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營養豐富,
從小寶寶到老人,
日常飲食都離不開它。
不過最新一期美國《美好飲食》雜誌告訴我們,
你可能想不到,
蛋黃中含有葉黃素、玉米黃質以及類胡蘿蔔素化合物,
經實驗證明能減少老年黃斑變性(導致 50 歲以上人失明的主要疾病)。
綠色和黃色蔬菜,
包括菠菜和玉米,
同樣富含豐富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
母雞從飼料(通常是玉米)中獲取類胡蘿蔔素,
這些營養成分都集中在蛋黃上。
“黃斑色素能保護視網膜,
吸收光的有害波長,
並猝滅破壞組織的自由基,
”亞當·溫采爾博士說,
他主持了最近在新罕布夏大學的研究。
以前的研究表明,
吃菠菜會增加黃斑色素的密度,
但科學家從沒研究過是否吃雞蛋有這個作用。
雞蛋中也含有類胡蘿蔔素,
並且與在蔬菜中發現的類似,
也許功效也相似。
溫采爾讓受試者每週食用 6 只雞蛋或者每天服用一片安慰劑。
12 周後,
食用雞蛋的婦女黃斑色素密度明顯增加,
服用安慰劑的則沒有。
“這表明,
雖然蛋黃中的類胡蘿蔔素含量相對較低,
但是對於網膜來說,
它的生物利用率卻比較高。
”溫采爾說。
他解釋,
蛋黃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是一個完美的運載工具,
可以運載脂溶性類胡蘿蔔素。
所以,
從保護視力的角度來說,
雞蛋可能比胡蘿蔔更好,
畢竟胡蘿蔔中不含有這些脂肪酸。
但是不飽和脂肪酸中含有膽固醇,
會不會對健康有負面影響呢?據溫采爾的研究和另一項研究顯示,
堅持每天吃雞蛋吃五個星期,
各級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的水準會增強,
而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準沒有明顯影響。
“資料表明,
每天吃一個雞蛋絕不是膽固醇增高的原因,
”麻塞諸塞大學健康與疾病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尼柯洛西博士說:“不吃雞蛋的人,
會喪失保護眼睛的絕佳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