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淺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CSG)是消化系統的一種常見病, 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 指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 其發病原因不一, 可因嗜酒、喝濃咖啡, 或因膽汁反流, 或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 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狀, 進食後上腹部不適, 隱隱作痛, 可伴噯氣, 噁心, 泛酸, 偶有嘔吐, 一般症狀輕微, 有的甚至無明顯症狀, 可在胃鏡檢查時發現。 現代醫學對本病的治療多為對症治療。 如保護胃黏膜, 減少胃酸分泌, 促進胃腸蠕動, 抑制幽門螺桿菌感染等。 中醫學將其歸於胃脘痛、痞症、反胃、嘔吐等的範圍。
慢性淺表性胃炎診斷
慢性胃炎的病史常不典型, 症狀並無特異性, 體征較少。 主要根據病人的症狀如飯後上腹部飽脹, 疼痛等, 可懷疑有慢性胃炎。 X線檢查一般只有助於排除其他胃部疾患。 確診主要依靠胃鏡檢查和胃粘膜活組織檢查。 輔以胃分泌檢查。 本病需和消化性潰瘍, 胃腸神經官能症、慢性膽道疾病等加以鑒別。
慢性淺表性胃炎應該如何預防?
慢性淺表性胃炎, 預後良好, 少數可演變為萎縮性胃炎。 萎縮性胃炎伴有重度腸腺化生或(和)不典型增生者有癌變可能,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癌變率為2.55%~7.46%。
1、注意飲食和生活調理。 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避免對胃有刺激的飲食, 飲食宜軟易消化, 避免過於粗糙、過於濃烈的香辛料和過熱、過冷飲食。
2、避免刺激。 不用或儘量少用對胃刺激性強的藥物, 不要輕易服用解熱止痛藥、抗風濕藥、激素之類藥。 因為此類藥物會破壞胃黏膜防禦功能, 促使胃炎加重。 要戒酒、戒煙。
3、樂觀豁達。 醫生在臨床上不斷發現, 情緒是影響胃病的一個原因, 有的醫學專家甚至還指出:不少胃病病人症狀並非來源於胃病本身, 而是來自恐病的心理因素。 人在心情愉快時, 可使神經系統正常地活動, 正確、有序地指揮支配胃腸道的分泌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