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認為, 一夜無夢是一件幸福的事。 研究者卻發現夢可以鍛煉大腦的思維能力。
做夢本身對人及睡眠都有一定的益處, 除非你夜夜驚夢不得安眠, 日間有明顯嗜睡, 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則應找醫生看看, 尋找原因並進行治療。
接受臨床實驗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在即將進入夢眠狀態即被強行叫醒, 結果他們即使在學習中勤奮努力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成績。 夢對人腦的積極作用與電腦對資料的處理有相同之外, 它使大腦皮層之間的聯繫進入一個更為良好的階段。 夢對保持人類的精神健康也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做夢對人有許多好處, 做夢可以鍛煉腦的功能。 做夢是人腦的一種工作程式, 對大腦白天接受的資訊進行整理, 大腦白天不能處理的資訊能在夢境中得到很好的處理, 白天苦苦思素而
無法解決的難題能在夜晚的夢境中迎刃而解。 根據腦電圖的測試也發現, 人腦在做夢時的活動是相當強烈的,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作了一夜的夢, 一宿沒休息好", "晚上夢多, 簡直沒有睡著"。 那麼真的是做夢耽誤了休息嗎?做夢是大腦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現嗎?這種觀念是不對的, 做夢並能回憶夢境並非睡眠不深的指標, 也不能說做了夢就表示沒有睡好。 實際上, 做夢是一種生理現象, 不管你有沒有夢的回憶, 你每天晚上畢定要做4~5回夢。 因此說整夜做夢或沒有做夢都不現實, 也談不上夢多夢少。 有研究表明, 夢感與失眠的程度沒有必然的聯繫。 也就是說, 有無夢感和夢感的程度均不能作為失眠與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觀指征。
那麼, 為什麼會有前面的抱怨呢?有學者通過調查分析, 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睡眠知識及睡眠與夢感的關係所知甚少。
(2)與人的情緒狀態有關。
(3)對自己的健康過分關心, 對夢感過分關注, 導致夢感增強。 反過來又加重對健康的擔心, 對失眠的恐懼, 以至形成惡性循環。
(4)在REM睡眠中和後期覺醒更可能回憶起夢的內容。
(5)個體功能狀態差異, 不同的個體的夢感不同, 甚至同一個體在不同時期, 另外, 部分人雖然沒有明顯的失眠, 但是在夜裡做夢後白天就感到有氣無力, 其實這是一種心理因素所致。 做夢者總是把夢中的內容和自己心情不愉快的事情聯繫在一起, 使思想負擔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