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肘關節脫位有哪些表現

肘關節脫位占全身四大關節脫位總數的一半。 構成肘關節的肱骨下端呈內外寬厚, 前後薄扁。 側方有堅強的韌帶保護, 關節囊前後部相當薄弱。 肘關節的運動, 主要為屈伸。 尺骨冠狀突較鷹嘴突小。 因此對抗尺骨向後移動的能力要比對抗向前移動的能力差。 所以肱關節後脫位遠比其它方向的脫位較為常見。 新鮮脫位經早期正確診斷及適當處理後, 不會遺有明顯的功能障礙。 如早期未能得到及時正確的處理, 則可能導致晚期嚴重的功能障礙。 此時無論何種精心治療, 都難以恢復正常功能,

而僅僅是得到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而已。

【臨床表現】

1.脫位的特殊表現肘部明顯畸形, 肘窩部飽滿, 前臂外觀變短, 尺骨鷹嘴後突, 肘後部空虛和凹陷。 關節彈性固定於120~140度, 只有微小的被動活動度。 肘後骨性標誌關係改變, 在正常情況下肘伸直位元時, 尺骨鷹嘴和肱骨內、外上髁三點呈一直線;屈肘時則呈一等腰三角形。 脫位時上述關係被破壞, 肱骨髁上骨折時三角關係保持正常, 此征是鑒別二者的要點。

2.肘關節脫位的合併症後脫位有時合併尺神經傷及其它神經傷、尺骨喙突骨折, 前脫位時多伴有尺骨鷹嘴骨折等。

3.X線檢查肘關節正側位元片可顯示脫位類型、合併骨折情況, 並與髁上骨折相區別。

【診斷】

有外傷史, 以跌到手掌撐地最多見。

患處腫、痛、不能活動, 患者以健手托住患側前臂, 肘關節處於半伸直位, 被動運動時伸不直肘部。 肘後空虛感, 可摸到凹陷處。 肘部三點關係完全破壞, 失去正常關係。 X線檢查可確診。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