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七情究竟指什麼 七情致病是什麼原因

我們經常聽也經常說“七情六欲”, 也聽人說過七情致病, 但究竟什麼是七情, 而七情致病又是什麼原因, 看看中醫是怎麼說的吧。

七情究竟是指什麼?

中醫這樣說:過喜傷心 過怒傷肝 過憂傷肺 過思傷脾 過恐傷腎

情緒包括喜、怒、思、悲、恐、驚、憂7大類, 它們分屬於五臟, 為五臟所主。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人有五臟, 化五氣, 以生喜怒悲憂恐。 ”正常情況下, 喜為心志、怒為肝志、思為脾志、悲(憂)為肺志、恐(驚)為腎志。

情志是中醫學對情緒的特有稱謂, 即是對現代心理學中情緒的中醫命名。 比較中醫學和現代心理學有關對情緒的認識,

可以明確:情志是人對內外環境變化進行認知評價而產生的涉及心理、生理兩大系統的複雜反應, 具有內心體驗、外在表情和相應的生理和行為的變化, 可發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中, 其反應和表達方式與個體心理、生理狀態有關。 情志不同於神志, 不象意識那樣是人腦的特有機能, 不能象意識那樣對客觀事物進行反映, 也不能象思維那樣對事物本質進行抽象和概括。 因此, 情志是不同于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一類心理現象。

一般而言, “七情”是不會致病的。 但情緒過度、持久或情志變化劇烈, 不僅會影響人的氣血正常運行, 導致氣血功能紊亂, 還會損傷五臟, 如過喜傷心、過怒傷肝、過悲(憂)傷肺、過思傷脾、過恐(驚)傷腎。

氣血失調, 臟腑功能逆亂, 機體自愈系統發揮作用的基礎就被損害了, 甚至坍塌了, 人生病也就不足為奇了。 反之, 五臟本身有疾患的人, 也容易情緒失調。

七情所傷, 不同於外感之傷。 外感風寒暑濕燥火之邪, 多由皮毛口鼻而入, 自表入裡, 從經絡營衛之形身罹病而漸及臟腑;七情為病, 則內應於 臟腑, 由臟腑氣血陰陽之逆亂偏傾而起, 故病多發於裡。 因此, 陳無擇之 “三因說”將七情之傷稱之為“內所因”。 七情致病的主要特點, 可以歸納為 兩個方面, 一是直接傷及臟腑的陰陽氣血, 二則主要表現為氣機的逆亂。

七情致病是什麼原因

七情致病傷及內臟, 主要是影響臟腑的氣機, 使臟腑氣機升降失常, 氣血運行紊亂。 不同的情態刺激,

對氣機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怒則氣上, 是指過度憤怒可使肝氣橫逆上沖, 血隨氣逆, 並走於上。 臨床可見氣逆, 面紅目赤, 或嘔血, 甚則昏厥卒倒。

喜則氣緩, 包括緩解緊張情緒和心氣渙散兩個方面。 在正常情況下, 喜能緩和緊張, 使營衛通利, 心情舒暢。 《素問》說:喜則氣和志達, 營衛通利, 故氣緩矣。 但暴喜過度, 又可使心氣渙散, 神不守舍, 出現精神不能集中, 甚則失神狂亂等症。

悲則氣消, 是指過度悲憂, 可使肺氣抑鬱, 意志消沉, 肺氣耗傷。

恐則氣下, 是指恐懼過度, 可使腎氣不固, 氣泄於下, 臨床可見二便失禁;或恐懼不解則傷精, 發生骨酸痿厥, 遺精等症。

驚則氣亂, 是指突然受驚, 以致心無所倚, 神無所歸, 慮無所定, 驚慌失措。

思則氣結, 是指思慮勞神過度, 傷神損脾, 可導致氣機鬱結。 古人認為\思\發於脾, 而成於心, 故思慮過度不但耗傷心神, 也會影響脾氣。 思慮過度, 則傷心脾, 暗耗陰血, 心神失養則心悸, 健忘, 失眠, 多夢;氣機鬱結阻滯, 脾的運化無力, 胃的受納腐熟失職, 便會出現納呆, 脘腹脹滿, 便溏等症。

如何保持好心情

第一, 要看情緒為什麼會產生, 是否來得過大過快。 因此, 平時就要培養自己應對情緒的能力——獨立+善於合作。 提高某些事件的應對能力, 比如親人喪失需要自己面對該怎麼辦?發生問題時如何和同事的進一步協調合作?從小不要過多依賴父母, 儘量有自己的主見, 善於模仿學習好的, 改變自己不好的。 善於自我批評, 就會讓自己更有力量。

“現代人太自負, 發生問題總是別人有錯, 適應環境能力下降, 首先最重要是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 ”

第二, 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身體變得強壯了, 對情緒的耐受力會增加。 可以增加戶外活動, 培養規律的睡眠習慣, 儘量少熬夜和夜生活。 患有情緒障礙的人, 90%以上有睡眠障礙。 好的睡眠習慣不亞于天生的性格稟賦對情緒的影響。

第三, 增加團體活動。 不要再“宅”了, 一定要多跟人接觸, 定期和朋友聚會, 少玩電子產品, 有助於促進心理健康。

第四, 飲食適當。 不要麻木進食補品, 沒有東西是一定要多吃的。 適當吃點檸檬、香蕉等有助於好心情的食物。

情志活動的異常, 既然能直接傷及內臟, 影響臟腑氣機, 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那麼,對已患的疾病就必然有所影響,或使病情加重,所以在日常生活,好好調節好“七情”,莫傷己身。

那麼,對已患的疾病就必然有所影響,或使病情加重,所以在日常生活,好好調節好“七情”,莫傷己身。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