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穿透性心臟外傷如何急救

心臟創傷應以手術治療為主。 清除心包腔內血塊和積血, 修補縫合心臟裂口, 才能及早解除心包壓塞征, 控制出血, 以及預防併發心包炎。

治療原則:凡有血流動力學意義的穿透性心臟損傷均應儘快手術治療。 及早解除心包壓塞, 控制出血, 預防併發症。

1、抗休克治療

儘快放置中心靜脈測壓管, 快速靜脈輸血和補液, 補充血容量, 支援血液迴圈, 這是搶救成功的至關重要的步驟。 同時可適當予以升壓藥物治療。

2、保持呼吸道通暢, 支持呼吸功能

如呼吸道欠通暢或神志昏迷, 應迅速氣管插管人工呼吸。

伴有大量血胸或氣胸者, 應胸腔插管行閉式引流, 促使肺膨脹改善呼吸。

3、心包穿刺

對確診心包壓塞者, 應緊急行心包穿刺術, 能使某些垂危病人情況立刻好轉。 但如繼續出血, 病情仍會惡化, 如穿刺針附有塑膠導管, 可留置導管直至手術減壓, 放出心包內積血為止。

心包穿刺時患者可採取半臥位(30~50°傾斜), 穿刺點以左側肋緣下近劍突處為最理想。 心包穿刺針可採用細心包穿刺針或塑膠的導管引導針, 應用金屬針時, 可在心電圖(ecg)監測下進行, 將心電圖導電極(胸導)連於穿刺針末端, 當穿刺針碰到心外膜時, 可見ecg的s-t段抬高, 這樣可避免穿刺時對心肌的誤傷。 也可在超聲波引起下行心包穿刺術。 如心包穿刺未能抽到血液, 但臨床上心包壓塞的診斷仍十分可能,

宜迅速在局麻政地劍突下心包開窗探查術。 於劍突下做一小正中切口, 去除劍突, 推開兩側胸膜, 稍許切開膈肌, 在心包上開一小窗, 納人手指, 探查心包腔後, 放入減壓經引流管。

經心包穿刺急救後, 應儘快準備手術。 術前準備以快速大量輸血為主, 其他抗體克措施為輔。 如低血壓時, 可適量給予升壓藥物(如多巴胺、異丙腎上腺素等), 以增加心肌收縮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