裡看到各種口味的粽子, 可見粽子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端午節專供食物了,
但是, 這些加到粽子裡的“美味”, 大多是油性配料, 有的甚至是純純的脂肪。 那麼, 這些食物就是不適合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的, 將會加重其病情。 為什麼呢?如果粽子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將會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如果粽子中含有過多的脂肪, 將會加重心臟的負擔, 更會加重心臟病人的病情;如果腸胃疾病患者吃了粽子之後, 也會加重其消化負擔。
粽子的吃法是有講究的, 不僅僅是上面兩類人群要少吃為好。
1、吃粽子要定量
粽子是由糯米做成的, 其黏性比較高、不宜被身體消化吸收, 而且粽子中缺乏人體多需要的多種營養物質, 比如膳食纖維、維生素A等等。 所以, 經常吃粽子將會減少其他事物的攝入, 繼而會引起身體無法及時吸收到必要的營養物質。
而且粽子中所含的熱量也還是很高的, 所以粽子吃多了還會導致肥胖, 對於很多愛美的朋友來說, 粽子不能多吃。
綜上所述, 粽子是要定量吃的, 適量吃一些粽子有利於身體吸收其中的糖類, 對身體是有益的。
2、粽子要吃新鮮的
很多人喜歡買超市里賣的粽子,
此外, 很多粽子是鹹味的, 其中加入了鹽成分, 鹽在長期封閉的空間中會增加亞硝酸鹽的含量。 亞硝酸鹽對身體的危害是很可怕的, 其屬於致癌物質。
所以本君建議大家, 粽子還是自己動手自己吃比較安全放心。 並且自己動手包粽子的過程還可以鍛煉手指靈活度, 起到按摩手指的作用。 手上的穴位尤其之多, 經常動手可以促進腦部發育, 延緩神經衰竭。
結語:看完上述的文章, 大家知道為什麼這兩類人不能吃粽子了嗎?粽子雖然好吃, 香甜可口, 但是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 本君建議大家還是少吃粽子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