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黃芪泡水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在裡面添加紅棗, 紅腫黃芪泡水, 大家可以想像, 這樣的食材能沒有功效嗎?先說說這個黃芪, 黃芪可是中醫中治病效果比較強大的一種藥材, 可以治療的疾病多不勝數, 再說說這個紅棗, 紅棗活血的效果特別的好, 對女性的身體虛弱的改善效果也很不錯, 補氣血的好處也多, 那麼黃芪泡紅棗的功效有哪些呢?
臨床作用
1.晚期癌腹水症
臨床以健脾利濕為大法, 方用炙黃芪、黨參、炒白術、茯苓、制半夏、澤瀉、豬苓、半邊蓮、車前子、砂仁、廣木香等。 以益氣養陰, 利濕消腫為大法,
中醫認為, 癌性腹水系肝、脾、腎三髒虛損為本, 氣滯血瘀, 水濕停聚為標, 虛實互見。 黃芪為補氣聖藥, 氣行血行, 血行水亦行, 氣血津液都運行正常了, 以上症狀自然就會好轉, 病就好了三分。 因此在湯劑中大劑量加用黃芪, 同樣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慢性腎病
臨床用黃芪、黨參的功效與作用、茯苓、澤瀉的功效與作用、生地、麥冬、莵絲子、覆盆子、山茱萸、山藥、丹皮、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等, 水煎服。 或用黃芪沸水沖泡當茶飲,
慢性腎病多為腎氣不足、腎精虧損或下焦虛寒。 水濕內侵, 阻滯中焦, 脾失健運, 氣血化源不足, 水濕困阻脾陽, 甚或脾損及腎, 腎虛則不能化氣行水, 濕濁彌漫。 故病位廣泛, 可涉及五臟和胃、腸、三焦、膀膚等多個臟腑。 其中脾腎衰敗, 濕濁水毒彌漫是病機關鍵。 在以黃芪補腎益氣, 利水之功, 達治療慢性腎病之效。
3.缺血性心臟病
臨床用黃芪、黨參,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白芍的功效與作用、地黃、茯苓、白術、肉桂、五味子、遠志、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等。 或單用黃芪水煎分3次內服。 治療92例缺血性心臟病, 並分別與心痛定和丹參片作對照, 結果表明, 黃芪組有較好的療效。 不僅心絞痛等症狀明顯緩解,
冠心病的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也稱缺血性心臟病。 中醫歸屬“胸痹”“心痛”, 是威脅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證之一。 常為腎陽虛衰則不能鼓動五臟之陽, 引起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 血脈失于陽之溫煦、氣之鼓動, 則氣血運行滯澀不暢, 發為心痛。 當以調陰陽補氣血, 調整臟腑之偏衰, 尤應重視補心氣、溫心陽為要, 故用黃芪配行氣血類藥物, 以達補養心氣, 鼓動心脈之療效。
其實利用黃芪來泡紅棗的時候還有很多不為我們知道的功效, 這些都是需要大家在飲用過程中來發現的, 大家用一段時間來飲用這個黃芪泡紅棗水的話, 那麼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就會覺得自己的皮膚開始紅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