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二章:消化性潰瘍患者運動療法
第三章:消化性潰瘍患者飲食療法
第四章:警惕消化性潰瘍 預防保健應跟上
編者按: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的胃病, 它不但是一種身體上的疾病, 而且還是心理上的疾病,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消化性潰瘍怎麼辦?如何預防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治療方法有哪些?接下來小編一一解答。
胃病多由心病起 防治消化性潰瘍先療心病
“胃病多由心病起” 人與動物都是這樣
古語說“胃病多由心病起”。 除了飲食會誘發消化性潰瘍外,
↓點擊圖片直接進入下一頁↓
有一位老教授, 退休後被一家單位請去做顧問。 其實, 他本人並不願意接受這份工作, 但是由於自己退休後無所事事, 閒不住, 再加上家人的勸說, 他勉強答應下來。 對工作的不熟悉, 使得他始終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中。 到了年終, 他面對一大攤子工作, 開始不斷加班, 沒有注意休息, 結果有一天他的胃部潰瘍處血管大面積爆裂, 導致胃部大出血。 經過醫院的極力搶救, 才保住了一條命。
不但人是這樣, 動物也會出現類似情形:把猴子吊起來, 並不時給予電刺激, 使其一直處於焦慮不安的狀態中, 猴子不久便得了胃潰瘍。
治胃病先療“心病”
為什麼精神刺激會引發潰瘍病呢?
原來, 人在生氣、恐懼、激動、焦慮時, 中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會產生相應的反應, 使胃酸分泌增多, 胃運動功能降低。 如此一來, 胃黏膜血流減少, 胃酸接觸胃及十二指腸黏膜的時間延長, 胃黏膜充血、糜爛而發生潰瘍。 不良情緒還會間接減少胃黏膜保護因數的產生, 從而抑制潰瘍的癒合。 在生活中, 長期處於焦慮、緊張、抑鬱、悲傷、失望狀態的人群, 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普通人群。
心理防禦機制缺陷是潰瘍病的另一個重要病因。 性格內向、敏感多疑、易緊張或急躁的人, 面對精神應激時, 多採取掩飾矛盾的態度, 使矛盾得不到解決, 反而轉化為長期的慢性刺激,
消化性潰瘍患者運動療法
消化性潰瘍患者採用運動療法進行康復保健, 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因人而異, 適度鍛煉: 要根據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年齡、體質、病情和興趣, 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 對於中年以上的患者, 應特別注意其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情況, 是否能夠與所選擇的運動鍛煉方法相適應。
2、循序漸進, 逐漸加大運動量:在開始進行運動鍛煉時, 運動量以小為宜。 隨著患者機體健康狀況的改善, 運動量可逐漸加大, 達到應有的運動強度後即應當維持在此水準上堅持鍛煉, 嚴禁無限制加大或突然加大運動量, 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3、選擇適宜時間: 消化性潰瘍患者不宜在飯後進行劇烈運動,
4、全身運動, 相互配合:消化性潰瘍患者的運動療法, 要注意全身運動與局部運動相結合, 才能取得較好的康復保健作用。 一般以全身運動為主, 同時注意配合一些適當的按摩治療, 對症狀改善可有一定幫助, 可能對改善胃腸道的血液迴圈有一定作用, 以促進潰瘍的癒合。
5、持之以恆, 長期堅持:運動療法對於消化性潰瘍的康復保健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非一日之功, 只有長期堅持, 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因為機體的神經系統、內臟器官及肢體功能的完善,
消化性潰瘍患者飲食療法
飲食治療對消化性潰瘍病人是非常重要的, 是重要的協助治療手段之一。
藥膳方劑
[方一] 開水沖雞蛋
做法:雞蛋1個, 打入碗中, 用筷子攪勻, 用滾燙的開水沖熟後即可食用, 每日1劑。
功效:現代醫學認為, 開水沖雞蛋質地柔軟, 容易被胃消化吸收, 可大大減輕胃的負擔, 有利於潰瘍病灶癒合。 雞蛋黃中含有卵磷脂, 可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層薄的疏水層, 對胃粘膜有很強的保護作用和抵抗有害因數入侵的防禦作用。
[方二] 雞蛋三七燉
做法:雞蛋一個, 蜂蜜30ml, 三七粉3g,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加入三七粉拌勻,隔水燉熟再加蜂蜜調勻服食,每日1劑。
功效:三七止血抗炎;蜂蜜補中益氣,健脾胃;此方可舒肝理氣,和胃健脾,適用於上腹疼痛,嘔吐、伴噁心、噯氣等。
[方三] 佛手扁薏粥
做法:佛手10g,白扁豆、薏米、山藥各30g,豬肚湯及食鹽適量。將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納入扁豆、薏米、山藥及豬肚湯,煮為稀粥,略放食鹽調味服食,每日1劑。
功效:佛手芳香理氣,健胃止嘔;白扁豆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胸悶腹脹;薏米、山藥健脾益胃;豬肚湯補虛損、健脾胃;此湯適用於胃脘灼熱疼痛,口幹口苦,心煩易怒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等。
[方四] 花生牛奶蜜
做法:花生仁50克,牛奶200克,蜂蜜30克。先將花生仁用清水浸泡30分鐘,取出搗爛;牛奶用鍋煮沸,加入搗爛的花生仁,再煮沸,取出晾涼,調入蜂蜜,即成。日服1劑,睡前食用。
功效:花生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及卵磷脂,有益氣補虛的作用;牛奶含豐富的蛋白質,能修補組織和增強免疫。蜂蜜補中益氣。此方對胃潰瘍有較好療效。
[方五]中藥療法做法
取中藥藥材海螵蛸、雞矢藤、三七、三步跳等。然後按照中藥材一定比例配比,研磨(或買成品苗 嶺 舒 胃 方)。取本方水煎服,每日一付,每付分三次服用,每次一碗(150~200ml),使用15付為一療程。
功效:海螵蛸:收集烏賊魚的骨狀內殼,洗淨,乾燥。咸、澀,溫。 雞矢藤:于溪邊、河邊、路邊、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於其他植物或岩石上。 三七:秋季花開前採挖,洗淨,分開主根、支根及莖基,碾成細粉,乾燥。 三步跳: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採挖,除去外皮及鬚根.曬乾,為生半夏;一般用薑汁、明礬制過入藥。此方對潰瘍病療效顯著。
警惕消化性潰瘍 預防保健應跟上
警惕潰瘍變癌症的信號
消化性潰瘍通過規範治療,大多數是可以治癒的,但由於引起潰瘍的原因很多,如飲食、生活規律、精神心理因素等,容易反復發作。而胃黏膜反復破損、刺激,就可能會惡變。胃潰瘍患者,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要提高警惕,一定要去醫院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以防止胃癌的發生。
1)疼痛性質和規律發生改變:胃潰瘍的疼痛一般在飯後1~2小時內出現,以後逐漸減輕。如果疼痛失去了上述規律性,變為不定時發作,或成為持續性隱痛,或疼痛性質與以往相比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則應警惕為癌變的先兆。
2)用抗潰瘍藥物無效:雖說胃潰瘍易反復發作,但平時服用抗潰瘍藥物後,症狀一般能夠緩解。如果按常規服用抗潰瘍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效果變得不明顯,甚至無效,就應該懷疑是癌變的先兆。
3)進行性消瘦:患者在短期內出現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發熱及進行性的消瘦,則癌變的可能性極大。
4)出現嘔血和黑便:病人近期內經常發生嘔血或出現柏油樣大便,大便潛血試驗結果持續呈陽性,並且發生嚴重貧血,這些現象均表明,胃潰瘍可能正在惡變為癌症。
5)腹部出現包塊:胃潰瘍患者一般不會形成腹部包塊,但是如果發生癌變,潰瘍就會變大、變硬,晚期患者可以在左上腹部觸摸到包塊。包塊質地較硬,呈結節狀,不光滑,壓之疼痛,所以要引起高度警惕。
消化性潰瘍的4道防線
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來預防消化性潰瘍的發生:
1)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預防潰瘍病非常重要,尤其是飲食習慣。吃飯應定時定量,使胃酸分泌規律協調。注意避免暴飲暴食,以免胃竇部過度擴張,刺激胃酸過量分泌;另外,應按時進餐,否則,過度饑餓對胃黏膜也會造成損害。
還應儘量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胡椒、白酒、 濃茶、咖啡等,這些都可使胃酸增多,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就可導致胃黏膜損傷,容易誘發潰瘍病。此外,過冷、過熱、粗糙的食物對胃黏膜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因此都應避免。
2)合理安排工作或學習,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高度緊張,不要讓自己過分疲勞。規律的生活,足夠的睡眠,對維持高級神經中樞活動的平衡十分重要,是最基本的養生之道。
3)注意季節性的氣候變化,特別是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之時,要隨時增添衣服,保持腹部溫暖。
4)警惕藥物對消化道的傷害。如很多人長期小劑量服用抗血小板的聚集藥阿司匹林;因骨關節病長期服用消炎止痛藥芬必得、扶他林、布洛芬、消炎痛、強的松等;因感冒發熱服用解熱藥撲熱息痛、去痛片等,這些藥對消化道都會造成傷害,即使是短期服用也存在誘發潰瘍病甚至潰瘍出血的可能。因此,必須在用藥時加服適量的胃黏膜保護劑。
消化性潰瘍的保養6原則
已經患有潰瘍病的人應該對生活起居特別注意,加強自我保健,減少復發。所以,除了做到以上幾點,下面的6個原則也應牢記。
1)做到少食多餐:
少食可使胃竇部不致過度擴張,使胃酸分泌減少;多餐在於輔助少食之不足;定時定量,可使胃酸分泌能規律協調。平時,還宜多吃低脂、高蛋白、清淡、軟爛、較熱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胃腸的負擔。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品,因為這類食品可使胃酸分泌增多,不利於潰瘍的癒合。
2)保持樂觀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潰瘍病有反復發作的特點,患病後要堅持吃藥直至痊癒,同時儘量避免所有容易引起潰瘍病復發的因素。潰瘍病易治,但停藥後容易復發,因此,如要控制使其不復發,除了調整生活方式之外,主要是堅持藥物控制。在正規治療後,如果潰瘍已經癒合,可以採取維持治療方法:不論患者有無症狀,治癒後均按治療量的1/2,每天服藥,堅持半年或1年以上。這種方法療效確定,特別在潰瘍高發季節對預防其復發很有效。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按需治療,也就是症狀自控療法,即以症狀作為用藥指征,有症狀服幾天藥,症狀消失就可停藥,但是,它必須以潰瘍已經癒合作為前提,急性期是絕對禁止的。
3)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不僅是引起潰瘍病的主要病因,也是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為防止潰瘍病的復發,一定要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通過胃鏡檢查或呼氣實驗,確定幽門螺桿菌感染後,用抗幽門螺桿菌藥物治療。
4)避免或慎服消炎止痛藥:
正常人應避免服用消炎止痛藥,但已患有骨關節炎者,在必須服用非甾體消炎止痛藥的同時,應服用保護胃黏膜的藥物。
5)戒煙或儘量少吸煙:
煙可使血管收縮,幽門括約肌關閉不全,使腸液反流入胃而損傷胃黏膜,破壞黏膜屏障。煙草還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削減胃黏膜的防禦能力。吸煙的潰瘍病病人,就算經正規服藥治療,潰瘍癒合也比不吸煙者慢,並且容易復發。所以,要戒煙或儘量少吸煙。
6)注意新出現的症狀和大便顏色:
如果有食欲下降、體重下降、大便黑或有血便等現象,應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治療。
總結:看完以上這些說法,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為什麼說消化性潰瘍是由心病引起的了,只有我們的心理健康了,那麼就能很有效的遠離消化性潰瘍侵擾了。(文章原載于《養生保健指南》,刊號:2012/02,作者:劉永生;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三七粉3g,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加入三七粉拌勻,隔水燉熟再加蜂蜜調勻服食,每日1劑。功效:三七止血抗炎;蜂蜜補中益氣,健脾胃;此方可舒肝理氣,和胃健脾,適用於上腹疼痛,嘔吐、伴噁心、噯氣等。
[方三] 佛手扁薏粥
做法:佛手10g,白扁豆、薏米、山藥各30g,豬肚湯及食鹽適量。將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納入扁豆、薏米、山藥及豬肚湯,煮為稀粥,略放食鹽調味服食,每日1劑。
功效:佛手芳香理氣,健胃止嘔;白扁豆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胸悶腹脹;薏米、山藥健脾益胃;豬肚湯補虛損、健脾胃;此湯適用於胃脘灼熱疼痛,口幹口苦,心煩易怒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等。
[方四] 花生牛奶蜜
做法:花生仁50克,牛奶200克,蜂蜜30克。先將花生仁用清水浸泡30分鐘,取出搗爛;牛奶用鍋煮沸,加入搗爛的花生仁,再煮沸,取出晾涼,調入蜂蜜,即成。日服1劑,睡前食用。
功效:花生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及卵磷脂,有益氣補虛的作用;牛奶含豐富的蛋白質,能修補組織和增強免疫。蜂蜜補中益氣。此方對胃潰瘍有較好療效。
[方五]中藥療法做法
取中藥藥材海螵蛸、雞矢藤、三七、三步跳等。然後按照中藥材一定比例配比,研磨(或買成品苗 嶺 舒 胃 方)。取本方水煎服,每日一付,每付分三次服用,每次一碗(150~200ml),使用15付為一療程。
功效:海螵蛸:收集烏賊魚的骨狀內殼,洗淨,乾燥。咸、澀,溫。 雞矢藤:于溪邊、河邊、路邊、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於其他植物或岩石上。 三七:秋季花開前採挖,洗淨,分開主根、支根及莖基,碾成細粉,乾燥。 三步跳: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採挖,除去外皮及鬚根.曬乾,為生半夏;一般用薑汁、明礬制過入藥。此方對潰瘍病療效顯著。
警惕消化性潰瘍 預防保健應跟上
警惕潰瘍變癌症的信號
消化性潰瘍通過規範治療,大多數是可以治癒的,但由於引起潰瘍的原因很多,如飲食、生活規律、精神心理因素等,容易反復發作。而胃黏膜反復破損、刺激,就可能會惡變。胃潰瘍患者,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要提高警惕,一定要去醫院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以防止胃癌的發生。
1)疼痛性質和規律發生改變:胃潰瘍的疼痛一般在飯後1~2小時內出現,以後逐漸減輕。如果疼痛失去了上述規律性,變為不定時發作,或成為持續性隱痛,或疼痛性質與以往相比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則應警惕為癌變的先兆。
2)用抗潰瘍藥物無效:雖說胃潰瘍易反復發作,但平時服用抗潰瘍藥物後,症狀一般能夠緩解。如果按常規服用抗潰瘍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效果變得不明顯,甚至無效,就應該懷疑是癌變的先兆。
3)進行性消瘦:患者在短期內出現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發熱及進行性的消瘦,則癌變的可能性極大。
4)出現嘔血和黑便:病人近期內經常發生嘔血或出現柏油樣大便,大便潛血試驗結果持續呈陽性,並且發生嚴重貧血,這些現象均表明,胃潰瘍可能正在惡變為癌症。
5)腹部出現包塊:胃潰瘍患者一般不會形成腹部包塊,但是如果發生癌變,潰瘍就會變大、變硬,晚期患者可以在左上腹部觸摸到包塊。包塊質地較硬,呈結節狀,不光滑,壓之疼痛,所以要引起高度警惕。
消化性潰瘍的4道防線
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來預防消化性潰瘍的發生:
1)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預防潰瘍病非常重要,尤其是飲食習慣。吃飯應定時定量,使胃酸分泌規律協調。注意避免暴飲暴食,以免胃竇部過度擴張,刺激胃酸過量分泌;另外,應按時進餐,否則,過度饑餓對胃黏膜也會造成損害。
還應儘量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胡椒、白酒、 濃茶、咖啡等,這些都可使胃酸增多,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就可導致胃黏膜損傷,容易誘發潰瘍病。此外,過冷、過熱、粗糙的食物對胃黏膜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因此都應避免。
2)合理安排工作或學習,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高度緊張,不要讓自己過分疲勞。規律的生活,足夠的睡眠,對維持高級神經中樞活動的平衡十分重要,是最基本的養生之道。
3)注意季節性的氣候變化,特別是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之時,要隨時增添衣服,保持腹部溫暖。
4)警惕藥物對消化道的傷害。如很多人長期小劑量服用抗血小板的聚集藥阿司匹林;因骨關節病長期服用消炎止痛藥芬必得、扶他林、布洛芬、消炎痛、強的松等;因感冒發熱服用解熱藥撲熱息痛、去痛片等,這些藥對消化道都會造成傷害,即使是短期服用也存在誘發潰瘍病甚至潰瘍出血的可能。因此,必須在用藥時加服適量的胃黏膜保護劑。
消化性潰瘍的保養6原則
已經患有潰瘍病的人應該對生活起居特別注意,加強自我保健,減少復發。所以,除了做到以上幾點,下面的6個原則也應牢記。
1)做到少食多餐:
少食可使胃竇部不致過度擴張,使胃酸分泌減少;多餐在於輔助少食之不足;定時定量,可使胃酸分泌能規律協調。平時,還宜多吃低脂、高蛋白、清淡、軟爛、較熱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胃腸的負擔。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品,因為這類食品可使胃酸分泌增多,不利於潰瘍的癒合。
2)保持樂觀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潰瘍病有反復發作的特點,患病後要堅持吃藥直至痊癒,同時儘量避免所有容易引起潰瘍病復發的因素。潰瘍病易治,但停藥後容易復發,因此,如要控制使其不復發,除了調整生活方式之外,主要是堅持藥物控制。在正規治療後,如果潰瘍已經癒合,可以採取維持治療方法:不論患者有無症狀,治癒後均按治療量的1/2,每天服藥,堅持半年或1年以上。這種方法療效確定,特別在潰瘍高發季節對預防其復發很有效。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按需治療,也就是症狀自控療法,即以症狀作為用藥指征,有症狀服幾天藥,症狀消失就可停藥,但是,它必須以潰瘍已經癒合作為前提,急性期是絕對禁止的。
3)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不僅是引起潰瘍病的主要病因,也是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為防止潰瘍病的復發,一定要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通過胃鏡檢查或呼氣實驗,確定幽門螺桿菌感染後,用抗幽門螺桿菌藥物治療。
4)避免或慎服消炎止痛藥:
正常人應避免服用消炎止痛藥,但已患有骨關節炎者,在必須服用非甾體消炎止痛藥的同時,應服用保護胃黏膜的藥物。
5)戒煙或儘量少吸煙:
煙可使血管收縮,幽門括約肌關閉不全,使腸液反流入胃而損傷胃黏膜,破壞黏膜屏障。煙草還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削減胃黏膜的防禦能力。吸煙的潰瘍病病人,就算經正規服藥治療,潰瘍癒合也比不吸煙者慢,並且容易復發。所以,要戒煙或儘量少吸煙。
6)注意新出現的症狀和大便顏色:
如果有食欲下降、體重下降、大便黑或有血便等現象,應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治療。
總結:看完以上這些說法,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為什麼說消化性潰瘍是由心病引起的了,只有我們的心理健康了,那麼就能很有效的遠離消化性潰瘍侵擾了。(文章原載于《養生保健指南》,刊號:2012/02,作者:劉永生;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